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学家凯恩斯说过,长期来看,我们都是要死的。他试图通过生命有限的道理来解释一些经济学现象。不过,明白了他老人家意思的人,未必明白人会衰老至死的原因。
生命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生物之所以会逐渐衰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会眷顾那些基因的“有益变异提前作用、有害变异延后作用”的个体,原因是在相反的情况下,那些基因“有害变异提前作用、有益变异延后作用”的个体初表露相关特征,就会被残酷的人自然淘汰,根本没有留下后代的机会。所以在基因遗传变异的累积作用下,年轻的个体愈强健有力,并且能够延续香火,而到老后愈疾病缠身。
在市场竞争激烈而残酷的基金业,一旦走上基金经理的岗位,也会感到类似这种基因的强大驱动力。也许这种诱惑并非发自他的细胞里的23对染色体,但是他天然的要求自己赶紧把业绩做得显山露水,名列前茅。如果基金经理倾向于韬光养晦,后发制人,那可能还未等他的潜力发挥出来,就已经从行业的金字塔尖上被踢走了。
可是,基金与人是不同的,长期来看,基金不能向死而生。即使基金经理换了一拨又一拨,基金本身不会因这个理由而消失。所以,一个尽职的专业的基金经理会有更强大的使命感去克服来自DNA的冲动,否则当他驾驭着基金奋力冲刺去夺取金牌的时候,也许就埋下了日后伤痛的隐患。
统计一下截至2006年7月的开放式基金晨星排名,成立刚满一年的基金里有6只的一年期评级为五星,但是到了2008年7月,3年期评级仍为五星的只剩下两只。并且,这种滑落的趋势并非分散平均分布。当时一年期评级为四星和三星的,如今3年期评级的平均星级都出现下跌。同时,有趣的足当时一星级的现在仍全部保持一星级。我们不妨得出如下结论:初弱者恒弱,但初强者未必恒强。
反观国外行业经验,一些5年或10年期评级很高的基金,之前的每年并未都拿到高星级,而只是长期平稳的处于中上游的位置。这些基金经理成功对抗了来自“基因”的本能命令,终于为投资者带来长久的价值回报。
生命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生物之所以会逐渐衰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会眷顾那些基因的“有益变异提前作用、有害变异延后作用”的个体,原因是在相反的情况下,那些基因“有害变异提前作用、有益变异延后作用”的个体初表露相关特征,就会被残酷的人自然淘汰,根本没有留下后代的机会。所以在基因遗传变异的累积作用下,年轻的个体愈强健有力,并且能够延续香火,而到老后愈疾病缠身。
在市场竞争激烈而残酷的基金业,一旦走上基金经理的岗位,也会感到类似这种基因的强大驱动力。也许这种诱惑并非发自他的细胞里的23对染色体,但是他天然的要求自己赶紧把业绩做得显山露水,名列前茅。如果基金经理倾向于韬光养晦,后发制人,那可能还未等他的潜力发挥出来,就已经从行业的金字塔尖上被踢走了。
可是,基金与人是不同的,长期来看,基金不能向死而生。即使基金经理换了一拨又一拨,基金本身不会因这个理由而消失。所以,一个尽职的专业的基金经理会有更强大的使命感去克服来自DNA的冲动,否则当他驾驭着基金奋力冲刺去夺取金牌的时候,也许就埋下了日后伤痛的隐患。
统计一下截至2006年7月的开放式基金晨星排名,成立刚满一年的基金里有6只的一年期评级为五星,但是到了2008年7月,3年期评级仍为五星的只剩下两只。并且,这种滑落的趋势并非分散平均分布。当时一年期评级为四星和三星的,如今3年期评级的平均星级都出现下跌。同时,有趣的足当时一星级的现在仍全部保持一星级。我们不妨得出如下结论:初弱者恒弱,但初强者未必恒强。
反观国外行业经验,一些5年或10年期评级很高的基金,之前的每年并未都拿到高星级,而只是长期平稳的处于中上游的位置。这些基金经理成功对抗了来自“基因”的本能命令,终于为投资者带来长久的价值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