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作区玉米收获期试验效益分析

来源 :南方农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zhiyong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连续2年进行玉米最佳收获期试验,研究了不同收获期对强盛101、先玉335和农华206(对照)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在甘肃省广河县的自然条件下,随着收获期逐渐后延,产量逐渐增加,在不增加任何成本的情况下,生产上延迟收获,产量可增加8%左右。
  关键词 玉米;收获期;效益分析;旱作区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7.017
  正确掌握玉米的收获期,是确保玉米优质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进一步摸清甘肃省广河县玉米最佳收获时期,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通过田间试验,掌握不同收获时期对玉米生长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試验地选择
  选择广河县城关镇十里墩村6社进行玉米品种的收获期试验,该地块具有区域代表性、肥力差异较小、水平梯田平坦。海拔2 184 m,年降水量395 mm左右,无霜期137 d,土壤类型为黑垆土山地黑麻土。
  1.2 作物品种
  选择当地主栽作物品种,玉米选择了具有高产、抗病的强盛101、先玉335两个品种,农华206为对照。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5个收获期处理,用Q代表当地收获期(9月30日),分别设置-5(9月25日)、Q(9月30日)、+5(10月5日)、+10(10月10日)、+20(10月20日)5个处理,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每667 m2播种6 500株,每个处理小区面积为60 m2[1],设置3次重复,如图1所示。试验地每667 m2施农家肥2 500 kg,尿素40 kg,普通过磷酸钙50 kg。
  小区东西走向为长边,南北走向为宽边。试验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栽培种植技术,每小区种植5垄,每垄种植117株,每小区种植585株,大垄70 cm,小垄40 cm,株距18.7 cm。4月9—10日施基肥并覆膜。
  1.4 主要农事和施肥时间
  本试验于4月15日播种,按照设计分别在-5(9月25日)、Q(9月30日)、+5(10月5日)、+10(10月10日)、+20(10月20日)收割。基肥在覆膜时施;追肥做攻穗肥施。
  1.5 检测指标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记录各玉米品种的生育期(播种期、出苗期、拔节期、抽雄期、成熟期和收获期)、株高、穗位高、穗长、茎粗和秃顶长[2]。在收获期进行考种,测量百粒质量和小区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玉米播期对植株性状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收获期玉米株高、穗位高、穗长、茎粗等性状没有明显的变化[3],强盛101百粒重随着收获期逐渐后延有增加趋势,但10月10日收获的百粒质量最高[4],是22.86 g,比9月25日收获的22.14 g高0.72 g。
  2.2 不同玉米播期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收获期产量变化比较大,强盛101在10月5日、10月10日和10月20日收获比当地收获期每667 m2增产28.4 kg、50.5 kg、47.3 kg;先玉335在10月5日、10月10日和10月20日收获比当地收获期每667 m2增产28.0 kg、60.4 kg、65.2 kg;农华206在10月5日、10月10日和10月20日收获比当地收获期每667 m2增产26.2 kg、59.9 kg、63.1 kg,同时参试的3个品种比当地提前收获的处理每667 m2产量低14.3~24.6 kg。
  3 结论
  本试验的结果表明:玉米株高、穗位高、穗长、茎粗等性状随着收获期的不同没有明显的变化,但产量变化明显,随着收获期逐渐后延,产量逐渐增加,在不增加任何成本的情况下,生产上延迟收获,产量可增加8%左右[5],广河县玉米最佳收获期应该在10月10—20日。
  参考文献:
  [1] 胡柯,秦涛.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J].河南农业,2007(18):20-21.
  [2] 刘占东,肖俊夫,南纪琴,等.播期对夏玉米生育期、形态指标及产量的影响[J].西北农学报,2012(6):91-94.
  [3] 杜亚斌,杨建太.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不同密度试验报告[J].甘肃农业,2010(8):86-87.
  [4] 王桂云,张琼,王桂霞.玉米覆膜栽培要点[J].农村科学实验,2009(2):16.
  [5] 刘浪.玉米直播不同模式与播期对比分析[J].农技服务,2010(4):445-447.
  (责任编辑:刘宁宁)
其他文献
摘 要 水土流失是社会发展及生态保护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产生的影响很大。根据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现状,对于综合治理的工作需要以小流域作为基础单元,加强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力度。因此,结合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
摘 要 当归又名云归、秦归、干归,具有润肠通便、补血活血等功效,在诸多中成药中发挥作用,成为中药产业中的主要用料之一。目前,如何高产高效栽培当归已成为业界探讨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在此背景下,通过探析当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期提高当归药用价值。  关键词 当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7.239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
摘 要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粮食作物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对水稻质量提出了更严格的需求。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作为影响水稻质量和产量的关键因素,应当得到更多关注和研究。因此,针对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推广措施进行逐一论述。  关键词 水稻种植;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5.11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7.011 
摘 要 小麦是我国北方栽培的主要作物之一,它既是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副食品的重要原料。为了满足人们对小麦日益增长的需求,必须实现小麦的高产栽培,提高小麦产量及其品质。基于此,以北方冬小麦种植阶段为切入点,提出冬小麦各生育阶段的高产栽培技术,以及后期的田间管理要点,促进我国北方冬小麦产量的提高,满足人们的需求。  关键词 北方;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2.11 文献标志码:B
摘 要 利用温室种植蔬菜能夠有效地调节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养料及温度等条件,为蔬菜生长发育提供最为适宜的环境条件。但随着温室蔬菜种植的不断发展,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分析了温室蔬菜种植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温室;蔬菜种植;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626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7.
摘 要 绿色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农业类型,能够有效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农业环境友好程度。如果能够将植物保护技术应用到生态农业中去,其优势将会更加突出,农业产品质量、产量及收益将大大提高。基于此,介绍了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 植物保护;生态农业;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