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历史教学的“开讲入题”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xin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研究内容十分丰富的综合性学科,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如何上好一节历史课,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上好一节成功的历史课,良好的开头尤为重要。
  关键词:氛围;营造;创设
  
  如何“开讲”“入题”,方法颇多,我从如下几个方面作了一些探讨尝试:
  一、歌曲入境,制造激情氛围
  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在历史教学中,用歌曲再现情境,用语言制造氛围,以调动学生尽快进入课堂。如教学《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可以先播放电视连续剧《长征》的主题曲,让学生听着慷慨激昂的歌声,仿佛看到红军大队人马跟随着高举的红军旗帜行进在万水千山,历尽着艰难险阻。再配以老师缓慢而沉重的旁白,使学生在情景交融的气氛中进入新课堂的学习。
  二、影像入课,营造动感地带
  “入境始于亲”,运用逼真的画面和动感的音效,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融入课堂的教学之中。如教学《南京大屠杀》时,教师可以先用电脑剪辑一段电影《南京大屠杀》中的原始画面,再配以沉重的解说词,让学生感觉到仿佛亲眼目睹了日本帝国主义屠杀我中国同胞的血腥罪行,由景而生情,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故事入题,创设情感空间
  从上课开始,就用故事的形式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如教学《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时,教师以亲切生动的语言讲述几个历史小故事: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时,深受外国资本主义的欺凌。一次,在一个记者招待会上,一名美国记者看见周总理使用着美国的钢笔,便想羞辱周总理一番,于是带着挑衅的口气对周总理说:“你堂堂中国总理,为什么用我们美国生产的钢笔?”周总理笑了笑对这名记者说:“你可能不知道,这支钢笔是我的一个战友在朝鲜战场上,从美国侵略者身上缴获的战利品,送给我做纪念的。”美国记者黯然离开。还有一次,美国记者问周总理,中国走的路为什么叫马路?周总理回答说:“因为中国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亲切动人的历史故事,使学生对周总理的敬意油然而生,便带着激动的心情开始了新课的学习。
  四、单刀直入,揭示课文中心
  开门见山,用简洁的语言揭示题目,以调整学生分散的思维,使学生注意力在短时间内集中起来。如在教学《新航路的开辟》一课时,教师阐明:“新航路的开辟是继中国郑和下西洋之后,世界航海历史上的又一盛举,但它比郑和下西洋有着更为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样,引导学生直接针对课文去思考。
  当然,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历史课的开讲力求“闲话少,意境浓,情感丰,动感强”。具备这些特点就会为这堂课获得成功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银行业掀起了一股并购重组的热潮,通常认为,通过并购和联合,有利于降低银行经营成本,分散银行风险,实现规模经济。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
[目的]考察稀硫酸对辐照芒草木质纤维素酶解糖化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400kGy60Coγ-射线辐照过的芒草,在不同浓度硫酸、处理时间及温度下对其进行水解,再用300U/g纤维素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