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2月14日,恰逢西方的情人节,而中国人春节的喜庆与团圆气氛亦尚未完全散去,由全球移动通信协会举办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obile World Congress,MWC2011)就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拉开了大幕。作为全球顶级的移动通信产业盛会,以“引领变革”为主题的本届大会的参展企业超过了1400家,尽管这已经是这一盛会连续第六年在巴塞罗那举办,但仍然有来自190个国家和地区的5万多人参观了这次展会,规模还略超MWC2010。
在MWC2011上,不仅来自阿尔卡特朗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诺基亚等世界著名通信企业的高管发表了演讲,而且随着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的融合,一些新鲜的“老面孔”也吸引了无数媒体记者的眼球,如首次参展的Twitter和雅虎,再加上微软CEO鲍尔默、谷歌CEO施密特、雅虎CEO巴茨以及正在风口浪尖上的诺基亚CEO艾洛普,其阵容亦是相当强大。作为全球移动通信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每年的MWC大会不仅代表着最新的手机技术发展与趋势,更是各大厂商新一轮产品相互博弈的最佳舞台,而这些新的趋势基本上可以看作当年通信行业的“指南针”。
在MWC2010上关于4G的讨论还言犹在耳,而在本届展会上运营商、电信设备制造商就纷纷展示4G网络的迷人之处;上一届展会上智能手机大战的硝烟尚未散去,MWC2011上关于平板电脑的争夺则牵动着所有与会者的心;而移动通信双核时代不仅来临,而且大有成为主流之势;智能手机OS的争夺更是暗流涌动,虽然从WindowsPhone7身上暂时还没有看到复制Windows 7成功的迹象,但有了诺基亚与微软的结盟,WindowsPhone7自然也会赢得更多的关注,而谷歌Android系统则高调出击,风头直逼常年缺席MWC的苹果。当然,除此之外,美、中、日、韩等各方力量在MWC2011上的角逐、缺席的苹果对于展会的潜在影响等也是不少业内人士关注的热点。
如果说MWC2010上关于4G还是纸上谈兵的话,那么去年年底4G标准的确定则是4G发展的催化剂,也催生了MWC2011上各种关于4G真刀实枪的应用展示,尤其是本次展会上,全球TD-LTE发展倡议GlobalTD-LTEInitiafive(GT0正式启动。作为中国移动联合亚、欧、美运营商代表,包括印度Bharli、日本软银、欧洲沃达丰、美国Clearwire通信等共同发起、旨在进一步促进TD-LTE的多方国际合作,将共同解决TD-LTE发展的关键问题,加速TD-LTE规模商用,加速TD-LTE在全球的应用和部署。
对此,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在高峰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时充满激情地说“移动互联网时代也是TDD技术时代,随着TD-LTE产业和国际化取得突破性进展,201 1年将成为TD-LTE商用的元年。”作为这一论断最直接的证据就是今年中国移动已经启动了覆盖全国6大城市的TD-LTE规模性试验工作,计划将覆盖5000万人。作为全球最大、拥有近6亿用户的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的4G进程无疑将大大加速全球的4G发展。
事实上,早在中移动之前,全球各大移动运营商都已经在积极备战4G网络。在MWC2011上,作为全球最早部署4G网络的运营商,Veizon无线展示的重点就是4G应用。而T-Mobile公司则是紧锣密鼓地建设4G网络HSPA+,预计今年年底将完成100个城市的网络部署。AT&T公司已经从高通公司购买无线频段,很快将开始LTE网络项目。美国第三大运营商Splint早就推出了4GWiMax网络,目前已在全美71个地区市场推广。当然,4G应用的快速启动,首先要归功于去年年底ITU关于4G标准的认定,随着LTE、HSPA+、WiMAX等纷纷打上4G标签,也彻底激发了运营商和设备厂商对于4G的热情。
比如,MWC2011上高通就推出两款LTE移动宽带数据芯片,下行速率理论上最高可达150Mbps;RIM则计划于2011年下半年推出两款可支持LTE及HSPA+高速无线宽域网的平板电脑;索爱也展示了TD-LTE终端。国内厂商就不用说了,从2004年就开始研发LTE的华为、中兴成效卓著,大唐、普天等设备商也为LTE暗暗蓄力。与此同时,关于4G的应用更成为MWC2011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如爱立信、Vefizon无线和三星就联合演示了全球首个LTE语音呼叫,实现了4G上的通话。据报道,Vefizon无线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在美国市场推出三星的4G LTE智能手机。而阿尔卡特朗讯则与中国移动合作,在汽车上向参观者展示了精彩的4G应用,在行驶的车上,驾驶者可以随时陕速下载街道地图、导航、视频会议,视频流媒体、虚拟桌面和音乐。
作为一个专业的移动通信展会,手机等移动终端依然是展示的重点,只是传统手机都被遗忘在展台的角落里,而智能手机才是追逐的对象,多核、3D、游戏、社区化则成为了炒作的噱头。
众所周知,跟电脑一样,智能手机的处理器是影响手机性能的关键,也是手机制造商们宣传的重点,而能快速显示高清或3D图片对芯片性能的要求自然很高。在这次展会上,英伟达和高通隔空开战。分别宣称展出第一批四核手机芯片。摩托罗拉已在欧洲推出了Atrix,给该款手机配上电视和键盘,就能像电脑那样上网、编辑文档和在大屏幕上观看视频节目,据称目的就是取代传统电脑。
其次,游戏功能也是MWC2011上智能手机的炒作概念之一。如索尼爱立信就展示了其Xperia Play新机,该机配备了PSP游戏控制器,所有常用的功能键一应俱全,据称到3月上市时还将搭载50款游戏。而LG的新机则更给力,不仅配上了与任天堂3DS类似的键盘,还可以裸眼观看3D影像。
与此同时,Facebook的流行亦为众多智能手机提供了应用概念——社区化功能。在MWC2011上,HTC和INQ就展示出了第一批涂上Facebook颜色的智能手机。HTC Chacha和Salsa手机上有Facebook键,便于与好友传递信息和照片,同时能将Faeebook上的好友名单存人SIM卡。据Facebook年轻的CEO扎克伯格透露,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将有十几种具有类似功能的手机问世。
与这些概念机相比,最火的还是谷歌Android手机,正如谷歌CEO施密特所说:“平均每天有35万部Android手机、170个兼容产品和15万个应用软件诞生。”想不火都难啊,毕竟当下最风靡的手机几乎都使用了Android系统:三星Galaxy s2、索尼爱立信XPeria 2、摩托罗拉Atrix、LG的Optimus 3D……与Android的火爆相比,其他的概念都是浮云。
虽然苹果一如既往地缺席MWC,但是在本届MWC展会上,唱主角的无疑还是平板电脑。自从苹果推出iPad开始,就带火了这一市场,并吸引了大量品牌的 涌人。平板电脑不仅为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提供了崭新的人机交互接口,也为市场带来了一个需求庞大的新蓝海,因此我们看到不止传统的PC厂商和手机厂商,甚至包括软件厂商、核心硬件厂商、代工商、移动方案提供商等更多开发者加入到这场空前的移动终端之战,并借MWC2011大展不遗余力地推广自己的产品和设计理念。
摩托罗拉带来了不久前在CES201 1展会上一鸣惊人的Xoom,它简直是201 1年平板电脑主流配置的集合体标准:10.1英寸触摸屏、1GHz的NVIDIA Tegra2双核处理器、1GB内存、32GB存储空间、率先搭载谷歌Android 3.0系统。更值得关注的是,这款摩托罗拉Xoom不但支持3G网络协议,更加入了对4G LTE的支持,被誉为首款4G移动互联网设备,流畅的高清视频体验、三维地图,精致的外观设计,都让人眼前一亮。
而惠普自收购了Palm之后,终于推出了基于Palm Web 0S的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开始高调进军移动互联网市场。TouchPad,作为惠普收购Palm后针对移动平台推出的重量级产品,搭载了Palm的Web OS 3.0操作系统,并采用和iPad2同样的9.7英寸的屏幕;搭载高通新,的1.2GHz Snapdragon双核处理器。与苹果的应用策略一样,惠普也在新品发布时展示了大量基于Web OS 5.0系统的应用,其中包括完全版的QuickOffice,可以让用户在平板电脑上轻松编辑微软Word和Excel文档。
最近两年一直在智能手机领域与苹果较劲的RIM,则带来了刚上市的平板电脑黑莓PlayBook。从指标上看,PlayBook功能很强大,它搭载了7英寸1024×600分辨率的电容触摸屏,一颗双核lGHz的ARM Cortex A9的处理器,并拥有lGB的RAM和至少16GB的闪存容量,而且前后各有一颗摄像头。难怪RIM也自信地冠之以“史上最快平板”的称号,不过,与iPad主打休闲娱乐理念不同,Playbook仍然强调自己的商务定位,这也许是其不受普通消费者待见的原因。
而另一个高调出击平板电脑市场的三星也带来了其Galaxy Tab。三星Galaxy Tab新品并没有辜负人们对它的期望,不仅将屏幕尺寸扩充到了10.1英寸,同时采用了一系列高端配置。由于三星是全球为数不多能够在硬件平台方面与苹果比拼的厂商,甚至一些苹果产品的核心组件都由三星生产,因此在产品品质与价值上三星能够和苹果相提并论。尽管人们总用iPad作为衡量它的标准,三星似乎对并不以在意,甚至将轻薄机身、Android系统对Flash和多任务处理的支持、手机通话等iPad不具备的功能作为卖点广泛宣传。
另外,比较有特色的还有HTC Flyer,其不仅整合了触控与手写功能,更首次发表网络影音服务HTC Watch,并与OnLive合作推出线上游戏服务,以基于云的移动游戏服务为特色。而华为则推出了S7 Slim,不仅机身更为纤薄,而且可以将应用安装到存储卡中,从根本上消除了机身存储容量的瓶颈。LG更以8.9英寸屏幕、主打3D效果的平板电脑,让业界刮起一股3D风。
放眼望去,整个MWC2011展会上各种品牌的平板电脑比比皆是,其实目标都很简单,那就是瞄准苹果iPad,试图在已经激活的平板电脑市场里分一杯羹。只是这种对于iPad的围追堵截能否奏效还尚未可知,因为习惯剑走偏锋的乔布斯迅速地了推出了iPad2,而且对第一代的iPad大幅降价(阅读链接:P117,《iPad2来了》)。
在MWC2011上,不仅来自阿尔卡特朗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诺基亚等世界著名通信企业的高管发表了演讲,而且随着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的融合,一些新鲜的“老面孔”也吸引了无数媒体记者的眼球,如首次参展的Twitter和雅虎,再加上微软CEO鲍尔默、谷歌CEO施密特、雅虎CEO巴茨以及正在风口浪尖上的诺基亚CEO艾洛普,其阵容亦是相当强大。作为全球移动通信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每年的MWC大会不仅代表着最新的手机技术发展与趋势,更是各大厂商新一轮产品相互博弈的最佳舞台,而这些新的趋势基本上可以看作当年通信行业的“指南针”。
在MWC2010上关于4G的讨论还言犹在耳,而在本届展会上运营商、电信设备制造商就纷纷展示4G网络的迷人之处;上一届展会上智能手机大战的硝烟尚未散去,MWC2011上关于平板电脑的争夺则牵动着所有与会者的心;而移动通信双核时代不仅来临,而且大有成为主流之势;智能手机OS的争夺更是暗流涌动,虽然从WindowsPhone7身上暂时还没有看到复制Windows 7成功的迹象,但有了诺基亚与微软的结盟,WindowsPhone7自然也会赢得更多的关注,而谷歌Android系统则高调出击,风头直逼常年缺席MWC的苹果。当然,除此之外,美、中、日、韩等各方力量在MWC2011上的角逐、缺席的苹果对于展会的潜在影响等也是不少业内人士关注的热点。
如果说MWC2010上关于4G还是纸上谈兵的话,那么去年年底4G标准的确定则是4G发展的催化剂,也催生了MWC2011上各种关于4G真刀实枪的应用展示,尤其是本次展会上,全球TD-LTE发展倡议GlobalTD-LTEInitiafive(GT0正式启动。作为中国移动联合亚、欧、美运营商代表,包括印度Bharli、日本软银、欧洲沃达丰、美国Clearwire通信等共同发起、旨在进一步促进TD-LTE的多方国际合作,将共同解决TD-LTE发展的关键问题,加速TD-LTE规模商用,加速TD-LTE在全球的应用和部署。
对此,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在高峰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时充满激情地说“移动互联网时代也是TDD技术时代,随着TD-LTE产业和国际化取得突破性进展,201 1年将成为TD-LTE商用的元年。”作为这一论断最直接的证据就是今年中国移动已经启动了覆盖全国6大城市的TD-LTE规模性试验工作,计划将覆盖5000万人。作为全球最大、拥有近6亿用户的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的4G进程无疑将大大加速全球的4G发展。
事实上,早在中移动之前,全球各大移动运营商都已经在积极备战4G网络。在MWC2011上,作为全球最早部署4G网络的运营商,Veizon无线展示的重点就是4G应用。而T-Mobile公司则是紧锣密鼓地建设4G网络HSPA+,预计今年年底将完成100个城市的网络部署。AT&T公司已经从高通公司购买无线频段,很快将开始LTE网络项目。美国第三大运营商Splint早就推出了4GWiMax网络,目前已在全美71个地区市场推广。当然,4G应用的快速启动,首先要归功于去年年底ITU关于4G标准的认定,随着LTE、HSPA+、WiMAX等纷纷打上4G标签,也彻底激发了运营商和设备厂商对于4G的热情。
比如,MWC2011上高通就推出两款LTE移动宽带数据芯片,下行速率理论上最高可达150Mbps;RIM则计划于2011年下半年推出两款可支持LTE及HSPA+高速无线宽域网的平板电脑;索爱也展示了TD-LTE终端。国内厂商就不用说了,从2004年就开始研发LTE的华为、中兴成效卓著,大唐、普天等设备商也为LTE暗暗蓄力。与此同时,关于4G的应用更成为MWC2011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如爱立信、Vefizon无线和三星就联合演示了全球首个LTE语音呼叫,实现了4G上的通话。据报道,Vefizon无线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在美国市场推出三星的4G LTE智能手机。而阿尔卡特朗讯则与中国移动合作,在汽车上向参观者展示了精彩的4G应用,在行驶的车上,驾驶者可以随时陕速下载街道地图、导航、视频会议,视频流媒体、虚拟桌面和音乐。
作为一个专业的移动通信展会,手机等移动终端依然是展示的重点,只是传统手机都被遗忘在展台的角落里,而智能手机才是追逐的对象,多核、3D、游戏、社区化则成为了炒作的噱头。
众所周知,跟电脑一样,智能手机的处理器是影响手机性能的关键,也是手机制造商们宣传的重点,而能快速显示高清或3D图片对芯片性能的要求自然很高。在这次展会上,英伟达和高通隔空开战。分别宣称展出第一批四核手机芯片。摩托罗拉已在欧洲推出了Atrix,给该款手机配上电视和键盘,就能像电脑那样上网、编辑文档和在大屏幕上观看视频节目,据称目的就是取代传统电脑。
其次,游戏功能也是MWC2011上智能手机的炒作概念之一。如索尼爱立信就展示了其Xperia Play新机,该机配备了PSP游戏控制器,所有常用的功能键一应俱全,据称到3月上市时还将搭载50款游戏。而LG的新机则更给力,不仅配上了与任天堂3DS类似的键盘,还可以裸眼观看3D影像。
与此同时,Facebook的流行亦为众多智能手机提供了应用概念——社区化功能。在MWC2011上,HTC和INQ就展示出了第一批涂上Facebook颜色的智能手机。HTC Chacha和Salsa手机上有Facebook键,便于与好友传递信息和照片,同时能将Faeebook上的好友名单存人SIM卡。据Facebook年轻的CEO扎克伯格透露,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将有十几种具有类似功能的手机问世。
与这些概念机相比,最火的还是谷歌Android手机,正如谷歌CEO施密特所说:“平均每天有35万部Android手机、170个兼容产品和15万个应用软件诞生。”想不火都难啊,毕竟当下最风靡的手机几乎都使用了Android系统:三星Galaxy s2、索尼爱立信XPeria 2、摩托罗拉Atrix、LG的Optimus 3D……与Android的火爆相比,其他的概念都是浮云。
虽然苹果一如既往地缺席MWC,但是在本届MWC展会上,唱主角的无疑还是平板电脑。自从苹果推出iPad开始,就带火了这一市场,并吸引了大量品牌的 涌人。平板电脑不仅为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提供了崭新的人机交互接口,也为市场带来了一个需求庞大的新蓝海,因此我们看到不止传统的PC厂商和手机厂商,甚至包括软件厂商、核心硬件厂商、代工商、移动方案提供商等更多开发者加入到这场空前的移动终端之战,并借MWC2011大展不遗余力地推广自己的产品和设计理念。
摩托罗拉带来了不久前在CES201 1展会上一鸣惊人的Xoom,它简直是201 1年平板电脑主流配置的集合体标准:10.1英寸触摸屏、1GHz的NVIDIA Tegra2双核处理器、1GB内存、32GB存储空间、率先搭载谷歌Android 3.0系统。更值得关注的是,这款摩托罗拉Xoom不但支持3G网络协议,更加入了对4G LTE的支持,被誉为首款4G移动互联网设备,流畅的高清视频体验、三维地图,精致的外观设计,都让人眼前一亮。
而惠普自收购了Palm之后,终于推出了基于Palm Web 0S的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开始高调进军移动互联网市场。TouchPad,作为惠普收购Palm后针对移动平台推出的重量级产品,搭载了Palm的Web OS 3.0操作系统,并采用和iPad2同样的9.7英寸的屏幕;搭载高通新,的1.2GHz Snapdragon双核处理器。与苹果的应用策略一样,惠普也在新品发布时展示了大量基于Web OS 5.0系统的应用,其中包括完全版的QuickOffice,可以让用户在平板电脑上轻松编辑微软Word和Excel文档。
最近两年一直在智能手机领域与苹果较劲的RIM,则带来了刚上市的平板电脑黑莓PlayBook。从指标上看,PlayBook功能很强大,它搭载了7英寸1024×600分辨率的电容触摸屏,一颗双核lGHz的ARM Cortex A9的处理器,并拥有lGB的RAM和至少16GB的闪存容量,而且前后各有一颗摄像头。难怪RIM也自信地冠之以“史上最快平板”的称号,不过,与iPad主打休闲娱乐理念不同,Playbook仍然强调自己的商务定位,这也许是其不受普通消费者待见的原因。
而另一个高调出击平板电脑市场的三星也带来了其Galaxy Tab。三星Galaxy Tab新品并没有辜负人们对它的期望,不仅将屏幕尺寸扩充到了10.1英寸,同时采用了一系列高端配置。由于三星是全球为数不多能够在硬件平台方面与苹果比拼的厂商,甚至一些苹果产品的核心组件都由三星生产,因此在产品品质与价值上三星能够和苹果相提并论。尽管人们总用iPad作为衡量它的标准,三星似乎对并不以在意,甚至将轻薄机身、Android系统对Flash和多任务处理的支持、手机通话等iPad不具备的功能作为卖点广泛宣传。
另外,比较有特色的还有HTC Flyer,其不仅整合了触控与手写功能,更首次发表网络影音服务HTC Watch,并与OnLive合作推出线上游戏服务,以基于云的移动游戏服务为特色。而华为则推出了S7 Slim,不仅机身更为纤薄,而且可以将应用安装到存储卡中,从根本上消除了机身存储容量的瓶颈。LG更以8.9英寸屏幕、主打3D效果的平板电脑,让业界刮起一股3D风。
放眼望去,整个MWC2011展会上各种品牌的平板电脑比比皆是,其实目标都很简单,那就是瞄准苹果iPad,试图在已经激活的平板电脑市场里分一杯羹。只是这种对于iPad的围追堵截能否奏效还尚未可知,因为习惯剑走偏锋的乔布斯迅速地了推出了iPad2,而且对第一代的iPad大幅降价(阅读链接:P117,《iPad2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