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邦凌:IPO制度改革 目标不能迷失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IPO市场化改革以来,新股发行“三高”问题即如影随行。从监管层到投资者,从政策重心到舆论焦点,多轮IPO改革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于新股“三高”问题。笔者认为,新股改革的终极目标决不是“三高”问题的解决,而是促进一、二级市场的协调发展,建设两个市场共赢的资本市场。
  本轮IPO新政同样在“三高”问题上浓墨重彩,给予了一如既往的强烈关注,推出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三高”问题。但是,A股市场特有的股价结构,很容易使IPO市场化改革陷入困境,新股的“三高”阴影在现有的背景下无法化解。
  “三高”根源在股价结构
  目前的上市主力民营企业大部分是中小市值的新兴产业公司,以在创业板、中小板和酝酿成立的沪市战略新兴产业板挂牌上市为主。创业板与中小板存量股票市盈率的高企,使后来者比样学样也同时获得高估值。
  不管是25%市盈率红线还是本轮新政不允许超出行业平均市盈率水平的规定,新股发行市盈率都被存量老股带动而居高不下。
  与这一现象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沪市上市新股如陕西煤业等并未获得估值溢价,上市后也未得到资金炒作。这也从反面佐证了新股发行价格的“三高”源于二级市场中小流通市值股票的较高溢价,新股“三高”的根源是股价结构的不合理。
  股价结构不合理催生的中小市值新股价格高估,给IPO的市场化设置了巨大障碍,推进难度极大。IPO存量发行本是成熟市场常用的新股发行方式,本轮IPO新政引入存量发行制度,目的是避免发行过多新股造成募集资金过多,同时有助于增加新股上市首日股票供应量,降低市场炒作因素,减少限售股份积累。
  自主配售引起的利益输送可能,也是源于中小市值新股的价格溢价。如果新股没有高溢价,发行价格合理,上市没有获利确定性,甚至可能直接破发,那么也不会有利益输送的动机。A股市场股价结构畸形导致的小市值公司大幅溢价,将自主配售这种督促券商“一手托两家”的良法送上了道德的审判台。
  IPO新政要想成功,需要一个股价结构合理、真正体现价值投资的资本市场。以市场化为改革目标的IPO新政,在市场化不足和法制化基础相对薄弱的A股市场,依靠单兵突进很难获得实效,“三高”问题是新股发行市场化单兵突进的必然结果和伴生品。那么,以解决“三高”问题为目标的IPO新政也很难获得实质进展。
  过多纠缠于新股“三高”问题,使IPO改革陷入事务主义的泥潭。不但使新股改革成为一团乱麻,也在与新股“三高”旷日持久的争斗中迷失了改革的终极目标,导致双输局面出现:二级市场因抽血不断而萎靡不振,一级市场也在圈钱市的指责中丧失融资功能。
  IPO改革需要新思维
  IPO改革应重点关注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协调发展,通过强力的IPO改革措施,想法解决二级市场发展的最大问题——大小非与限售股问题。毋庸讳言,A股市场现在是一种非正常的“制度性熊市”,其多年的低迷状态主要不是由经济基本面导致,而是大小非、限售股多年来的不间断抛售造成的资金枯竭。
  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新股首发时由于发行比例与数量较少,新股获得较高溢价;而在一年后的不同时段,大量限售股解禁,批量筹码涌入,以高价减持,导致股市低迷。目前,证监会的对策是推出存量发行,增加新股在上市首日的供应量,试图以此抑制新股的高价。但由于存量发行数量较少,对新股“三高”的抑制作用并不明显。
  对于大小非与限售股问题,应该创造性地设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方式,基本思路就是把大小非问题放在新股发行前端解决,而不是在新股上市后任由其高价减持。
  IPO改革的最大问题,是对技术层面改革关注得多,侧重点过多纠缠于新股发行方式、询价定价环节、配售方式、上市之后的防控炒新,而对新股改革的关键问题缺乏关注甚至回避,如大小非和限售股问题的解决、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协调发展、新股改革如何整体推进、新股改革的整体性战略、新股改革的远期目标等关键问题,都没有成文的战略规划与研究。
  新股改革需要新思维,新思维就是新股改革的整体战略性思维或者市场整体思维,改革的目标应该首先放在促使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协调发展,应该把促进资本市场长远发展作为新股发行改革的战略规划。改革的重点应放在解决大小非、限售股问题上,而不是把改革注意力过多纠缠于技术环节,放在监管措施的补丁上,放在与打新炒新者的无限期角力上。
  IPO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顺利发行新股,不是为了单纯的上市融资,更不是对投资者的圈钱与抽血,而是为了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通过解决大小非、限售股问题,结束“制度性熊市”,缔造一个健康、充满活力的青春资本市场,才是IPO改革成功的前提与保障,也应该是IPO改革的最大目标。
  (来源: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高校教学模式大多局限于传统的模块化教育,但随着近年来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实践教学已成为高校教学的重要特色之一,推进高校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推行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本文以云南工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为例,探索以课堂实践活动为主线,课外实践活动为补充,以企业实习为依托的高校实践教学模式新思路。  关键词:实践教学模式;市场营销;研究;改革  应用技术大学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提供实践技能强
期刊
作者简介:白艺茹,女,山西省吕梁市人,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学生。  摘要:《变形记》作为卡夫卡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以其现实主义的描写,象征,反讽等独特的艺术形式构建出了一个荒诞的梦一般的故事。它体现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人心理感受的重视以及对人性的异化的强调,解释了人在现实世界面前的孤独无助和恐惧不安。其不论是从写作手法还是内容主题,都值得让我们深思。  关键词:变形记;现代主义;异化  《
期刊
作者简介:江菲(1989—),女,汉族,重庆万州人,民族学研究生二年级,单位: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民族学专业,研究方向:民俗文化与宗教信仰。  摘要:三峡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地带,该地农业发展较早,物产丰饶,有着独特的地理条件,且该地自古就是楚汉文化交汇之地,深受楚文化与巴文化的影响。在这样独特的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下,便形成了三峡地区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饮食文化。地处三峡地区腹心地带的万州就有
期刊
一国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设计出比较高效率的制度供给,面对中国资本形成效率恶化,以及债务率急速上升的状况,通过深化改革,提高中国资本形成和配置效率,释放制度红利,激发市场活力已经刻不容缓。  最近5年中国资本效率持续下降。我们利用投资产出弹性来测算投资效率(投资效率常用增量资本产出率ICOR来衡量,表示增加单位总产出所需要的资本存量,即ICOR=当期固定资本形成总额/GDP增加值,数值越高表示投资
期刊
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期间回答《经济参考报》记者提问时表示,为了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规范和监管,国务院日前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做了分工,刚刚决定由银监会牵头来承担对P2P监管的研究。阎庆民同时也表示,因为刚开始启动相关研究,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方案。  阎庆民还表示,银监会和央行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监管并不冲突和矛盾,双方分工不同,下一步在互联网金融监管方面也会有协调机制出
期刊
2010年以来,国内上市银行市盈率和市净率持续下跌,并创出历史新低;伴随着市盈率和市净率的持续下跌,上市银行股息率则创出历史新高,并且明显高于其他行业的股息率,而且与理财和短融等资产收益率相比并不差,远高于1年期定存利率。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上市银行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分别仅为4.69倍和0.89倍,均为历史新低。  回顾历史,上市银行的市盈率在2000年达到最高,为62.95倍;2007年也是一个
期刊
作者简介:龚剑,女,汉族,重庆市奉节县人。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专业;  曹卉,女,汉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人。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专业;  丁一然,女,汉族,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专业。  摘要:本文从科技创新的角度,运用知识溢出的效应机制、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以及实证研究对中国城镇化道路选择进行探究。在实证研究方面,以每万人专利授权
期刊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增长速度令世界瞩目。然而,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形成了区域性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不合理现状,也造成了资源环境压力的巨大增长,伴随而生的是环境污染、植被减少、资源紧张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开展国土规划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重要性。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也明确提出要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的体制机制,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
期刊
世界各国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本周将汇聚华盛顿,参加一年两次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会议。虽然届时或许不会像金融危机之后几年那样,整个会议被惊恐紧张的情绪笼罩,但不幸的事实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中期前景已经很久没有如此问题重重过了。  在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中,IMF事实上认同了“长期增长停滞
期刊
4月8日晚间消息联想控股董事局主席柳传志今日在新浪微博之夜上表示,对现在中国商业的诚信状况不满意,并认为在中国当今的营商环境中,企业要维持诚信需要付出较高的代价。柳传志同时称,中国企业家需进行优势互补来实现合作。  柳传志今日在出席“新浪微博之夜——正和岛夜话”并就中国商业环境中企业的诚信问题进行讨论。柳传志表示,在中国当今的营商环境下,企业要维持诚信需要付出较高的代价,并坦言对目前中国商业的诚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