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制度化

来源 :实践(思想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f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强调在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实践中,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全过程,实现党的建设制度化.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居于党的各大建设的首位,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效果.要始终保证我们党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前进,就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推进政治建设制度化,在健全和完善政治建设制度化的基础上推动党的建设制度化进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其他文献
《民法典》肖像权立法坚持了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侧重于保护肖像权人的合法权益。这是《民法典》立法加强对人格权保护的一种具体表现,也是我国民事立法日益完善的有力例证。与传统的肖像权立法相比,《民法典》肖像权立法坚持了体系化立法的基本模式,以肖像权的定义、肖像权的内容、肖像权的合理使用以及肖像许可使用合同的有利解释和解除规则为基础,构建了较为科学、完善的肖像权保护体系,对规范目前肖像权侵权现象有着重要的作用。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作为一个时代性的概念,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意识、思维、生活创作等层面,城市规划也不例外。自1960年以来,在资本主义社会基础重建的同时,它在许多领域展现了后现代主义的特征,怀着对古典社会科学敌意的后现代主义者反对社会生活反映全球相关性的观点,更反对使用一些名词来解释社交生活。由于不同领域的表达方式不同,后现代主义对城市规划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在后现代主义视角下城市规划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从后现代主义背景内涵入手,剖析现代主义城市规划与后现代主义城市规划
基于日益多元多样的现实经济社会基础,立足分众化视角研究新时代统一战线,有利于厘清统战工作分众化新形势、提升统战工作绩效、探索分众化统战工作新路径。立足新时代区域和产业发展差异化、政治需求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利益诉求多层化的环境,分析新时代分众化统战主体、客体、手段要素特征,得出价值、利益、力量“三大整合”的新时代分众化统战因应之策。
隋开皇五年设立的义仓本为民办,但从开皇十五年开始陆续被政府改为官办。这种转变不仅是因为百姓对义仓管理不善,还有朝廷出于稳固关陇地区安全的政治考虑。义仓官办在原因、实施范围和政策演变上具有“关中本位政策”的显著特征。考察隋朝义仓官办过程的政治因素,有助于认识隋文帝制度改革的思想渊源,也有助于了解隋文帝时期的政治状况。
教师教育惩戒是一项必要且理性的教育管理活动.教师教育惩戒是学生社会化适应的迫切要求,是教师教育实践的重要尺度.在实施教师教育惩戒的过程中,尚存在惩戒过程单一性、惩戒
毛泽东斗争思想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在争取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过程中,在解决“中国向何处去”“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等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关于“斗争什么”“为什么斗争”“怎样斗争”等各种涉及斗争本质和规律的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思想观点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毛泽东斗争思想具有其特定的内在逻辑:人民是其逻辑起点;矛盾的斗争性和统一性以及实事求是是其哲学意蕴;实现人的解放是其价值旨归。毛泽东斗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斗争思想的运用和发展,同时也为习近平斗争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石
有金一代,是中国历史上空前跌宕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北方区域处于各政权对峙的最前线。山西地理位置复杂,战乱频仍,自然灾害多发,加之政府推行的政策性移民等因素,导致人口迁徙现象频发。人口的频繁流动促进了民族间的交融,进而加快了“中华一体”格局的形成。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反贫困始终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一部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就是一部党带领人民摆脱贫困、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史。经过百年来持续向贫困宣战,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继承、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并科学运用唯物辩证法,历史性地解决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走出了中国特色减贫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的人间奇迹和书写的时代华章。
日本历来非常重视劳动教育,通过健全法律法规、设置专门的劳动课程、鼓励学生亲身实践、落实总结反思评价制度等举措,建立起系统完备的劳动教育体系。现阶段,我国劳动教育存在劳动教育体系尚未健全、劳动教育理念亟待提升、劳动教育价值认知不足等问题。需要汲取和借鉴日本劳动教育的优点,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形成合力,共同助力青少年形成劳动意识,养成劳动习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一百年来,不管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我们党都始终把握历史主动、锚定奋斗目标,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