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嫌职务低的陈毅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时,陈毅正在武汉。起义的第二天,他奉命从武昌乘船沿江东下,急赴南昌。可是,当他克服沿途阻挠与艰险到达南昌时,起义部队已于前一天撤走了。他又不顾一切艰险,日夜兼程地向南追赶,闯过了沿途军阀部队、地方民团的盘查和搜捕,终于在临川、宜黄地区赶上了起义部队。周恩来找陈毅谈话,分配他到二十五师七十三团去当指导员。陈毅于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入团,1923年入党,在武汉时是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党组织负责人。周恩来对陈毅是了解的,便笑着对他说:“派你干的工作太小了,你不要嫌小。”陈毅爽朗地回答道:“什么小不小哩!你叫我当连指导员我也干,只要拿武装我就干。”他领受了任务,当即上任去了。后来,陈毅协助朱德,经过艰苦斗争,终于把失败了的起义部队带上了井冈山。
甘居下级之下的罗荣桓
1934年9月,罗荣桓调任新成立的红八军团政治部主任。曾经是他部下的一个连长任军团长,过去他领导过的一个团政委任军团政委。命令下达后,他毫不计较,坚决服从组织决定,愉快地走上了工作岗位,在军团长、军团政委的直接领导下,兢兢业业地为党工作。当时,不少同志认为罗荣桓资格老,德才兼备,作战指挥能力和政治工作能力都很强,组织上这样安排不公平。羅荣桓知道后对他们说:“我们参加革命,为的是打倒反动派,建立新中国;为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不是为了当官。今天我领导你,明天你也可能成为我的领导。不要论资排辈,要服从组织的决定。不应该计较地位高低,更不要随便散布不满情绪,以免影响团结。”
新中国成立后,罗荣桓感到责任重大,更加努力地工作。但他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还曾患过肾癌,1946年做了肾脏切除手术。为此,毛泽东曾批示:你宜少开会甚至不开会,只和若干干部谈话及批阅文件,对你身体好些,否则难以持久,请考虑。1956年9月2日,罗荣桓感到身体实难支持,便写了一封亲笔信通过彭德怀转中央军委并报毛泽东。信中说:我长期身体不好,不能工作,而又挂名很多,精神上极感不安,请求解除我总政治部主任及总干部部部长等职,以免妨碍工作。信中还建议由谭政任总政治部主任,李志民任总干部部部长,如李不能调离志愿军,而又无其他适当人选时,赖传珠长期在总干部部工作,情况熟悉,亦可以任总干部部部长。
情愿任副职的徐海东
1931年3月,徐海东被调到红四军十三师三十八团当团长。在一次戰斗中,他不幸负伤,被送进红军医院。手术后一个月,他便拄着棍子回到了部队。当时三十八团天天打仗,不能没有指挥作战的团长,组织上又不知徐海东何时出院,于是就任命了一位新团长。徐海东回来后,一时成了没处安置的干部。师政委要他留在师部等待分配,徐海东却向师政委提出:“我当副团长去!”
徐海东主动请求降职不止一次。1934年11月,早已是红二十五军军长的徐海东,又主动要求当副军长,把军长位置让给从中央来的程子华。徐海东高风亮节,充分显示出一个无产阶级军事家不为名不图利,一心为革命的宽广胸怀。新中国成立后,徐海东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甘愿当营长的彭绍辉
1932年,彭绍辉担任红三军团第五军第一师师长。在红军第四次反“围剿”中,彭绍辉失去一只胳膊,成为独臂将军。1934年,彭绍辉任红五军团第十五师师长。遵义会议后,第十五师拆散编入红一军团第一、二师,彭绍辉调任该军团司令部教育科科长。红军第二次占领遵义后,他被调回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对他说:“你回来了好,但没有适当的位子安排你,去搞教导营行不行?”彭绍辉回答说:“好!只要是干革命,什么工作都行。”于是,他愉快地当了教导营营长。
彭绍辉曾任第一野战军参谋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回乡当农民的甘祖昌
1957年,由于战争受伤留下的脑震荡后遗症,时任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的甘祖昌少将谢绝了组织上让他到上海、青岛等地去治疗和疗养的安排,向组织提出了回老家江西省莲花县农村参加劳动的申请。经批准,甘祖昌带着全家人回到故乡,开始了他从将军到农民不平凡的后半生历程。甘祖昌回乡后,一直过着节俭简朴的生活。他给自己立下规定:不吃超过一元钱一斤的食物,不穿超过一元钱一尺布的衣服。他养猪种菜,连抽的烟也是自己种的,却把70%的工资收入捐给了家乡的建设事业。上级在生活上要按有关规定照顾他,他一一拒绝;省民政厅要给他在县城盖房,他坚决不答应;新疆军区和江西省政协先后两次要给他配小车,他坚持不要。1986年3月28日,甘祖昌因病在莲花逝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交代家人的话是:“领了工资,先交党费,留下生活费,其余的全部买农药、化肥支援农业……”
甘祖昌,1905年生,江西省莲花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长征。在战争年代,曾三次负重伤。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主动考虑革命需要的朱瑞
1945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让朱瑞担任八路军副参谋长。朱瑞闻讯后,去找毛泽东,说自己在苏联学习过炮兵,可为炮兵建设做些工作,起一点桥梁作用,副参谋长一职,请中央考虑合适的人选。他还从当时军队的实际情况出发,向毛泽东汇报了建设人民炮兵的初步设想。毛泽东对朱瑞这种不计较个人名利地位,主动考虑革命需要,以及在炮兵建设上的战略眼光十分赞赏,鼓励他“放手做,做一个桥头堡”。不久,中央任命朱瑞为延安炮兵学校代理校长。在条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朱瑞带领全校师生坚持教学训练,迅速培养了一批炮兵骨干。
朱瑞,1905年生,江苏宿迁人。1925年起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和克拉辛炮兵学院学习。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回国。曾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参谋长兼秘书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第三军和第五军团政委等职。参加了长征。后任八路军第一纵队政委、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延安炮兵学校校长、东北民主联军炮兵纵队司令员等职。1948年在辽沈战役攻克义县的战斗中牺牲。
上书辞职的徐特立
1956年,徐特立年近八十。他感到自己记忆力衰退,身体不支,便向中央打报告,要求辞去中宣部副部长的职务,让年轻的同志上来工作。他在报告中强调说,若不这样,我是很不安的。此后,徐特立就不参加中宣部的领导工作了。
其实,早在中央苏区时,徐特立就曾让贤过,那时他是教育部长。瞿秋白从上海来到瑞金后,徐特立首先提出:秋白年轻有为,应该让秋白任部长,自己任副部长。中央同意了他的意见。他俩互相尊重,互相支持,配合得很好。徐特立是著名的“延安五老”之一,新中国成立前后,曾任中宣部副部长等职。是中共第七、八届中央委员。1968年11月28日,91岁的徐特立因病去世。(《党史博览》)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时,陈毅正在武汉。起义的第二天,他奉命从武昌乘船沿江东下,急赴南昌。可是,当他克服沿途阻挠与艰险到达南昌时,起义部队已于前一天撤走了。他又不顾一切艰险,日夜兼程地向南追赶,闯过了沿途军阀部队、地方民团的盘查和搜捕,终于在临川、宜黄地区赶上了起义部队。周恩来找陈毅谈话,分配他到二十五师七十三团去当指导员。陈毅于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入团,1923年入党,在武汉时是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党组织负责人。周恩来对陈毅是了解的,便笑着对他说:“派你干的工作太小了,你不要嫌小。”陈毅爽朗地回答道:“什么小不小哩!你叫我当连指导员我也干,只要拿武装我就干。”他领受了任务,当即上任去了。后来,陈毅协助朱德,经过艰苦斗争,终于把失败了的起义部队带上了井冈山。
甘居下级之下的罗荣桓
1934年9月,罗荣桓调任新成立的红八军团政治部主任。曾经是他部下的一个连长任军团长,过去他领导过的一个团政委任军团政委。命令下达后,他毫不计较,坚决服从组织决定,愉快地走上了工作岗位,在军团长、军团政委的直接领导下,兢兢业业地为党工作。当时,不少同志认为罗荣桓资格老,德才兼备,作战指挥能力和政治工作能力都很强,组织上这样安排不公平。羅荣桓知道后对他们说:“我们参加革命,为的是打倒反动派,建立新中国;为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不是为了当官。今天我领导你,明天你也可能成为我的领导。不要论资排辈,要服从组织的决定。不应该计较地位高低,更不要随便散布不满情绪,以免影响团结。”
新中国成立后,罗荣桓感到责任重大,更加努力地工作。但他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还曾患过肾癌,1946年做了肾脏切除手术。为此,毛泽东曾批示:你宜少开会甚至不开会,只和若干干部谈话及批阅文件,对你身体好些,否则难以持久,请考虑。1956年9月2日,罗荣桓感到身体实难支持,便写了一封亲笔信通过彭德怀转中央军委并报毛泽东。信中说:我长期身体不好,不能工作,而又挂名很多,精神上极感不安,请求解除我总政治部主任及总干部部部长等职,以免妨碍工作。信中还建议由谭政任总政治部主任,李志民任总干部部部长,如李不能调离志愿军,而又无其他适当人选时,赖传珠长期在总干部部工作,情况熟悉,亦可以任总干部部部长。
情愿任副职的徐海东
1931年3月,徐海东被调到红四军十三师三十八团当团长。在一次戰斗中,他不幸负伤,被送进红军医院。手术后一个月,他便拄着棍子回到了部队。当时三十八团天天打仗,不能没有指挥作战的团长,组织上又不知徐海东何时出院,于是就任命了一位新团长。徐海东回来后,一时成了没处安置的干部。师政委要他留在师部等待分配,徐海东却向师政委提出:“我当副团长去!”
徐海东主动请求降职不止一次。1934年11月,早已是红二十五军军长的徐海东,又主动要求当副军长,把军长位置让给从中央来的程子华。徐海东高风亮节,充分显示出一个无产阶级军事家不为名不图利,一心为革命的宽广胸怀。新中国成立后,徐海东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甘愿当营长的彭绍辉
1932年,彭绍辉担任红三军团第五军第一师师长。在红军第四次反“围剿”中,彭绍辉失去一只胳膊,成为独臂将军。1934年,彭绍辉任红五军团第十五师师长。遵义会议后,第十五师拆散编入红一军团第一、二师,彭绍辉调任该军团司令部教育科科长。红军第二次占领遵义后,他被调回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对他说:“你回来了好,但没有适当的位子安排你,去搞教导营行不行?”彭绍辉回答说:“好!只要是干革命,什么工作都行。”于是,他愉快地当了教导营营长。
彭绍辉曾任第一野战军参谋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回乡当农民的甘祖昌
1957年,由于战争受伤留下的脑震荡后遗症,时任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的甘祖昌少将谢绝了组织上让他到上海、青岛等地去治疗和疗养的安排,向组织提出了回老家江西省莲花县农村参加劳动的申请。经批准,甘祖昌带着全家人回到故乡,开始了他从将军到农民不平凡的后半生历程。甘祖昌回乡后,一直过着节俭简朴的生活。他给自己立下规定:不吃超过一元钱一斤的食物,不穿超过一元钱一尺布的衣服。他养猪种菜,连抽的烟也是自己种的,却把70%的工资收入捐给了家乡的建设事业。上级在生活上要按有关规定照顾他,他一一拒绝;省民政厅要给他在县城盖房,他坚决不答应;新疆军区和江西省政协先后两次要给他配小车,他坚持不要。1986年3月28日,甘祖昌因病在莲花逝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交代家人的话是:“领了工资,先交党费,留下生活费,其余的全部买农药、化肥支援农业……”
甘祖昌,1905年生,江西省莲花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长征。在战争年代,曾三次负重伤。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主动考虑革命需要的朱瑞
1945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让朱瑞担任八路军副参谋长。朱瑞闻讯后,去找毛泽东,说自己在苏联学习过炮兵,可为炮兵建设做些工作,起一点桥梁作用,副参谋长一职,请中央考虑合适的人选。他还从当时军队的实际情况出发,向毛泽东汇报了建设人民炮兵的初步设想。毛泽东对朱瑞这种不计较个人名利地位,主动考虑革命需要,以及在炮兵建设上的战略眼光十分赞赏,鼓励他“放手做,做一个桥头堡”。不久,中央任命朱瑞为延安炮兵学校代理校长。在条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朱瑞带领全校师生坚持教学训练,迅速培养了一批炮兵骨干。
朱瑞,1905年生,江苏宿迁人。1925年起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和克拉辛炮兵学院学习。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回国。曾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参谋长兼秘书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第三军和第五军团政委等职。参加了长征。后任八路军第一纵队政委、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延安炮兵学校校长、东北民主联军炮兵纵队司令员等职。1948年在辽沈战役攻克义县的战斗中牺牲。
上书辞职的徐特立
1956年,徐特立年近八十。他感到自己记忆力衰退,身体不支,便向中央打报告,要求辞去中宣部副部长的职务,让年轻的同志上来工作。他在报告中强调说,若不这样,我是很不安的。此后,徐特立就不参加中宣部的领导工作了。
其实,早在中央苏区时,徐特立就曾让贤过,那时他是教育部长。瞿秋白从上海来到瑞金后,徐特立首先提出:秋白年轻有为,应该让秋白任部长,自己任副部长。中央同意了他的意见。他俩互相尊重,互相支持,配合得很好。徐特立是著名的“延安五老”之一,新中国成立前后,曾任中宣部副部长等职。是中共第七、八届中央委员。1968年11月28日,91岁的徐特立因病去世。(《党史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