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法:2010日子好过

来源 :投资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qat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经济比较好的是会继续向上走,不会有二次探底的可能,GDP增长大概是8.7%,而且不会形成特别明显的通胀。但是,长远看,中国经济增长结构制约依然明显。银河证券研究所总监、宏观分析师张新法对《投资者报》预计称。
  
  中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
  
  他表示,对2009年经济走势的判断,首先是基于自己研发出来的基本框架,在这个框架体系之内,定热点,围绕中央政策保增长、保民生,重点做分析。确定下来,再回到基本框架中进行推理、预测、计算。当一系列判断完成之后,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短期将是V形反转,不会二次探底。
  今年的GDP预测大概有9.5%,中国经济增长还是会延续非常好的态势。通胀今年不会马上显现,全年CPI大概在2%~3%之间。
  从另一方面来解读,中国经济的增长就像一个高速列车一样,这么大的经济体一定有惯性存在,而政策面现在还没有猛踩刹车,投资者的信心恢复甚至增长也比较好,所以中国经济基本面暂时没有大问题。
  
  中国股市属于“过敏体质”
  
  但对于最近股市的动荡,主要是心理预期改变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月份信贷停掉,虽然央行执行货币工具的力度没有非常强,但是对股市的影响却是立竿见影。
  对于股市下降的影响不光是这些变化。如果把中国股市比作一个人,那这个人绝对属于过敏体质,即除了宏观政策,还有很多因素都会给他造成影响,包括市场传闻,像国际板、融资融券等等,尤其是市场要上台阶的时候就有很大变化。
  当然,股市活跃还是需要预期反应,如果没有预期改变,股市就会很平静,没有波动,市场还是需要适当活跃,但要把握好这个度。
  近期来看,“两会”之前的市场都不乐观。事实上,每年的“两会”时市场都很敏感,开会之前涨,开会第二、三天就开始跌了,政府报告只要有一个声音对股市不好,大家就都会把它沦为偏空因素,炒作。可以肯定,高房价一定会被口诛笔伐,其他像资源税、环境税、个人所得税等,影响预期的、看不清的、偏空的因素太多,市场并不乐观。
  
  今年好过明年难说
  
  2010年中国经济将继续向好,而且不会形成明显的通胀,这种经济格局相对乐观。但是,长远看中国经济增长依然有很多不确定性。
  首先,我们的经济增长还是政策拉动,经济自主自发的增长的驱动力还没有形成,不能回到上一阶段前的水平。另一个就是外需,虽然说现在是在谷底,但也不一定表示很快就会反弹。
  第二个制约因素就是消费。虽然很多数字表明消费对GDP的贡献在加大,但实际上,消费的增长也是政府打了强心剂,农村消费好,城镇居民一季度、二季度买房多是因为政府有优惠,但刚性需求爆发完后,后继消费乏力。同时,看居民收入构成,扣掉物价增长,城镇居民增长10%,农村的略低一点,但是收入增长构成里面的转移性收入,即政府补贴达到一半左右,这种政策的补贴也是不可持续的。而且,老百姓的收入预期也赶不上商品价格的上涨。消费并非看起来那么完美。
  另外,2011年影响中国经济的变量颇多,房地产、股市、海外经济,都是影响很大的问题。4万亿的投资计划做完,2011年怎么办?届时,美国经济尚未走出泥潭,日本、欧盟依然疲软,出口回不到2007年的水平,这又该怎么办?
  所以,中国经济根本上还是需要“调结构”,但目前的难点是短期经济增长和长期经济健康要有一个平衡点,如果经济预期向好,政策就会偏重调结构,这也是不可跨越的阶段。
其他文献
刚刚步入2月,一场主权债务危机的阴霾就开始席卷欧洲上空。从希腊到西班牙,再到葡萄牙,一场主权债务危机正在欧元区不断扩散,在影响着全球市场投资者的信心,也拖累着全球重要指数的不断下跌。  尤其令外界感到担忧的是,这场起源与欧元区边缘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有可能逐步扩散,并进一步侵蚀到欧元区核心成员,进而影响到整个货币联盟的稳定。  与此同时,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特里谢等欧盟官员一再强调,希腊债务不会威胁到
期刊
临近春节,周末的中国建设银行一改往日清净,一张排号单上竟然写着“143位在等候”的字样。尽管如此,在房地产投资公司担任高管的张先生仍耐心等候,因为他急于兑换一大笔瑞士法郎,好带着太太和女儿前往瑞士一个小镇度过10天的假期。  他和家人已经足足准备了一个多月,从签证到联系当地住处,再到打点一切,一个多月的时间已经算得上是高效,张先生说,“记得去年提前三个月就开始准备,今年再去已经算是小有经验。”  
期刊
没有比这个时代更需要宏观分析师了。最近两年宏观经济运行的失序,早已打乱了经济学家们的旧有分析框架。面对这一变局,投资者发现,宏观经济是如此重要,要看清楚宏观趋势比登天还难。  正因为如此,投资者对宏观经济及相关政策的关注度更是前所未有,尤其是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这一年,遭遇全球金融危机的中国经济,陷入了十几年来最困难最复杂的局面。在我们看来,这种复杂的经济局势也正是造就宏观分析师的黄金时代。 
期刊
“尽管中国经济在2010年走向繁荣乃至过热难以避免,但政府采取类似2004年那样极端的调控手段仍是小概率事件,最大的可能还是从总量上收紧信贷,而非采取极端紧缩措施。明年下半年经济波动会加大,但总体趋势仍然向上。预计2010年GDP增长10.6%,CPI3.0%,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3%。”招商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薛华这样认为。    政策调整对经济有利    事实上,各种微妙的变化显示,中国经济已进入
期刊
转眼间,已在投资者报社度过了第二个春节,报纸创刊至今,出版了92期。创刊之前,我们反复斟酌,将“值得相信”标示在我们的报头,把它当作我们对读者的承诺,当作读者检验我们工作的标尺。  近两年的时间里,我们在不断的探索和改进,从判断宏观经济走势到发现资本市场规律,从探究公司估值到解读基金价值,我们讨论各种关于投资的态度、理念、模式和价值观,思辨那些影响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大问题”。  直到最近,我们
期刊
2月9日,当确认自己在交通银行申请的按揭住房贷款已经发放,并且贷款利率是基准利率7折的时候,王小姐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去年11月,王小姐终于看中了一套总价150万的二手房,首付三成。12月中旬她开始申请住房按揭贷款,经过20个工作日的审核,已经获批可以按总价的7成105万元贷款。  可是1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到处传言多家银行停止放贷的消息,她担心再拖下去,交通银行也会提高贷款的利率,而且如果贷款
期刊
可能很多人还依稀记得,2007年光大证券研究部门集体转投安信证券,人才大量流失。此时,潘向东临危受命,担负起重新组建宏观研究团体的重任。两年来,他也不负众望,现已是光大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  2月4日,当《投资者报》记者请教其宏观预测的秘诀时,他笑称:这种判断主要基于三个方面:其一,建立在对数据的分析基础上;其二,对经济逻辑数据的修正;其三,对经济体制理解促使对数据不断的修正。  他同时告诉
期刊
2010-2-15与一年前相比,2009年中国各项经济指标明显复苏。2010年,预计经济增长10%,通胀上升至3%仍属温和。人民币3、4月份可能开始升值,全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3%~5%。中金公司宏观经济分析师邢自强向记者阐述着对今年经济形势的判断,“目前的政策印证了我们对货币政策次序的判断,但从时间看略早于我们预期。因此,今年整个调控政策链将略有提前。”    消费将是最主要亮点    2010年
期刊
在券商机构做宏观研究不到3年的时间,就入选了《投资者报》评选的“2009宏观分析新势力”,多少算是个奇迹。创造这个“奇迹”的,就是中信证券宏观分析师孙稳存。  奇迹,有时候就是偶然,但偶然之中往往蕴含着必然。2007年从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毕业后,孙稳存就一头扎进了证券公司做宏观研究,国民经济学专业的博士搞宏观研究,可以说是再对口不过了。先是在国海证券,2008年4月被中信证券招致麾下。    3月份
期刊
“2009年我们之所以对中国经济指标预测比较准,跟平常的调研工作密不可分。”2月3日下午,国信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周炳林在接受《投资者报》采访时如此表示。  周炳林告诉《投资者报》记者,他们对宏观经济的分析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我们作预测时,紧跟行业面进行,也非常重视出去调研,基本上是从中观出发来分析研究宏观经济的。”    出口复苏将主导中国经济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中,今年周炳林比较看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