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控技术的发展使数控编程和加工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原有的数控技术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要求,需要在充分对企业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构建新的数控课程体系。
【关键词】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
数控技术的发展使数控编程和加工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原有的数控技术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要求,需要在充分对企业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构建新的数控课程体系。
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都不相同,现有的课程体系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新的教学理念的应用,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所以不能拘泥于就有的课程体系,必须在充分的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现有学校的实际情况,指定切合实际并适应市场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然后根据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数控课程的新体系。
一、数控现有的课程体系
(一)数控的教学特点
1.两高。(1)专业实践性要求高。数控技术教学分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是基础,可以很快掌握,但是水平要想得到很快的提高,必须要在实践中多练习、多总结、多归纳,井不是一天挖出来的,只有经过长期的磨炼,才能在工艺上融会贯通、游刃有余。(2)对教师能力要求高。数控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技术,教师不光要懂教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不然就只能纸上谈兵,知识点得不到展开,学生学习的也很浅薄。所以现在要求教师要是“双师型”的教师。
2.两广。(1)CAD/CAM技术应用越来越广。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自动编程软件应用越来越广,自动编程软件通过实体模型的建立、工艺参数的设定、后置处理的完成来自动编写程序,很多非常复杂的曲面零件,手工编程无法完成,而自动编程可以成功编写。常用的软件有:UG,pro/e,mastercam等。(2)专业技术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数控技术不但包含数控编程和加工,还包含数控维修等,数控加工的对象不光有常见的汽车、飞机等机械方面的零件,还包含塑料等非金属零件,数控技术的特种加工技术如电火花打孔,线切割等也在越来越多的领域等到了应用,可以说在工业领域,一个国家数控技术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标志,数控技术的发展有利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二)现有的课程体系特点
1.课程体系的设置以理论教学为主线,重点不突出,不能体现出能力为本位。现有的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在原有的条件下设置的,当时数控设备少,设备性能差,而且老师的实践能力差,所以尽量多开设理论方面的教学,而减少实践的课时,这也可以用较少的经济成本完成课程的教学。
2.教学方法有待改进,教学效率有待提高。现有的教学中理论和实践分离,理论学完后才集中进行实践,这时候学生已经把理论忘记的差不多了,所以实践的时候很多理论还要重复,实践的效果就很差了。教学用的教材也很落后,所以各方面都有待提高。
二、企业对数控专业的人才需求
数控企业并不是要求只会简单的操作,而是要求员工能不但会操作还可以编程,具有相当的职业素养和一定的技术水准的员工,从各企业调研的报告可以知道对人才有以下的需求:
(一)职业素养的要求
有吃苦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能力,严格遵守厂规厂纪。
(二)能力要求
能熟练的操作机床,可以根据图纸要求,编制典型零件的工艺和程序,能正确选择数控加工的相关要素,有质量意识、成本意识、检测的技能。对技能水平要求有中级工的职业资格证。
(三)知识要求
熟悉常用的数控系统的程序指令和格式,熟悉典型零件的工艺,有一定的刀具、夹具及量具知识。
三、构建数控专业课程体系的方案
(一)数控专业课程改革的方针
培养目标:通过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准和职业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
办学方向: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人才需求为依据,制定合理实用的专业方向。
课程内容:以现有的数控设备为基础,同时吸收新的数控新技术,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合理增加CAD/CAM技术的课时比重,使学生能学到实用的新技术。
教学形式:在教学中,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体验,科学合理的组织教学。
以项目和任务为载体,能力为本位,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二)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对数控岗位人才的要求,制定本专业的人才培養规格,使培养的人才具有一定得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1.培养目标:具有较高的职业能力,同时具有一定得职业道德素养的数控技能人才,符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2.人才培养规格: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数控专门人才,能熟练运用数控技术,进行编程加工,取得本专业的终极置业资格证书,同时可以熟练使用计算机,具有一定的质量和成本意识。
(三)专业能力
1.专业基本能力。一方面,要熟悉机械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可以独立阅读图纸,能看懂制图方面的要求、公差和测量方面的要求,以及图纸上的其他要求,可以运用计算机进行电脑制图和自动编程,另一方面,也要具有一定的机床操作和维护能力,对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有一定的了解,可以独立进行数控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操作。
2.专业核心能力。熟练掌握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的编程和操作技能,同时能运用自动编程软件进行编程,具有一定的数控加工工艺水平,可以编制典型的数控零件的工艺,同时有一定的成本意识和质量意识,熟悉数控加工的生产和质量方面的管理流程。
四、专业课程设置
根据企业对数控技术岗位的要求,设置专门的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增加数控实践的课时比重,体现数控技术专业的实践为主的特点,同时以实用为准,设置专业理论方面的课程,确保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控技术实践环节,结合职业资格考试,有机的进行专业技能的强化训练。
五、结束语
现有的教学有自身的优势,也有自身的不足,如何才能适应当前的需求,只能通过调研企业和行业的需求,根据市场的要求,针对性和前瞻性的构建新的数控专业的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的优势,并结合校企合作的模式,努力使学生学到实用的技术,与企业零差距,能得到企业领导的认可,较快的胜任企业的工作。在新的环境中,有了学校学到的统统而扎实的基本功,做一名优秀的数控技能人才。为企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健.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技能大赛导向.电子世界.
[2]闪双凤.如何提高数控教学的课程教学质量.创新教育.
【关键词】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
数控技术的发展使数控编程和加工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原有的数控技术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要求,需要在充分对企业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构建新的数控课程体系。
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都不相同,现有的课程体系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新的教学理念的应用,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所以不能拘泥于就有的课程体系,必须在充分的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现有学校的实际情况,指定切合实际并适应市场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然后根据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数控课程的新体系。
一、数控现有的课程体系
(一)数控的教学特点
1.两高。(1)专业实践性要求高。数控技术教学分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是基础,可以很快掌握,但是水平要想得到很快的提高,必须要在实践中多练习、多总结、多归纳,井不是一天挖出来的,只有经过长期的磨炼,才能在工艺上融会贯通、游刃有余。(2)对教师能力要求高。数控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技术,教师不光要懂教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不然就只能纸上谈兵,知识点得不到展开,学生学习的也很浅薄。所以现在要求教师要是“双师型”的教师。
2.两广。(1)CAD/CAM技术应用越来越广。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自动编程软件应用越来越广,自动编程软件通过实体模型的建立、工艺参数的设定、后置处理的完成来自动编写程序,很多非常复杂的曲面零件,手工编程无法完成,而自动编程可以成功编写。常用的软件有:UG,pro/e,mastercam等。(2)专业技术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数控技术不但包含数控编程和加工,还包含数控维修等,数控加工的对象不光有常见的汽车、飞机等机械方面的零件,还包含塑料等非金属零件,数控技术的特种加工技术如电火花打孔,线切割等也在越来越多的领域等到了应用,可以说在工业领域,一个国家数控技术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标志,数控技术的发展有利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二)现有的课程体系特点
1.课程体系的设置以理论教学为主线,重点不突出,不能体现出能力为本位。现有的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在原有的条件下设置的,当时数控设备少,设备性能差,而且老师的实践能力差,所以尽量多开设理论方面的教学,而减少实践的课时,这也可以用较少的经济成本完成课程的教学。
2.教学方法有待改进,教学效率有待提高。现有的教学中理论和实践分离,理论学完后才集中进行实践,这时候学生已经把理论忘记的差不多了,所以实践的时候很多理论还要重复,实践的效果就很差了。教学用的教材也很落后,所以各方面都有待提高。
二、企业对数控专业的人才需求
数控企业并不是要求只会简单的操作,而是要求员工能不但会操作还可以编程,具有相当的职业素养和一定的技术水准的员工,从各企业调研的报告可以知道对人才有以下的需求:
(一)职业素养的要求
有吃苦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能力,严格遵守厂规厂纪。
(二)能力要求
能熟练的操作机床,可以根据图纸要求,编制典型零件的工艺和程序,能正确选择数控加工的相关要素,有质量意识、成本意识、检测的技能。对技能水平要求有中级工的职业资格证。
(三)知识要求
熟悉常用的数控系统的程序指令和格式,熟悉典型零件的工艺,有一定的刀具、夹具及量具知识。
三、构建数控专业课程体系的方案
(一)数控专业课程改革的方针
培养目标:通过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准和职业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
办学方向: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人才需求为依据,制定合理实用的专业方向。
课程内容:以现有的数控设备为基础,同时吸收新的数控新技术,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合理增加CAD/CAM技术的课时比重,使学生能学到实用的新技术。
教学形式:在教学中,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体验,科学合理的组织教学。
以项目和任务为载体,能力为本位,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二)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对数控岗位人才的要求,制定本专业的人才培養规格,使培养的人才具有一定得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1.培养目标:具有较高的职业能力,同时具有一定得职业道德素养的数控技能人才,符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2.人才培养规格: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数控专门人才,能熟练运用数控技术,进行编程加工,取得本专业的终极置业资格证书,同时可以熟练使用计算机,具有一定的质量和成本意识。
(三)专业能力
1.专业基本能力。一方面,要熟悉机械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可以独立阅读图纸,能看懂制图方面的要求、公差和测量方面的要求,以及图纸上的其他要求,可以运用计算机进行电脑制图和自动编程,另一方面,也要具有一定的机床操作和维护能力,对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有一定的了解,可以独立进行数控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操作。
2.专业核心能力。熟练掌握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的编程和操作技能,同时能运用自动编程软件进行编程,具有一定的数控加工工艺水平,可以编制典型的数控零件的工艺,同时有一定的成本意识和质量意识,熟悉数控加工的生产和质量方面的管理流程。
四、专业课程设置
根据企业对数控技术岗位的要求,设置专门的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增加数控实践的课时比重,体现数控技术专业的实践为主的特点,同时以实用为准,设置专业理论方面的课程,确保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控技术实践环节,结合职业资格考试,有机的进行专业技能的强化训练。
五、结束语
现有的教学有自身的优势,也有自身的不足,如何才能适应当前的需求,只能通过调研企业和行业的需求,根据市场的要求,针对性和前瞻性的构建新的数控专业的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的优势,并结合校企合作的模式,努力使学生学到实用的技术,与企业零差距,能得到企业领导的认可,较快的胜任企业的工作。在新的环境中,有了学校学到的统统而扎实的基本功,做一名优秀的数控技能人才。为企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健.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技能大赛导向.电子世界.
[2]闪双凤.如何提高数控教学的课程教学质量.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