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摩尔”这座大山

来源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hjis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目的:“物质的量”是横亘在学生面前的一座大山,不选考化学,会面临很多专业报考受限的窘境,创新思路,拿下摩尔这座山头。方法:化学计算解决一个定量问题,如果和系数开比例,计算会简单些。规定“12克碳-12含有的碳原子数为一堆。”一堆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微粒。这是个常数,我们称之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用NA表示。标准堆,“12克碳-12为一堆”,一堆任何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数值都等于它的化学式的式量。
  结果:通过多年探索所教学生选化学比例保持在60%以上,会考合格率超97.6%
  结论:质量的单位是克,物质的量的单位是堆。题目给了克数,我们只要换成堆数,就可与系数开比例了。要点:除着进去、乘着出来。
  关键词:和系数开比例;系数比代表堆数比;克数换成堆数
  高一化学学习中,“物质的量”是横亘在学生面前的一座大山,很多同学因为学习不得法,望而却步,对化学学习兴趣了然,从而将精力转向其他学科,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即使会考化学不及格,也不影响参加高考,但是面临很多专业报考受限的窘境。
  在新高考、新课本的形势下,创新思路,拿下摩尔这座山头,使学生学习一路坦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今后的发展,为建设祖国,报效社会,成为屠呦呦、钟南山那样的偶像,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鲁科版高一新课本为例,集中阐述一点思路和做法,供大家参考。
  首先,用视频进行情景再现,取一小块钠,质量为4.6克,放入事先在烧杯里滴入几滴酚酞的水中,观察现象,同学们很容易通过观察和回忆,答出,浮、熔、游、响、红。这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为钠和水,生成物分别为氢氧化钠和氢气。提问,我们能否根据发热病人的体温高低,随意改变服用药物的剂量呢?显然是不行的。这就需要一个定量问题,我们只知道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弄清他们的数量关系,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即可。
  2Na + 2H2O = 2NaOH+ H2↑
  2*23 2*18 2*40 2
  用质量比开比例进行化学计算,对高一学生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我们发现计算时的数字有点大,过二十甚至过百,都很正常。大家对二十以内的加减乘除特别熟悉。有没有可以把数字变得较小,计算更加轻松的办法呢。答案是有的。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一般较小,如果和系数开比例,计算会简单些。我们知道,化学方程式中系数代表微粒的个数比,而微粒个数显然直接联系现实中的化学反应。那么,科学家就引入了一个新的物理量,称为物质的量,符号:n,用来表示物质量的多少,它的单位是“堆”用符号mol表示。一堆一堆的来表示物质的量的多少。像极了自行车可以作为代步工具,会使我们上学行路方便了许多。摩尔(mol)作为一个单位就是来解决化学计算太繁杂的。一堆有大有小,含义不固定不行。科学家制定了“堆”的标准,使得一堆有了科学的含义。规定“12克碳-12含有的碳原子数为一堆。”我们用N来表示微粒个数。那么每一堆物质都含有相同的微粒个数,是多少个呢,这不用我们去查,科学家早查好了,大约6.02*1023个。换句话说,一堆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微粒。这是个常数,我们称之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用NA表示,记作6.02*1023mol-1。他是有单位的。不过我们在考试中一般都假设阿伏伽德罗的数值为NA,好的,我们先做一下练习,一堆有6.02*1023个,半堆呢,10堆呢。呵呵,同学们答得很准确。我们一般说0.5NA,10NA,下面我们再来看,下面的化学方程式:系数比与微粒个数比
  不难推出系数比还可代表堆数比,即物质的量之比。如果知道了反应体系中某物质的堆数,即可利用系数比开比例进行计算了。可是没有一种衡器像天平,可以称量物质的质量来量取物质的量。怎么办呢,我们再来看,标准堆,“12克碳-12为一堆”。一堆碳是12克,一堆其他物質呢,简而化之,一堆任何物质的质量一克为单位,都等于它的化学式的式量,比如,一堆钠的质量为23克,一堆水的质量是18克。我们称为摩尔质量,用M表示,与式量的区别在于它有单位是g.mol-1不过无所谓,化学计算中间过程,可以不用写单位。只要知道,质量的单位是克,物质的量的单位是堆。题目给了克数,我们只要换成堆数,就可与系数开比例了。我们在实验中投入的是4.6克钠,现在先换堆数,我称作除一下,简称除着进去。4.6/23得到4.6克钠为0.2堆,不难算出参加反应的水也是0.2堆,生成的氢氧化钠也是0.2堆,氢气为0.1堆。若问生成的物质质量,再乘一下,或者说乘着出来,氢氧化钠的质量是0.2*40=8(克)。计算要点就是除着进去、乘着出来。登山的到了这一步,难度就已克服了一半。接下来做练习。分别计算下列物质的物质的量(将克数换算成堆数、除以下)1、5.4克和H2O。2、19.6克H2SO4。3、4克NaOH。4、11克CO2 5、10克CaCO3。6、11.7克NaCl。7、11.2克Fe。注意公式n=m/M.再分别计算0.2堆(mol)下列物质的质量(将堆数换算成克数、乘以下)1、H2O 2、H2SO4 3、NaOH。4、CO2 5、CaCO3 6、 NaCl 7、Fe。公式是m=n*M
  结论与思考
  物质的量作为新授课,要以解决化学计算系数比的升级2.0版为重点,不要过多纠缠阿伏伽德罗常数,和摩尔的叫法。让学生尽可能直观的了解,个数与堆数,质量和堆数的相互转换,就像步行改为骑自行车。摔跟头是不可避免的,不能学周仓扛着马撵关老爷。不会骑,就扛自行车上学,成为一种负担。摩尔也无非像理发店里剃头的王翠芬阿姨,改成了洗剪吹的托尼老师。咱也觉得人家叫王浩然比王建国洋气,李梓萱比李雪琴显得有文化。你要觉得接地气,咱先用堆代替摩尔顶一会。啥时候,和国际接轨了,再高大上的叫摩尔,或摩。
  参考文献:
  [1]王磊陈光巨[M]普通高中化学教科书必修第一册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7月21-22.
  作者简介:
  赵广河,男,生于1965年12月,1985年7月毕业于济南师专化学系,高级教师。1985年72011年获济南市长清区化学优质课一等奖。
其他文献
摘要: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其先后所提出的生命教育思想与创造教育思想对于我国教育领域形成了极大借鉴。以创造教育思想为例,陶行知先生倡导教师要以创造为核心,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创造能力,而这与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之间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教师要有意识践行陶行知所提出的创造教育思想,通过激发幼儿质疑能力、表现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等方式,增强幼儿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使之可以成为新时代的优秀接班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的改新和创新,教师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在标准就是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生活化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平时学习和生活将高中地理课程有效在融入到课堂在教学当中,因为生活肯知识是密切相关在。高中地理知识能否学好主要是学生平时学习在学习态度和知识积累有关。教师要根据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学习进度以及学习能力制定出合理的学习方案,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地理知识点进行探索和研究相关知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要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在构建实践过程当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往往忽视的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趣味性教学方法的使用,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课堂当中的趣味性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和学习兴趣,从而以此来实现课堂的有效构建。因此,这就启示小学语文教师在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当中,更应该尝试借助趣味教学法的运用,来完成高效课堂轻松构建的教学目标。而且在趣味课堂的帮助之下,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不同场景中的应用策略,并列举出了一些可以辅助教学的工具。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初中英语;词汇教学  1.前言  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越来越意识到词汇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努力提高词汇教学效率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脱离语境。而语境又恰好在词汇教学中居于重要地位,因此以强调教学情境为显著特点的情境教学法近年来成为教学
期刊
摘要:在培养和发展初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过程中,生物与物理、化学一样,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科。开展生物教学的师生双边活动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恰当高效发挥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将会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和自主“学”的主体作用,从而提升初中生物科的教学质量。刚刚上岗的青年教师往往教学经验不足,为此,重点对初中生物青年教师进行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从初中生物青年教师面对的困难入手,为初
期刊
摘要: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紧跟时代发展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全方位推动素质教育,翻转课堂是新社会环境下的一种素质教育途径,具备创新性强、课堂互动质量好、实用性出色等优势,可以满足小学数学学科教学需要。小学数学教师需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翻转课堂的理念,营造稳定、活泼、有序的课堂氛围,全面挖掘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逐步提升教学质量。本文以翻转课堂的概念论述为基础,探讨翻转课堂如何有效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中,
期刊
摘要:近年来,幼儿教育质量受到了越来越高的关注,其中数学教学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引导幼儿进行数学方面的学习,主要目标是开发他们的智力,锻炼和提高思维能力,这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幼儿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征,可以通过创设有效情境的教学方式,幼儿融入到相应情境之后,就会逐渐降低畏难情绪,更加快樂高效的学习数学。具体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游戏化情境,激发幼儿数学兴
期刊
摘要:老话说“艺术源自于生活”,每一位艺术家都具有不同的艺术特点,他们不同的特点大多都源自于他们的生活的不同环境,但也会受到外界因素带来的改变。每位画家好似中国古代的诗人一般,对于家乡的景色和情感有着深深的眷恋,从而导致了他们的作品的元素、情感都与他们的家乡相匹配。本篇文章主要就画家所在地区环境对于画家的创作情感的产生,论环境影响对于画家创作的价值体现。  关键词:区域性;影响;东北油画  我们现
期刊
摘要:作为十九世纪俄罗斯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柴科夫斯基先生在其作品的创作中将俄罗斯当代民间音乐和“西方”音乐完美结合,并且使用东西方相融的方法打造出独特鲜明的艺术特征。本文将通过对《六月——船歌》曲式结构、和声等方面的剖析论证,让人们更加深入的了解音乐天赋,进一步学习到他的和声艺术手法和创作技巧。  关键词:柴科夫斯基;船歌;和声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十九世纪俄罗斯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
期刊
摘要:演奏钢琴的各种机能技巧是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方法手段,也是演奏者能够运用琴声触发人们内心情感的前提与基础。笔者通过对触键方式及演奏情感表达的论述,进一步探讨触键方式与思想情感的内在联系及运用。  关键词:触键方式;思想;情感;音色  著名钢琴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赵晓生说过:“钢琴家与钢琴匠的区别在于钢琴家不但有出众的技能,而且有丰满的灵性。它传达的是音乐的内涵与底蕴,而不仅仅是音符。”所以,能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