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交通经济效益评价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4321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通运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据着先导性和战略性地位,为科学认识交通运输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可从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近年来的交通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交通经济效益在2015—2018年之间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且规模经济因素对效益分值的影响度最高.
其他文献
乡村数字治理能力是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乡村普遍存在数字资源禀赋先天不足、数字建设历史欠账、数字服务需求表达失语以及数字基础设施和应用条件相对匮乏等问题.乡村数字治理能力的提升有五个维度,即文化维度上提升乡村数字意识与素养、经济维度上加大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及数字技术投入、社会维度上实现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整体协作机制、政策维度上建立健全乡村数字治理的政策体系、生态维度上打造乡村数字治理的生态系统.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债权让与时,不动产抵押权作为一项从权利与债权一并转让.但长期以来,我国法律中关于债权让与时有关不动产抵押权转移的认定规则不完善,导致理论界与实务界在此问题上未达成一致.2021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七条做出明确规定,使该争议尘埃落定.债权让与时,不动产抵押权的转移不以登记为生效要件,能够避免“登记生效”所产生的弊端,在多方面具有可行性,转移登记的办理以宣示意义为主.
全国包括中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效促进了产业结构合理化,但不利于其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西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既有效促进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同时也对产业结构高级化起到正向影响;东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作用明显,但抑制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因此我国应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促进东部现代产业结构升级,建全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体系;支持中部承接产业转移,提升生活性服务业竞争力;鼓励西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