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之我见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xiancai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重心是加强各民族同学间的情感,增进孩子们之间的友谊,让民族之花绽放于我们的校园。引领学生体验前辈的劳动成果,促发弘扬民族文化的热情,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 增进民族情感
  一、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随着农村小康步伐的加快,农村教育事业,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校园文化日渐显示出它应有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像我校这样汉维哈三种语言授课的学校更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所谓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常规课程教学以外,以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为中心内容,由广大师生直接地、直觉地乃至自发地从事精神文化生活。校园文化可以满足学生兴趣、爱好或提供正当表现个人才华(文化、艺术、体育等)机会,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每一个生活在校园之中的学生,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着构建和发展校园文化的活动,同时又直接或间接地接受着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塑造。
  我校是霍城县唯一一所运用汉语,维语,哈语三种语言授课的学校。基于这样的基础,我校力争彰显本校特色,通过党团少先队班主任等各部门工作的有效开展,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学校常规工作之中。如我校全体师生在上级领导的部署下积极学习自治区关于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我校渗透下发专门的指导意见,领会文件中坚持宗教与教育相分离的原则,稳妥扎实的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强化我校广大师生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的意识和自觉性,更好的提高广大师生的道德素养。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及时向学生传达文件精神,通过各部门协调进行师生集中学习,撰写心得体会,召开主题班会,组织板报绘画比赛,演讲诗歌竞赛,参与上级征文竞选等不同形式加强各族学生的民族团结思想教育工作,真正将师生思想政治工作落到了实处。
  然而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初中生都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长能力的重要阶段,处在能否塑造健康向上人格的关键时刻,处在能否成为综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时期。学校在常规课堂教学以外,能否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直接或间接地提高自己的思想认知显得是何等的重要和必要。尤其是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学校的学生正面临着各种变化环境中复杂思想的侵蚀,如目前国际恐怖组织正打着宗教的旗帜向我们学生渗透“瓦哈比”思想,其目的就是与我们争夺生源,妄想从下一代的身上达到分裂祖国的目的。所以说我们教师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清晰地看到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创新精神,可以实现师生个人价值和团队价值的统一,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思想动态发展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明天,如何精心地,小心地,热心地培育祖国的未来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与使命。
  尽管我们如此努力,但是我们不得不正确的面对我校的现实:本地维哈学生在汉语班级学习的人数较多,这些学生在班级里仍旧处于语言劣势,而我们的汉语教师更多的在乎学生成绩的高低,对他们内心的需要关注度不够;学校开展的活动大部分要求汉语完成,少数民族学生缺少在公众面前展示本民族文化的机遇;青春期的学生身心都承受着剧烈的变化,他们对外界的感应敏感极端,如不同民族学生出现矛盾时,学生总有民族情绪参杂其中,这就考验教师能否俯下身子与学生交心,恰恰个别教师也容易激动,忽视孩子的感受;汉语部的教师双语水平不高,当少数学生理解有困难时也不能及时解答,无法真正达到语言的融合等等,这些现状都需要我们师生正确面对。而校园文化建设,是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的载体。在学校德育中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它是课本教育、课堂教学效果的滲透和延续。我校根据自治区“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我校园渗透”的有关会议及文件精神把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我校园渗透工作纳入学校思政工作的重点日程安排。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长期运用的相关实施方案,相关领导及责任人监督所有活动的实施与效用。
  二、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与途径
  现在的农村学生,家庭生活条件已有较大的改善,他们的幻想和爱好兴趣,已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如果教育工作者把他们完全禁锢在课堂上、书堆里,将会使他们的天性和原本具有的某种创造火花遭到毁灭性的扼杀。校园文化适应青少年的年龄特征,能渲泄他们的厌烦情绪,抑制消极因素的产生,激发他们求知、求乐的欲望。学校要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展示的平台。例如:学校可成立校园乐队、文艺队、文学社、校园广播站、美术兴趣小组等校园文化组织。(尤其是维吾尔族与哈萨克族同学在文艺方面的天赋极好)这样一方面活跃了校园的气氛,塑造了良好的团队形象;另一方面,满足了学生兴趣发展的需要,方便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促进了校园良好气氛的整体与学生兴趣爱好个体有效的融合。
  学校团组织是学校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学校领导要相当重视学校团组织的建设,选拔多才多艺且有较高政治觉悟的青年教师担任团组织的领导职务,继续引导和鼓励团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设立校园办报,增加学校文化亮点;定期组织演讲比赛、辩论会、朗诵会、相声比赛、歌星角逐、摄影展览、书法展览和小发明、小制作展示;利用节假日举办文艺晚会、舞会;利用校园广播站设“时事点评”“校园新事”“开心一刻”“我把歌声献给你”等栏目,从而使广大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都能从中吸取营养,振奋精神,陶冶情操,激发学习热情。
  随着新课标的推进,教师必须彻底更新教学观念,必须变“学本”思想为“人本”教育。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寓教于美,更多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例如:初中语文课本中《孔乙己》《皇帝的新装》《变色龙》等课文,让学生编成课本剧并让学生去表演,他们将会感到无穷的乐趣。政治课本里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把它搬上舞台,让他们自己去演绎,将会受到更深刻的教益。有些物理实验让学生演成“小品”,化学实验变成“魔术”表演,具有趣味的英语课文让学生说成“相声”。这种课堂教学将会妙趣横生。学生在前俯后仰的大笑声中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吸收了知识的养料,陶冶了自身情操,增强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真正感到了学习的快乐。   农村学校覆盖广,分布散,具有不同的主客观条件因素,学校应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形成有特色的学风、教风乃至校风。例如:我校是全县唯一一所汉维哈三种语言授课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所以我们学校最首要的工作就是加强各民族同学间的情感,增进孩子们之间的友谊,让民族之花绽放于我们的校园。通过篮球赛,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引领学生感知今天幸福生活的不易,使学生明确和平安逸的背后更要警醒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及时宣传好人好事,树立榜样的作用,让各民族学生真正体验良好品德教育形象的魅力,做到有形可循;我们的教学实际同样也需要拥有“汉语强化听力室”以便提高双语学生的汉语水平;教师应多选择适合双语学生汉语水平实际能力的书报杂志,真正意义上强化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教师自主学习双语,争取做到与学生静心交流,平等相处;学校应打造“民族工作室”将各民族文化及艺术杰作展示于其间,如展示维哈汉及其他民族的书籍,伟人,服饰,饮食等等的民俗文化,引领学生体验前辈的劳动成果,激发弘扬民族文化的热情,提升师生的综合素养;总之,结合当前社会实际,转化传统思想,融入现代理念,厚积薄发,创造个性鲜明的校园文化,引领学生发挥各民族同学的长处,督导他们相互交流,互相指引,做到集体的荣誉大家争,同学的困难人人帮时,一个凝聚的集体,一个团结的民族就屹立于他人面前了。
  三、急需解决农村校园文化建设的难题
  1.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背景
  农村学校本来就是农村乡镇的文化中心,由于种种原因,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现在几乎为零。这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农村学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发展。农村学校教育实际还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与学校的具体运作距离较远。农村学校文化艺术人才严重缺乏。校园文化活动缺乏必要的经济和物质保障。加上社会对学校升学率要求较高,家长对孩子升学期望值过大,这都成为农村学校自身无法解决的难题。
  2.解决难题的几点浅见
  ⑴国家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
  目前,国家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农村学校及其教师的考评和考核依然是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依据。应试教育依然严重影响着广大农村的基础教育。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考试及其评估制度,农村学校就无法真正推行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也就是表演作秀。
  ⑵加强农村学校教师合理调配
  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一个正确方向。农村学校实施这一教育模式急需各类专业教师,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为农村教师作出更为合理的调配,并制订相关措施为这一合理调配提供政策保证。
  (作者单位:835207新疆伊宁市霍城县大西沟乡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语言是进行社会交际,参与社会活动的必备工具,主要有听、说、读和写等几方面,语文作为每个社会成员必须使用的工具,是人们在信息、思想、情感、感悟、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都离不开的表达用具。这些年来,信息传播得到了技术性的飞速发展,语文的交际功能亦越来越受到重视。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要学习、感悟语言,运用语言去建立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运用语言增加人们对审美情操的培养,弘扬我民族精神和人文感悟。语文负载了人类
期刊
无论做什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个人,只要他对某个活动、某种事物有了兴趣,他就会主动的、积极地去为之探索实践。假以时日,他就必定能在这一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任何一个在某个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人,莫不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对待任何事都一样,没有兴趣,就不会用心,不会投入,自然无法取得成就。有了兴趣,就会用心对待,并为之努力奋斗。写作也是这样的道理,我们要想让学生的写作达到一定的高度,我们就应该培养
期刊
某君是辅大哲学系毕业的,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一直失业在家。某日,一位大学同学绍他到木栅动物园打工,他很高兴的去了。原来动物园有只老虎临时生病送医,要他穿上虎皮暂代一下。他想反正也没人看得出是他,於是就答应了。穿上虎皮进了兽笼后,就很尽职的走来走去装老虎,没多久兽笼打开,竟然又进来一只老虎,他吓得一直往角落退,而那只老虎一直向他逼近……最后退到無路可退时,那只老虎说话了:“老兄,别怕!我是台大哲学系的
期刊
习作训练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这种创新性在作文教学中就是“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意思来,因而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意义重大、大有可为。  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求异思维培养学生作文的开拓创新能力  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作文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因为求异思维
期刊
说话先有准备,就不会词穷理屈;做事先有准备,就会减少很多困难和挫折;行事先有计划,就可避免大量的错误和后悔。这正如古人所云:“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豫,对于学生学习而言就是预习,预习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是阅读教学的起始阶段,是整个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用科学的、适合自己学法的自主获取知识,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是学生发展自主能力的重要途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改
期刊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或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而被留在老家的那些孩子。留守儿童的出现,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农民进城务工的最直接产物。由于远离父母,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孩子在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容易出现偏差,学习受到了影响。如何让留守儿童“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成了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更应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正视
期刊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价值标准,运用科学评价手段和方式,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诸多因素及其发展变化所进行的评价。它是一项不断发现、判断和提升课堂教学价值的活动,是完整的教学过程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作为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一直受到教育决策者、研究者和教师的关注。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新的课堂评价方式日趋丰富起来,能针对学生学习的具体状况全方位地做出评价
期刊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我们面对的孩子由于年龄尚小,接受认知能力不佳,知识面相对较窄,接受新事物的机会相对较少,存在一定的思维局限性,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其实,我们生活的地方风景优美,乡土气息浓厚,人们纯朴善良,美丽的大自然孕育了千姿百态的动植物。这既是作文教学的直观教具,又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可是面对美丽的大自然,很多孩子却无动于衷,
期刊
初中数学新课改更加贴近教学,更加贴近学生,更加贴近生活。它的人性化的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对初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既熟悉旧教材,又接触了新课改后的教材,对数学学科和新课改精神有些自己的认识,对以往数学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心知肚明,而新课程改革中确实注重到了这些问题的解决,是值得推崇的。笔者认为新课改至少有三大亮点值得关注。  一、“数学概
期刊
无论是应对考试的角度,还是从生活实践的角度看,写作都是一项很重要的活动。它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写作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对于写作,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什么叫写作?写作的目的是什么?一个人做任何一件事,如果目的不明确,要想把这件事做好,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明白什么叫写作,更要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写作。其次才是写作方法的问题。  “写”是“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