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感知能源互联网研究展望

来源 :电力系统自动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107359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物联网与能源网的深度融合,能源互联网与社会(人)、环境、经济和交通能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交互和共享.与此同时,物联网集成了边缘计算和云计算等计算架构模型、大数据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使得数据建模和分析更加智能、高效和可靠.因此,在物联网的背景下,讨论具有自感知能力的能源生态系统的条件已相对成熟.文中依托物联网,构建了自感知能源互联网.首先,依据心理学中自感知的概念,探讨了自感知能源互联网的基本内涵.其次,阐述了物联网在构建自感知能源互联网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重点从数据驱动角度,构建了自感知能源互联网的信息交互模型和信息处理模型.最后,总结了自感知能源互联网的关键问题,从不同角度给出了自感知能源互联网的主要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能量管理是电热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出力的波动性以及用户负荷的随机性使得能量优化管理问题充满挑战.针对此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计及
现有的电磁兼容分析预测软件功能单一,缺乏模型数据库的支持,因此实用性不强。本文中应用Oracle为代表的成熟数据库,描述了结合.NET平台高效开发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管理和预测分析软件。数据库将电磁兼容模型数据和地理信息数据统一在标准的数据管理环境中,提高了效率。同时利用.NET的高扩展性优势开发管理和预测分析系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会议
变流器并网运行时,因实现负序控制目标带来的变流器控制结构改变可能会存在恶化系统小干扰稳定性问题,该问题在弱电网背景下更加突出.首先介绍了不平衡电网下基于比例积分准
针对直流微网传统下垂控制中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输出功率分配精度和电压维持额定值间的矛盾,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电压环补偿的直流微网下垂控制方法.该方法
系统电磁兼容性预测不仅在方案阶段需要,在工程阶段仍然重要,是进行合理电磁兼容性设计,争取时间、减少费用的有效手段。系统电磁兼容性预测可以使用专业软件进行仿真计算、
会议
在军用电子设备的应用中,在同一种装备中会出现多种功能不同的电子分单元机箱,所以在抗住其它分设备的电磁干扰的同时,也要使本身的设备不能干扰其他设备,所以必须在印制电路
会议
运载火箭反推火箭、发动机、起爆器等含火工品在工作过程中,会在空间及线缆中产生瞬态电磁干扰,会威胁箭上设备的正常工作。国内外对火工品所产生的电磁发射特性有相关研究,
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技术通过从主表信息中恢复出用电侧单个用电设备的状态,可以准确地刻画用户用电画像,为用户侧精细化管理发挥重要作用.针对目前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负荷分解
针对光储式充电站运行成本高、电网侧负荷波动水平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参考点约束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Ⅲ,NSGA-Ⅲ)与模糊聚类
根据天线远场测试理论,结合应用实例,分析了微波暗室和斜天线测试场作为天线远场测试场的适应性。对从微波暗室和斜天线测试场得到的双脊喇叭天线远场方向图及相关数据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