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产业统筹规划扎实推进实训基地建设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l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四个课堂”同步建设的要求和农民能力本位建设的现实需求,农民培训的实践教学和实训显得尤为重要。从2014年初开始,浙江省农广校启动了系统建设实训基地的工作探索,下发了《关于加强农业教育培训中心(农广校)体系建设的意见》(浙农专发〔2014〕15号),要求以市为单位统筹,发挥所辖县的产业优势,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提出了五年内县级农广校实训基地覆盖率达100%的目标,将实训基地建设纳入农广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3年来,共建立了166个实训基地,覆盖全省十大主导产业、60多个县(市、区)。承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244期,培训学员14581人,培训效果良好,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的一致好评。
  一、立足产业,统筹规划,标准建设
  (一)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一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以座谈、研讨、实地察看等形式,对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建设数量、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并在调研基础上召开全省实训基地建设研讨会,为顺利开展实训基地建设打下基础。二是制定出台建设标准。在充分调研和讨论的基础上,省农广校出台了《浙江省农业教育培训中心省级实训基地认定办法(试行)》和《浙江省农业教育培训实训基地建设方案》,明确了建设目标、建设标准、认定程序和运行管理机制。三是统筹推进建设工作。实训基地建设紧紧围绕十大主导产业和中职教学专业设置,以地级市为统筹,充分发挥各县(市、区)的产业优势,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比如台州市依托各县(市、区)的优势产业建立西瓜、茶叶、柑橘、杨梅、西兰花等14个实训基地。
  (二)统一标准,规范建设
  省农广校对实训基地的主体、规模、教室、住宿、交通、技术人员等方面制定了统一标准。要求实训基地建设主体为依法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管理规范,在本地区、本行业有一定知名度,社会形象较好;产业特色明显,规模较大,生产技术领先,并且有满足学员学习、见习和实习的实验实训场所;有指导学员实训的专业技术人员5人以上;有容纳50人以上的多媒体教室等。
  (三)统一机制,规范运行
  一是分级认定。省级实训基地由申报单位提交书面申请报市级农广校初审,再报省农广校审核认定,省校统一挂牌。市、县两级实训基地由市、县农广校审核认定挂牌。二是各司其职。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实训基地主要负责教室、住宿、餐饮、实训等环节,为学员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县级农广校负责培训方案的制定;市级农广校负责业务咨询与指导;省级农广校负责定期督查和抽查,形成省、市、县农广校与实训基地四级网络管理机制。三是动态管理。经过认定的实训基地由认定单位下发文件,签订合作协议书,双方履行相关职责。有不符合条件的,解除合作协议并收回牌子。
  (四)争取支持,打造品牌
  2016年7月,省农业厅下发了《关于开展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浙农科发〔2016〕12号),提出结合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建设,并将实训基地列入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给予资金补助。同时,为了打响实训基地这一品牌,浙江省所有实训基地采用统一标识,建成一个挂牌一个。
  二、利用基地,创新模式,发挥作用
  实训基地建成运行后,以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为导向,以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探索了“专家引领 基地实践 伙伴互动 跟踪服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
  (一)专家引领
  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实训基地注重校企结合和专家师资队伍建设。如嘉善碧云花园实训基地与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嘉兴市欣禾职业教育集团等签订合作协议,在园林技术、园艺技术、商品花卉等专业共同开展“校企合作共育人才”战略合作,同时聘请相关院校的专家开展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教学,聘请土专家进行创业理念知识的现身说法。
  (二)基地实践
  充分发挥基地的产业优势,为学员提供参观考察和实训场所。以嘉善碧云花园基地为例,不仅为学员提供杜鹃花嫁接、扦插、修剪、催花、盆景造型等技能培训,还提供参观考察休闲观光农业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景。
  (三)伙伴互动
  以家庭农场(合作社)经营理念、互联网 农业、农产品营销、农业品牌化建设等为主题,每期培训安排学员交流互动,碰撞火花。培训后,学员之间相互走访,学习借鉴,共同提高。
  (四)跟踪服务
  农广校和实训基地有针对性地对培训学员进行跟踪回访,通过回访了解学员的培训效果、培训需求以及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优秀的经验做法等。
  三、对接产业,提升素质,初见成效
  目前,实训基地不仅用于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包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还开展省农办牵头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系统内的农技人员培训、省农业厅年轻干部培训等多种类多层次的培训。此外,还为浙江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的教研教学活动提供平台。实训基地已初见成效,引起广泛关注。
  (一)实现了培训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新型职业农民需要掌握产业生产特点,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知识,通晓农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机械、电子商务等知识。在实训基地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将围绕某一农业产业的生产周期,开展与生产、加工、经营等系列关键环节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比如,2015年在临海羊岩山庄举办的一期茶叶生产加工职业农民培训班,结合产业发展周期,对每个环节进行重点知识传授,并结合实际操作加以巩固。学员充分了解到一个茶农在每个生产环节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直接感受到新技术应用对产业提升的科技含量,产中科学管理对农产品质量提升所起的作用,产后品牌建设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二)提升了农民综合素质
  浙江省实训基地建设注重选择管理理念、生产技术、品牌建设等方面在当地具有先进性的基地作为首选,让学员到实训基地听一下、看一下、动一下,就能看到自己的差距,能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例如嘉善碧云花园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念;羊岩茶场的防冻技术、机械采收、新品种试种;涌泉柑橘的反季节栽培、高山机械运输等都起到了百闻不如一见的效果,促进学员产业变革和对新技术开发应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通过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有效培养一批农民科技骨干。
  (三)提高了教育培训的针对性
  实训基地不仅是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重要平台,也是农民培训需求的“收集站”和培训信息的“发布点”。通过实训基地广泛收集培训需求,可以优化培训方案的设计,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利用实训基地发布培训信息,有效解决培训信息的不对称,拓宽培训信息的发布渠道,提高了农民接受教育培训的公平性及教育培训覆盖面。
  浙江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其他文献
自亚当·斯密提出技术进步论以来,西方经济学界逐渐出现了分析经济增长的均衡分析范式和演化分析范式。均衡分析范式包括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演化分析范式则萌芽
由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编辑出版的《遗传工程》是我国最早的有关生物工程的刊物。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它在及时反映国外遗传工程的新动向,传播遗传工程新技术,普 The “Geneti
知识溢出是经济增长和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自由资本模型中加入知识溢出,从而在考察第二天性的同时可以考察李嘉图比较优势对经济活动集聚的影响。文中重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浪潮,打破了民族国家自身积累、发展的路径,两者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是否将逐步丧失力量直至最终消亡,其性质和职
在中国南方有一种非法的经济行为,清人袁永纶将其称之为“稀疏财帛”的行为。~①采取这种经济行为的个体或集团通常并不具备政府的权力,但他们认为自己与政府一样,有向人收取
(以姓氏笔划为序)丁慧丁素珍于梅芳于福聚马可军马翼柱马波云王新德王民王绍泽王秀珍王旭升.王戎兴王家库王跃王留福王宝龙王宫俊方湖宝方晓明方家熊史向华乐洪发白淑华白自
1阻止对恶意软件服务器的访问当台式机用户从未知的恶意软件服务器请求HTTP和HTTPS网页时,立即阻止此请求,节约带宽并扫描资源。2把移动代码限制到值得信任的网站脚本和活跃
泸州市免费定向培养村级小学教师的根本目的,是要培养一批热爱农村教育,具有多学科教学能力的专科层次全科村级小学教师。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对2016级第一批免费师范生的思想素
一九七六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大学图书馆接受了一个使42000张照相底片复原的请求,这些底片在路易斯安那州的一家已经停业了的摄影社里。摄影社的主人宣称:这些底片对了解一九
“科技期刊是科技工作的软件。”康振黄副省长在四川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成立大会及首届学术会上的讲话,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赞同.并引起强烈反响。这次会议是一九八五年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