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学生语言基本功不过关;2.语言的表述和文章整体组织能力差。
语言基本功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名词单复数和第三人称动词的问题;2.常用词拼写错误;3.不能正确使用已经记住的单词;4.最基本的一些搭配;5.缺乏基本句法概念. 6.中文式英文极为普遍;7.用词不到位,想写的表达不出来;8.为避免出错而写简单句。
语言的灵活表述与文章的整体组织能力方面:1.用英语进行分析思考与判断的能力差;2.语言的综合归纳能力有待提高;3.用英语组织文章框架结构的能力有待提高。
二、课程标准的要求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高中毕业(8级)的写作技能应该实现如下目标要求:1.能写出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2.能根据课文写摘要;3、能在写作中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4、能分别用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
三、写作教学应注意的几个基本环节
1、注重写作教学的基本训练阶段
英文写作训练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言基础方面的训练,即词法、句法等方面的基本功,二是写作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训练,即写作的理论和技巧。语言基础方面的训练一般随着英语教材的教学进行,写作知识和能力的训练要按照语言学习的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因此,英文写作要掌握所学词汇的意义和它们的用法,掌握句子的构成基本规律,段落中句子的连贯和转折,组段成文和一般常用的文体要求等。
2、注重写作训练的多样化
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是相互依赖的,说的能力有赖于听的能力,进而有助于写作。听是理解和吸收口头信息的手段。听和读是输入,只有达到足够的输入量,才能保证学生具有较好的说和写的输出能力。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重写作训练的多样化。包括说写转换,写日记和周记,短评,缩写和续写。我们经常使用的是说写转换
英语“说写”转换教学方式是针对英语基础教育中“说不好,写又难”的现状提出的,其目的在通过练“说”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3、注重教师在写作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实践、自主学习的过程。
(1)写作前的准备(Pre-writing)
写前准备活动包括小组讨论和写提纲。小组讨论通常围绕一个特定的话题进行。在讨论完成之后,学生列出写作提纲。在这一阶段。教师作为指导者,监控整个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地、创造性地思维,并帮助学生挖掘各种有用的信息。
(2)写初稿
在这个阶段,通过讨论,学生的笔下已有较丰富的内容了。学生将讨论中获得的信息,构思草拟成稿。这一阶段是写作的主要阶段,教师要精心观察学生的写作活动,随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现场指导。
(3)改写初稿
通过小组讨论,根据其他同学提出的意见,每位学生对第一稿的内容加以修改。小组讨论---作者修改这一过程可以反复进行几次,这样,文章的内容逐渐丰富完善,同时,作者根据小组讨论的意见,检查语法、拼写等错误。
(4)最后修改并定稿
教师评改的有效性取决于学生是否对评改后的作文做出反应。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反复修改作文。修改是促使学生对教师的评改作出反应的一个有效手段,而修改本身就是提高作文质量的一个有效环节。修改后的文章不仅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还使他们的自信心大大增强;而且在作文修改过程中,学生的语言知识得以巩固,写作技巧也随之增强。
事实证明,这些写作课教学环节如果能在我们的写作课堂上灵活运用,不但能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和对英语写作的兴趣,还促进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合作能力及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4、注重写作训练的规范化
高中起始阶段的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按教师用书上说明的写作步骤,即:①构思(讨论题目);②写提纲(理顺思想的逻辑关系);③起草(打草稿);④校订(检查错误,重新安排内容);⑤修改(定稿)。对学生进行写作模式的训练。这样看起来比较麻烦,但避免了反复,养成了好的写作习惯。再就是书写和文体格式要规范。严格要求学生正确、端正、熟练地书写字母、单词和句子,注意大小写和标点符号,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对各种文体特点、格式要讲清楚,使学生熟悉规范的写作形式,用正确的标准评析和规范自己的写作。
总之,英文写作是一个学生综合能力的书面体现,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训练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能一蹴而就,而要在平时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有目的、有计划、有要求、有检查、有反馈地进行,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只有这样,到高考时才能做到厚积薄发、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
当前,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学生语言基本功不过关;2.语言的表述和文章整体组织能力差。
语言基本功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名词单复数和第三人称动词的问题;2.常用词拼写错误;3.不能正确使用已经记住的单词;4.最基本的一些搭配;5.缺乏基本句法概念. 6.中文式英文极为普遍;7.用词不到位,想写的表达不出来;8.为避免出错而写简单句。
语言的灵活表述与文章的整体组织能力方面:1.用英语进行分析思考与判断的能力差;2.语言的综合归纳能力有待提高;3.用英语组织文章框架结构的能力有待提高。
二、课程标准的要求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高中毕业(8级)的写作技能应该实现如下目标要求:1.能写出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2.能根据课文写摘要;3、能在写作中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4、能分别用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
三、写作教学应注意的几个基本环节
1、注重写作教学的基本训练阶段
英文写作训练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言基础方面的训练,即词法、句法等方面的基本功,二是写作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训练,即写作的理论和技巧。语言基础方面的训练一般随着英语教材的教学进行,写作知识和能力的训练要按照语言学习的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因此,英文写作要掌握所学词汇的意义和它们的用法,掌握句子的构成基本规律,段落中句子的连贯和转折,组段成文和一般常用的文体要求等。
2、注重写作训练的多样化
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是相互依赖的,说的能力有赖于听的能力,进而有助于写作。听是理解和吸收口头信息的手段。听和读是输入,只有达到足够的输入量,才能保证学生具有较好的说和写的输出能力。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重写作训练的多样化。包括说写转换,写日记和周记,短评,缩写和续写。我们经常使用的是说写转换
英语“说写”转换教学方式是针对英语基础教育中“说不好,写又难”的现状提出的,其目的在通过练“说”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3、注重教师在写作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实践、自主学习的过程。
(1)写作前的准备(Pre-writing)
写前准备活动包括小组讨论和写提纲。小组讨论通常围绕一个特定的话题进行。在讨论完成之后,学生列出写作提纲。在这一阶段。教师作为指导者,监控整个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地、创造性地思维,并帮助学生挖掘各种有用的信息。
(2)写初稿
在这个阶段,通过讨论,学生的笔下已有较丰富的内容了。学生将讨论中获得的信息,构思草拟成稿。这一阶段是写作的主要阶段,教师要精心观察学生的写作活动,随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现场指导。
(3)改写初稿
通过小组讨论,根据其他同学提出的意见,每位学生对第一稿的内容加以修改。小组讨论---作者修改这一过程可以反复进行几次,这样,文章的内容逐渐丰富完善,同时,作者根据小组讨论的意见,检查语法、拼写等错误。
(4)最后修改并定稿
教师评改的有效性取决于学生是否对评改后的作文做出反应。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反复修改作文。修改是促使学生对教师的评改作出反应的一个有效手段,而修改本身就是提高作文质量的一个有效环节。修改后的文章不仅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还使他们的自信心大大增强;而且在作文修改过程中,学生的语言知识得以巩固,写作技巧也随之增强。
事实证明,这些写作课教学环节如果能在我们的写作课堂上灵活运用,不但能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和对英语写作的兴趣,还促进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合作能力及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4、注重写作训练的规范化
高中起始阶段的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按教师用书上说明的写作步骤,即:①构思(讨论题目);②写提纲(理顺思想的逻辑关系);③起草(打草稿);④校订(检查错误,重新安排内容);⑤修改(定稿)。对学生进行写作模式的训练。这样看起来比较麻烦,但避免了反复,养成了好的写作习惯。再就是书写和文体格式要规范。严格要求学生正确、端正、熟练地书写字母、单词和句子,注意大小写和标点符号,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对各种文体特点、格式要讲清楚,使学生熟悉规范的写作形式,用正确的标准评析和规范自己的写作。
总之,英文写作是一个学生综合能力的书面体现,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训练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能一蹴而就,而要在平时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有目的、有计划、有要求、有检查、有反馈地进行,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只有这样,到高考时才能做到厚积薄发、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