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的绣鞋

来源 :作文周刊·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一世芳华,被岁月的巨轮碾碎,仍遗点点余香。梅子黄时的一川烟雨中,回忆的潮水向我涌来,浸染我心。①。。。。。打开老屋衣柜的抽屉,在最里层竟翻出了一张祖母三四十年代的黑白照片,擦去上面的尘埃,便看见年轻时的祖母身着缎面对襟小袄,脚上是一双绣鞋,两根发辫垂于胸前。她浅浅地笑着,朴素中却别有韵致。②。。。。。。。。。。。。。。。然而,岁月似一把无情刻刀,在她的身上留下了无数痕迹,侵蚀着她的美丽。在我的记忆中,满头银絲,深浅不一的皱纹,瘦如骷髅的躯体,始终伴随着她,掩盖住了那份小家碧玉的韵致,唯一不曾改变的是那双绣鞋。③。。。。。。。。。。。家里至今仍有一双祖母做的绣鞋。父母并不知道这双绣鞋是何时绣成的,正如她的照片直到今天才被发现,父母也是在整理祖母的遗物时,才偶然发现了祖母这双绣鞋。只有我知道,这双绣鞋是祖母去世那年做的。祖母去世已十年了。。。。。。记得那时,祖母因穿绣鞋而磨破脚,父亲因心疼要求祖母不要再穿绣鞋。还记得那个午后,趁着家里除了年幼的我没有别人,祖母偷偷溜进了她的房间。我悄悄凑到门边,看见祖母慢慢探下身去,将一只手伸到床底,不停地搜寻着什么,费了一番功夫,终于摸出一个小木箱。她捶了几下腰,还未等腰痛缓解,就迫不及待打开木箱,掏出了一个包裹,剥开了一层层布,大红的精致锦缎映入我的眼帘。。是绣鞋。金线勾勒出一朵火红的牡丹,正惊诧于那红色与金色交织的惊心动魄的美,祖母已穿上针,引好线。原来这双绣鞋还没有完全做好。④。。。。。。。。。。。。针从鞋面上探出头,后边拖着一条长长的金色尾巴,祖母那竹枝似的手在针线间穿梭不停,异常灵活,花样的边被勾勒出来,随后一点一点地被充实。这种感觉便像是在缓慢地揭开少女的面纱,将她绝美的容颜渐渐呈现于世人面前一般。。。。。画龙后一番点睛,让牡丹开得更加传神。火红的花朵盛开在锦缎上,似乎能嗅到一股扑鼻而来的芳香。⑤。。。。。。。。当我的思绪还在飘飞时,祖母已穿上了绣鞋,径直走到了镜子前,甚至没有在意那时站在门边的我。想起祖母那时对着镜子,变换各种角度欣赏自己的“杰作”的样子,那微微上扬的嘴角,忽地让我想起照片上那浅浅的笑,这个少女自始至终没有变过,岁月不能带走她真正的美,不能带走她的韵致。。。。。。。。。。。。。那时,祖母欣赏了好一会,又过来征询我的意见。那时我还小,只记得听了我不住的称赞后,祖母笑得更加灿烂了,并且说着:要教我做绣鞋。⑥。。。。。。。。可惜祖母最后的承诺永远都不能兑现了。那之后不久,祖母便在睡梦中永远离开了我。那双绣鞋便是祖母的影子,伴我十年至今。⑦。。。。。。。。。。。。
  ①抒情性的语言,把读者带入小作者的回忆中,精美的语言,令人赞叹。
  ②以一张旧照片引出祖母,祖母浅浅的笑容,让人觉得可亲。脚上的一双绣花鞋点题。
  ③简笔勾画祖母的外貌,传神形象,再次点到祖母的一双绣花鞋,更是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④真实具体地描写祖母生前做绣花鞋的情景,细节的刻画,细致生动,极具画面感。
  ⑤着力描写绣花鞋的样子,小作者用极其形象的语言,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通感的运用,更是带给读者美的想象。
  ⑥祖母浅浅的笑,照应前文,祖母的笑里藏着对绣花鞋的钟爱,对美的追求,并且希望把这个技术活传承给“我”。
  ⑦祖母离去,唯有那双绣花鞋一直伴“我”至今,这是“我”对祖母的最好的怀念。表达出小作者对祖母深深的怀念之情。
  总评
  一双精致的绣鞋凝聚着“我”对祖母的怀念。作文由一张照片引出对祖母的回忆,回忆祖母做绣鞋的情景,在具体细微的描写中,流露出小作者对祖母的深深的怀念之情。细节刻画是本文的最大特色,祖母在床底下寻找绣鞋的过程可谓真切感人,祖母在做绣鞋时的穿针引线的描写更是真切。本文语言典雅,细节刻画细致,构思精巧,读来真切感人。
  (卢兴治)
其他文献
没有指挥,没有乐谱本,90分钟的音乐忽而沉重震撼,忽而轻快悠扬、充满希望。在盲人音乐会《永曜之花》现场,扣人心弦的演奏令观众们如痴如醉。  2019年10月14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第36个国际盲人节前夕,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倾情推出全新力作幻境音乐会《永曜之花》。盲人朋友和来自首都的艺术家、残疾人工作者等近两千人一同走近这群特殊的演奏者,听他们用音乐讲述自己的故事
期刊
中考作文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无论哪种命题形式,都要审准题目,所写作文才能切合题意,高分有望。考生要在考场上快速准确地审题,以下五种方法可以借鉴:  关注标志法。主要是针对文题中已经表现出写作文体要求与特点的题目,如“童年往事值得回味”这个文题,从“童年”“往事”出发,就知道写的是以记叙为主、兼及抒情、议论的文章。关注标志法适用的文题,一般是带有“记”“回
期刊
近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认亲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此次烈士身份认定,是我国首次应用DNA技术确定无名志愿军烈士遗骸身份。国内首个志愿军烈士DNA数据库已在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建成。  承担志愿军烈士遗骸DNA鉴定比对任务,最终成功确认6名志愿军烈士身份的,是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王升启团队。该团队突破了从陈旧遗骸中提取严重降解微量DNA、复杂亲缘关系身份鉴定等国际难题,已累计完成4
期刊
亲爱的姐姐:  你最近还好吗?  转眼之间,你离开家乡已經五年了。身处异乡的你还好吗?工作一定很辛苦吧。  二十四岁的你已嫁为人妻,但我想起你时,时光仿佛还停留在我们两姐妹每日在家嬉戏玩闹的时候。幼时的我觉得你是世界上最坏的姐姐,总是和我抢玩具,抢零食,还给我取绰号,我经常被你弄得号啕大哭,而后爸爸妈妈就会怪你不让着妹妹,被责怪的你很委屈吧?你当时也只是个孩子啊!  但是,经常被责怪的你却还是很关
期刊
著名的儿童歌曲《一分钱》被改成了《一元钱》,有人感叹,时光飞逝,过去的“一分钱”与时俱进已经成了“一元钱”了;也有人质疑这样改编经典实为恶搞。《一分钱》儿歌原作者女儿表示,不尊重自己的经典文化,随意就去丑化,并不值得提倡。  这种改动究竟是属于一种恶搞、丑化还是与时俱进呢?其实无论赞成还是反对,双方的观点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一方面,出于尊重经典的考虑,确实不宜改动。而且,歌曲所要表达并值得传承的是
期刊
近年来,儿童信息在网络上“裸奔”的事件频发,2019年10月1日,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实施,这也是中国首部专门针对儿童网络保护的立法。  我国未成年网民数量庞大。据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18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7月31日,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3.7%,但普遍缺
期刊
中国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民間习惯称这一天为正月初一,把农历一月称作“正月”。  我国古代,每年以哪个月为第一个月,各朝代都不相同,在汉朝以前,每换一个朝代,就往往把月份的次序改一次。夏朝以一月为第一个月,商朝以十二月为第一个月,周朝又以十一月为第一个月。这些朝代每改正一次月份次序,就把改正的第一个月称作“正月”。直到汉朝的汉武帝,才恢复夏朝的月份排列法,一直沿用到现在。据春秋时代《春王正月》说:“正
期刊
午后的阳光打在桂花树上。我背对山坡,面向桂树,看见绿绿的树叶淌着油旺旺的光。树后是迤逦的山,满头白发的朱方清手持着旱烟杆指着高处告诉我说,近邻的人叫这山为狮子头。身后的坡下流动着一条白花花的清流,我知道这河名曰滔河,为汇入汉江的岚河的支脉。  阳光灿灿的,山谷里一片明亮。方觉夏深的季节里,万木葱茏,缕缕又香又涩的草木味弥漫在桂花树的枝叶间,飘然在岔岔凹凹里。这是一株十多米高的桂树。桂树独木出土,半
期刊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诗词以其典雅凝练的语言传达出丰厚的意蕴,揭示出诗歌的内涵。读来上口,品来有味,意蕴绵长,其艺术魅力不可小觑。对古诗词语言的品味赏析,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近年各地中考对古诗词语言鉴赏的考查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品字炼字,比如首联中某个字历来为人称颂,请说说原因,或者直接问“说说某个字的表达效果”“某字用得极妙,请赏析”等。二是析名句,比如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某句诗;任
期刊
理解词句是古诗文阅读的必考内容。词语重点考查实词、虚词,对实词的考查牵涉到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文言现象,虚词主要考查用法。理解句子多考查以下几个方面:①句子的含意;②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③句子的作用。  题型主要有:词语:①选择题: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不同)的项;②解释加点的词语;③选出加点词解释正确(不正确)的项;④赏析某个词语的表达效果。  句子:①翻译句子;②赏析句子;③理解句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