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操教学立体化对女大学生综合素质影响的实践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GK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健美操教学立体化以女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为长、运动技能提高为宽、终身体育能力培养为高的理念进行设计,学生经过一年健美操立体化教学,取得了良好的健身、健美效果。
  关键词: 健美操教学立体化 女大学生 综合素质
  
  所谓“立体”是具有长、宽、高的三维空间的形体,由此我们延伸到健美操教学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为长,运动技能的提高为宽,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为高,从长、宽、高三维对健美操教学进行设计。本文中健美操教学立体化是根据学生的身体、心理和专项技术的差异,从理论教学、实践课教学、课外体育锻炼、评价系统四部分进行设计,各板块形成有机结合,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使每一位学生在各板块都得到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有效的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与时间
  2007年9月—2008年6月,在河北农业大学2007级健美操专项班中随机抽取120名女生进行研究。
  1.2研究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查阅了健美操教学、立体化教学、女大学生健康和体育行为现状等相关文章数十篇,结合健美操实际教学,设计立体化教学模式,在2007级女生健美操专项课中试行。在查阅资料和咨询有关专家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分两次发放,第一次在正式开课之前,第二次在健美操学习两学期后,同时进行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调查学生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体型、姿态等的变化,统计回收数据,进行分析,对健美操立体化教学进行评价。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健身效果评价
  2.1.1运动系统效果评价
  运动系统的评价指标包括肌力、爆发力、柔韧性。测试肌肉绝对力量的方法是用握力计测量,练习者分别用左右手尽最大力气握住测力计然后读数,两手各测两次,取最好成绩,再算平均数。测试爆发力的方法是立定跳远,测量其所跳的水平距离。测试柔韧性的方法是立位体前屈,保持双膝、双脚伸直,逐渐向前弯曲,不能抬脚跟,双手尽量向下做最大幅度的延伸。
  由表1可以看出,经过两学期健美操学习,女大学生的运动系统机能普遍提高。分析其原因,健美操动作是以人体肌肉活动特有的运动形式产生的负荷作用于人体,练习者应用内力并巧妙地借助外力的作用控制身体动作,要求动作刚劲有力,积极快速,无论上肢、下肢和躯干动作,都有明显的加速和制动,力度感强。健美操动作灵活多变,动作幅度大,参与运动的关节多,在练习中练习者会逐渐增加关节的柔韧性,使动作优美、舒展、协调,并有助于减少运动损伤。因此,通过健美操练习能使身体各部分的关节、肌肉、韧带得到发展,提高肌肉力度、弹性和关节灵活性。
  2.1.2心血管系统效果评价
  心血管系统选择的评价指标为安静心率,它是评价心血管机能状态、监控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有效指标,测量方法为:在不运动时测量,以10秒钟为单位,连续测3次,取平均值再乘以6,即为每分钟脉搏次数。教学前后进行安静心率测量,学生的安静心率由平均每分钟76次下降到71次,这是心脏机能加强和提高的表现,也是心脏能量节省化和健康状况良好的表现。分析其原因,健美操练习能使心肌纤维产生变化,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供血能力提高,心率降低。
  2.1.3呼吸系统效果评价
  呼吸系统的评价指标为肺活量,测量方法为:测量前先做1—2次深呼吸,然后尽量吸气再尽量呼气,连测3次,取最好成绩。由表1可以看出,学生的肺活量平均提高341毫升。健美操练习可使呼吸系统的功能大大提高,增强呼吸肌的收缩能力,扩大胸廓的活动范围。进行健美操练习时肺部的容积和吸氧量成倍增长,肺泡的张开率提高,从而增大了肺部容积和吸氧量,使呼吸肌变得强劲有力。
  表1 健美操教学前后健身效果对照表
  
  ﹡身高单位为厘米,体重单位为千克
  3.结语
  健美操教学立体化对女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良好促进作用,有助于其身体素质的发展、动作技能的形成、终身体育行为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马鸿韬.健美操运动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2]王红芳.对中青年女性大众健美操健身健美效果的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2,(17):63-64.
  [3]金海溶.“操作系统原理”立体化教学模式构建研究与实践[J]教学研究,2007,(9):61-62.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O8120018)
其他文献
在我国南方有一个小山村,全村房舍依山傍水,梯田循坡而建,它不仅风景秀丽、清静怡人,而且还拥有一幅世外“稻鱼同乐”图:弯弯曲曲的溪流在村子里流淌而过,村里的稻田和房前屋
肘者,上肢中节,屈臂而成。  实战搏击中对于拳掌而言,肘可起到传达劲力、承上启下之功用,同时又是“七拳”中进攻之利器。  肘法的技击特点:一是攻击性强,肘之尖部坚硬且锐利,作为肘部的支撑和传力部分的大臂粗壮有力,故肘法的攻击力强大,打击强度非常高,锐不可当:二是灵活多变,由于肘法的运用多是肩关节和肘关节协同作用的结果,所以肘的活动灵活自如,肘技巧妙多变,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前后左右,无所不能:三是
【概述】     柔道是中国拳术的发展,源出少林之门。  在日本东京,古武道研究会曾立一碑,上书:”拳法之传流,自明人陈元赟而起。”陈元赞是中国的一位武林高手,是他将中国的传统武术传到扶桑(今日本),成为现代风行世界的柔道之先河。  陈元赟生于明万历十五年(1578年),祖籍杭州,因崇尚武艺,少年时代即在嵩山少林寺习武。经名僧指点,武术渐进,成为一名武林高手。  天启元年,东游扶桑,先后在名古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