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过 他永远侧着身子走路

来源 :电视指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mztt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岁月》拍摄于2005年,但是今年才播出,或许是发行、宣传不够,该剧并没有形成万人追捧的大热局面,不过看过的人一致叫好,甚至有观众称“经典程度可比《围城》”。这部剧改编自小说《沧浪之水》,堪称现代官场浮世录,将中国知识分子起初的清高、偏执,在经历一次次碰壁之后变得成熟、现实,学会审时度势,逐渐被社会同化的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吴过”作为知识分子的对照物存在,他的行为被梁致远嗤之以鼻,他善于察言观色,把领导伺候得服服帖帖,在利益面前,他会耍手段、用心机,其“奴才相”与“小人行为”跟和坤有的一拼。不过他在喝醉酒后吐露心声,在梁致远最窘迫的时候伸出手帮助他,在最后力证梁致远的清白,这些行为又让这个小人物可爱起来,从“吴过”的身上,我们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他的卑微,他的挣扎,真实得让人可怕。
  在剧的开始,吴过对待刚来报到的梁致远有三次截然不同的态度,刚开始觉得他就是一个新来的大学生,对他爱搭不理,让他下午再来办,发生冲突的时候一句“你的事重要还是局长的事重要!”,个性已初步展现。在局长把梁致远叫到办公室,并点名让他留在局里工作之后,吴过马上变得热隋起来,帮他办手续、找房间、搬行李,把他带到各个办公室介绍给同事,还跟梁致远称兄道弟。后来知道梁致远并不是局长的亲戚,态度马上变得冷漠,跟他换了办公桌,把擦地、打水等杂活交待给他。两天之内的三副嘴脸让观众立马了解了这个人物的个性,于和伟表示他故意表现得脸谱化,首先让人记住这个角色,之后再慢慢交待原因。
  近几年于和伟被称为“坏男人专业户”,他出演的人物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不过在他们“坏”的背后,于和伟给他们赋予了很多缘由,在“吴过”身上加入了一些小人物的无奈。“后面有一场醉酒戏,说明了他变成这样的原因,他也想要自尊,想要给家人好日子过,想要混出个人样,但他没学历,也没什么本事,只能靠讨好领导生存,有了这个铺垫,他做的一些错事就没那么恶毒了,其实他内心还是善良的。”在接到这个剧本之后,于和伟读了原著,发现里面有一句话形容吴过,“他永远侧着身子走路”,于是他就将这个动作延续到剧里,“这是一个特别能说明吴过个性的行为,他在前面帮领导引路,但又要回头顾着领导眼色,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样的走路习惯”。于和伟称这也可以理解为吴过的谦恭,他对人尊敬,所以才有这样的行为,说到底这只是一个为了生存而挣扎的男人。
  
  对话于和伟
  这个绿叶让荧屏一片绿色
  
  2010年是于和伟满载的一年,《岁月》、《三国》、《老马家的幸福往事》、《兵临城下》等剧的播出让他几乎每天出现在电视荧屏上,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他都能表现得恰如其分,他的演技是毋庸置疑的,他说“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曾经有朋友跟他开玩笑说“于和伟,你这个绿叶让荧屏变成一片绿色”。
  
  从话剧到电视
  
  1992年,于和伟考上了上海戏剧表演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军区政治部前线话剧团,演了5年话剧,那时候他们只是拿固定工资,排一场戏只能拿10块、20块的演出费,生活很拮据。话剧也跟他想象中的不一样,太小众,甚至别人都不认为他们是演员,为了让更多人认识,他决定去演电视剧。虽然已经有5年的话剧表演经验,他也自认是个成熟的演员了,但是在电视剧领域,他却是个默默无闻的新人,在南京的时候他曾被找去串戏,5集只给他1000块,在学校的时候他还能拿1500块每集,5年之后却只能拿群众演员的价钱,这种落差让他无法接受,“我还跟他们讨价还价,要1200都没给我,这部戏就没去,后来又被饿了两年,我的心态开始转变了,开始认清自己所处的环境,其实多那几百块钱又能代表什么,最主要的是自己对表演的热爱,即使没有钱也是个表演的机会”,想通了以后,他就开始出演一些电视剧的小角色。
  于和伟知道一直在南京待着机会不多,想要更好发展就一定要来北京,那时候他是部队的编制,不能随便到外地待很久,为了能在北京多待一段时间,他要用假合同瞒哄单位,“我先跟单位说在北京要拍一个戏,需要一段时间,把合同拿给单位,并且要交一部分合同费,其实根本就没有这个戏,我就趁着这段时间到北京寻找机会,如果没有演出,我还要自掏腰包贴合同费”。刚到北京的时候他住在朋友家,不停地见组,但大部分没有回信,那段时间他的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有一段时间,我都怕见组,不被拒绝的最好办法就是不去出击,但是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后来想明白了,不去争取,机会永远不会有,我宁愿被抛弃,也不能自己去放弃”。
  这样的状态持续到《大宅门2》,制片人是于和伟的朋友,找他去演白占安这个角色,大部分都是群戏,后来有一场分家的重头戏,他的想法跟导演给的剧本不太一样,“在拍这场戏之前,我一夜没睡,我一直在想是按照剧本写的演,还是按照我的想法演,第二天拍的时候我就豁出去了,按照自己的来,大不了再来一次,在走戏的时候我跟陈宝国老师打了个招呼,说可能变一下演法,他说好啊,演完之后,郭宝昌导演跟我说‘小伙子,不错啊’,这句认可对我来说特别重要,演员都是很敏感的,如果他的自尊心没有被保护,以后在表演上就会失去信心”。
  
  良师益友的高希希
  
  如果说于和伟演艺生涯的贵人,一定非高希希莫属,10次的合作让他们变成一对最默契的搭档,出演《历史的天空》是因为三位编剧蒋晓勤、姚远、邓海南的强力推荐,他们都跟高希希说,于和伟特别适合出演万古碑,这个角色就被争取到了,但是后来又有一些波折。“在拿到剧本20多天后,我突然接到副导演的电话,说这个角色不让我演了,我问为什么啊,那边说这个角色之前本来找一个有名气的演员来演的,但是预算不够才找我,现在那个演员看了剧本很喜欢这个角色,决定降价出演,所以就没我什么事了,后来在食堂我碰到蒋晓勤老师,跟她说明了情况,她立刻给制片人和高导打电话说‘于和伟已经拿到剧本20多天了,角色的种子已经发芽了,怎么能不让他演了呢’。高导说不清楚状况,他问问再说,两个小时后他回电话说这个角色还是我演。”
  或许是因为这个波折,于和伟到剧组后三个月内几乎没跟其他人交流过,演完戏就回房间休息,也不问导演自己表现如何,高导也不跟他说好坏,只说“过”和“再来一遍”,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于和伟称当时不跟导演讨论,一来是自己对这个角色准备很充分,表演绝对有信心;二来是不想受其他人影响,要排除杂念,专注于角色。于和伟的自我封闭在三个月后被打破,“同剧的演员找我说要跟导演一起吃饭,我本来是推辞的,但是听他说导演夸我,高导说‘别看这小子是戏里最年轻的一个,但是心理素质特别好’,听到夸奖我就一起去吃饭。在饭桌上,高导跟我说,万古碑出来绝对是震撼性的效果,也是从那时候起我们建立了彼此的信任”。
  
  不甘于做配角
  
  虽然于和伟很多“绿叶角色”都抢过主角风采,但是他却不甘于做配角,“虽然我不排斥小角色,但是没有演员甘心做一辈子的配角,一定会在积累的过程中寻求突破。主角配角不能按传统意义上的‘生旦净末丑’来划分,比如在《三国》中有一场戏,9岁的小孙权来找刘备,那个小演员就是那场戏的主角,我就成了配戏的,当然观众会有自己心目中的主配之分,现在这个行当越来越多元化,演员的个性很容易被突显出来,不一定要‘高大全’的人才是主角,只要有生命力都可以是主角,我就喜欢出演这样的角色”。在已经杀青的《青盲》还有即将开拍的《男人的战争》中,于和伟是传统意义上的男主角,而在刚播出的《老马家的幸福往事》中,他的角色又不算是最主要的,其实主角也好、配角也好,观众喜欢的是鲜活的人物形象。
其他文献
高质量的教育是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高质量教育的关键要素是高质量师资,提高师资素质的关键是对教师的教育和培养,如何促进教师发展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为了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玉龙学校以“品质工作,快乐生活”的团队建设为目标,以“多维度”专业发展为导向,以“综合创新”的教育评价为支撑,在学校引领层面,经过近五年的实践,探索出了一条促进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
前段时间看芒果台的《舞动奇迹》总决赛,吸引我的并不是最终结果,而是他们拍摄的一个舞动版《风声》短片,让几对选手猜测谁是“内定冠军”,戏谑地回应了一直以来的“黑幕说”,拿自己开了一把涮,这种敢于自嘲的举动在国内娱乐节目中并不多见,而这却是观众最想看到的。  百度百科对“自嘲”的解释是:自己嘲笑自己,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法。其实中国的文人雅士一向都很善于“自嘲”,传说古代有个石学士,一次骑驴不慎摔在地上
人的长相有两个,一个是生理长相,一个是精神长相。精神长相拥有一种看不到的力量,它决定着一个人、一个单位的前进方向。陕西省城固县集灵小学是一所道观改建的完全小学,在90年的办学历史长河中,一代又一代的筑梦者克难攻坚,秉承“集天地灵气,造四方福祉”的初心,不断实施品牌战略,修炼学校精神长相,以“志远行近”为新时代的校训,探索办学的途径,思索未来发展方向,提升教育质量,力图构筑一个区域性教育高地。  一
现在,家长学校成为教育不可短缺的一部分,为学校注入了活力,为家长激发了热情,实现了家校教育双基并轨发展。但家校合作还存在许多困扰,面临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分工不明、责任不清、边界模糊。家长的普遍心态是我把孩子交给学校,孩子大部分的活动时间在学校,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责任就是学校的;而老师们则认为全班孩子接受同样的教育,为什么人家孩子那么优秀,你家的孩子就问题不断?所以当出现学生逃学、校园霸凌、安全事
“一个戏红了,演员火了,他涨片酬,我觉得无可厚非,但是现在演员涨价太随意了,有时候一增加就好几万每集,涨得这么快,迟早得崩盘。”每次采访导演、制片人,问到演员的问题,都会抱怨片酬涨得太快。明星片酬也跟中国的房价一样,只涨不跌。近日又有媒体爆出海清的电视剧酬劳已经由去年每集三四万元,涨到22万元。姚晨《潜伏》后也升到22万元一集。孙红雷每集则是30万元。  人红了片酬马上就翻番,其实这里面也有道理可
此前曾有李俊基主演的韩国版《一枝梅》掀起一阵话题,但《侠盗一枝梅》与韩版《一枝梅》的故事完全不同。“一枝梅”是中国民间故事中的神偷,活跃在明朝嘉靖年间,故事被收录进《二刻拍案惊奇》和《欢喜冤家》中,这段传奇故事后来才流传到韩国,中国香港早些年前也都拍过有关“一枝梅”的影视剧。  鉴于“一枝梅”的故事已经被多次搬上荧屏,《怪侠一枝梅》显然不想再走单调的老路,而是在中国传统的“一枝梅”故事上进行故事新
过去当老师,被别人检查教案;现在当教研员,检查别人的教案。  1  到底什么样的教案是好教案?大抵来说,大家都会搬出这么几条:  格式完整——有课题,有学情分析,有目标,有重点,有难点,有课时安排,有教具准备,有教学流程,有作业设计,有板书设计,有教学反思。  内容具体——一篇课文的完整设计,总得有个千把两千来字吧。  字迹工整——为什么要工整?那是因为领导要检查啊。  且这样的要求,不管你是新教
名不虚传,广播仁义的种子,面积有多大?苗家儿女深情地说:“宛如一片汪洋大海!”  仅以此文,献给在各行各业,尤其在中国西部大开发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华脊梁们!  笔者认同:科教可以彻底改变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本命运,而教育又首当其冲,当之无愧。年仅49岁的汪广仁教授,对此深信不疑。这就是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披荆斩棘,不屈不挠,执着追求的动力所在,也是他清白从教最好的诠释。  汪广仁。他,
【摘 要】融入全球价值链、促进经济全球化是目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此背景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ECD)在2017年5月4日发布《2017技能展望》(OECD Skills Outlook 2017),主题是《技能与全球价值链》(Skills and Global Value Chains),建立在OECD《2013成人技能调查》报告和OECD-WTO“价值增值贸易数据库”分析基础
有了第一部《天师钟馗》高收视的群众基础,第二部理所当然地被片方迅速提上日程。第二部《窜中馗传说》由四个故事组成:《降妖杀虎镇》、《公主三世情》、《除魔无情斩》、《天使也有恨》。《降妖》原本讲述的是一段20年的凄婉爱情故事,但有了潘长江和金玉婷的加盟,让本该悲伤的恋歌却隐约有了喜感。    关于传说    很久以前有一手舞大棒的巫师,其手中的大棒被称为终葵。巫师频频使用终葵打鬼驱邪,久而久之人们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