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三人行:爱“唱”诗的爸爸是个宝

来源 :家庭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i53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双儿女没有天赋异禀,却在爱读书的父亲的影响下,活泼开朗且阅读量甚广。10岁的儿子陈师瀚能将所读书目融于生活,作文语言生动传神;8岁的女儿陈师安则不但能在课堂上旁若无人地唱古诗词,还能像成年人一样点评书的优劣,令人欣喜不已。他们的父亲陈玉华却说:“我没想过让孩子怎么样,只想让他们热爱读书,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情。”大概就是因为这份随性和对读书的热爱,才能让孩子小小年纪就初露尖角吧!
  结伴而读,
  像爸爸一样“泡”在书里
  /家有5000多册藏书,每天阅读3小时。你营造的阅读氛围有多好,孩子爱书就会有多深。/
  今年三十多岁的陈玉华是枚资深文艺青年,结婚生子后,工作和家务丝毫没有浸染他一颗浪漫的心。儿女刚出生的那几年,他就在自己的大书架上辟出一隅作为儿童书籍的存放点。
  只是,孩子们一开始并不喜欢阅读。以至于当爸爸撂下一本书给孩子,并说“这本书很好,拿去看”时,孩子没翻几页就搁下书玩游戏去了。陈玉华倒不着急,而是将豆瓣网评分9分以上的一百多本绘本都买回来,每天陪他们阅读。什么《苏斯博士经典绘本》《神奇的校车》《可爱的鼠小弟》等等,他都尽收囊中,再一一读给孩子听。
  当然,仅仅陪读还不行,孩子是有样学样的,如果爸爸不读书,是很难劝说小孩爱阅读的。幸运的是,陈玉华很喜欢读书,回到家就钻进书房不出来。他家的书房不算很大,但藏书有5000多册。在书房待久了,两个小家伙就会不停地问:“爸爸,你在里面干吗?怎么还不出来?”陈玉华总会回答:“读书呀,这本书太有意思了。”久而久之,他们便有样学样也找自己喜欢的图画书读。虽然很多字还认不得,但他们很喜欢像爸爸一样“泡”在书里,还会指着绘本上的图画和简短的文字咿呀有声。
  有段时间,两个孩子总缠着爸爸给他们读书、讲故事。身后跟着两个小尾巴,陈玉华干脆在家里举办了“家庭课堂”。每到晚上,他就会带孩子到卧室或者书房,声情并茂地给他们读书。两个小家伙也很配合,爸爸一声令下,他们便能迅速找好自己的位置,乖乖听讲。
  有一次,陈玉华无意之间翻开一本《唐诗三百首》,立刻便被第一首唐朝七岁女子的《送兄》迷住了,于是便当着孩子们的面大声朗读起来:“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飞。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飞。”小家伙们的眼睛立刻亮了,立刻缠着爸爸教他们。见此,陈玉华“人来疯”般地跳上床头,在深情朗读的同时,时而伸手挽云并做落叶纷飞状,时而两眼放空露出蹙目忧思的模样。他演完后,孩子们也争着表演,大人小孩笑作一团。陈玉华暗喜,孩子们正在爱上读书。
  爱极而唱,
  有爸爸在就会学而不厌
  /手抄270多首古诗词,每天早上给孩子背1首。你给孩子的是乐趣,孩子学到的是知识。/
  因为自己喜欢古诗词,陈玉华常有意无意背给孩子听,但真正开始教他们读古诗词,是在儿子5岁左右时。那时候,陈玉华遇到喜欢的且觉得便于小孩子理解的古诗词,就会在早上送他们去幼儿园的路上大声朗诵出来。
  更有趣的是,陈玉华还发挥了他的“强项”——唱古诗。他能将一首诗歌唱出几个曲调,然后让孩子选出一个最好的。每每此时,两个小孩就会像评委一样认真挑选,有时还要争论一番。一旦确定,他们就会让爸爸无期限地“复制”出来,供他们学习。渐渐地,女儿也学会了唱古诗,并且乐此不疲。以至于上幼儿园课念古诗时,老师需要时常提醒:“陈师安,请注意感情!”陈师安却满不在乎,看着台下一双双满含羡慕的眼睛,她百灵鸟一样的歌喉唱得更欢了。
  孩子渐渐大些后,陈玉华想让他们真正接触《唐诗三百首》,但又觉得里面有些诸如边塞诗等不适合小朋友看。思来想去,他决定自己“编”一本。他从自己书架上找来十几本唐诗选集,通过收集、整理、遴选,选出了一些认为适合孩子读的古诗词,内容涉及动物、田园童趣、学习劝导、咏史评论等种类,他由浅入深编排开来,一一抄在小册子上,一个月竟积累了270多首。这些浅显易懂的诗词,迅速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有段时间,陈玉华觉得孩子们比较贪玩,他就翻出几篇关于劝学的诗词背给孩子听。背到颜真卿的《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时,两个孩子的兴趣完全被吸引过来。对于贪玩的事,陈玉华什么也没说,两个孩子却不约而同乖巧了很多。
  孩子越来越大,逻辑思维能力越来越强,还能引经据典,甚至可以把家长辩得哑口无言。有一次,陈玉华不经意地问儿子成绩跟别人比怎么样,陈师瀚反问他:“我为什么要跟同学比成绩呢?我只要比之前的我有进步就好了!”小小年纪说出这么有哲理的话,让陈玉华惊讶无比。所以,当别人告诉陈玉华“孩子爱辩论,是因为到了叛逆期”时,他总是不置一词,因为他很清楚,孩子的这种理性思辨能力是来自于他超大的阅读量。
  互为书友,
  跟爸爸產生共鸣才有意义
  /关注孩子阅读7年,每月买2次图书。你用了多少心思,就能收获多少惊喜。/
  听陈玉华讲儿女小事,古诗词时常穿插其中,以至于给人一种错觉——他只教孩子古诗词。其实非也。陈玉华读书颇杂,古诗词只是他的心头好,他给孩子涉猎的图书种类很多,每月买2次图书,从古诗词到绘本故事,从名人传记到儿童小说,不一而足。
  孩子爱读书,也会读书,但是如何让这种阅读习惯顺承下去,陈玉华是花了一番心思的——他要跟孩子成为书友,让孩子拥有阅读的成就感。一天,儿子看完动物小说《草地牧羊犬》,眼睛红红地跑到爸爸身边说:“爸爸,这本小说太感人了!”说完,还根据自己的理解,复述了小说中感人的片段。陈玉华并没有读过那本小说,但看儿子那么认真地描述,他立刻决定去读。几天后,等他读完那本小说,向儿子动情地描述出自己的阅读感受时,儿子如找到知音一样发现了阅读的意义,无比肯定地说:“我好幸福啊,爸爸也觉得这里写得特别好!”
  其实,不仅是“陪读”、寻找和孩子阅读的共鸣,陈玉华还会教孩子“横向阅读”。比如,在教孩子认识项羽时,陈玉华会将那些关于咏项羽的比较知名的诗词都找出来,并把每首诗词的写作背景分析给孩子听,孩子就会豁然开朗:“哦,原来不同的人眼里的项羽是不一样的!”这样既提升了他们的理性思辨能力,又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与记忆,可谓一举两得。
  前段时间,陈玉华觉得儿子该读读历史了,于是将自己28年前读的一套60多万字的少儿版《秦汉故事》搜罗出来,没想到儿子竟然也读得津津有味。刚读完“楚汉争霸”那会儿,他还会跟爸爸分享心得:“我不喜欢刘邦这个人。他虽然成了皇帝,但做人不行……”陈玉华心中窃喜,果然父子连心呀!
  某天早上,陈师安拿着漫画《百物语》扑向爸爸说:“爸爸,这本漫画太有创意了,跟其他漫画不同。”陈玉华故意问她为什么,女儿想了想,扬起小脸认真回答:“因为其他人写的都差不多,没意思。这本不一样,很幽默。”陈玉华又问:“这里面可都是鬼故事哦,你不害怕吗?”陈师安笑着回答:“不怕啊,这里面的鬼都好可爱哦!”
  这样的时刻多了,陈玉华心中涌起巨大的满足感。你看,让孩子持续爱上阅读,并不是难事嘛!
  (题图由受访者提供)
其他文献
出差一个星期,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门口的一张小纸条却让我瞬间满血复活,上面写道:“妈妈,冰箱里有你喜欢的巧克力冰激凌,吃完休息一下,就可以见到宝贝儿子了!”看着看着,我不自觉地笑出来,暖暖的儿子,暖暖的紙条,暖暖的情意流淌在心间。  就在半年前我和儿子还动不动就冷战呢,母子两人常因为家庭作业剑拔弩张,一个怨一个恨,关系十分紧张。后来,是一张小纸条让我们的关系慢慢回暖。  那一阵儿子刚开始学英语
读锦绣文章,阅人世繁华。文风无定,时嗔时喜,烟火与婉约并进,犀利伴温柔同行。  五代十国时期,黄崇暇生于四川临邛(今邛崃市)的一个官宦之家。父亲曾任蜀中使君(州郡的长官)。只是命运弄人,黄崇暇12岁时,父亲就英年早逝,纤弱的母亲只知终日啼哭。  在古代,没有男人支撑的家庭,随时处于风雨飘摇中。虽为女儿身,但黄崇暇勇敢地扛起了生活的重任,她每天穿着儒生的衣服,白天出门做工赚钱,晚上回家拼命读书。可没
收到年终奖是工薪阶层的开心事,这意味着一年的努力得到了肯定,可父母多年如一日默默地奉献和付出,能得到什么呢?年末,作为儿女,给父母发一份“年终奖”来分享喜悦、表达感恩之情,才是爱的行动。俏夕阳“大礼包”,守护你的少女心  ◎出镜人/兰英(教师,28岁)  老妈的退休生活丰富多彩,她积极参加社区老年健身队,不仅保养得年轻漂亮有活力,心态也非常好。其实,老妈患有糖尿病,她用积极的方式面对生活,也是为了
火山旅馆  大家可能听过水下旅馆、森林旅馆等,那么建在火山附近的旅馆你有没有听说过呢?位于夏威夷的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莫纳罗亚山附近,有人就用特殊的支架将旅馆架在流淌的岩浆上。客人躺在床上,不仅能眺望远处的火山,还能随时看到窗外流动的岩浆,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人脸面具  最近,日本的一家高科技公司推出了一款3D人脸面具。这种面具非常逼真,脸上的纹理色泽,甚至是雀斑和睫毛都和人脸一模一样。看来,面部解
晓忆走上楼,没听见客厅有动静,便直接拿钥匙开了门。果然,客厅一片黑暗。但卧室的门虚掩着,透着灯光,还有低声说话的声音。  老公不在家,谁在卧室?晓忆满腹狐疑,轻轻走过去。推开门,一个鼓鼓的蛇皮塑料袋赫然立在眼前。袋口大开,正“吞食”着自己的一件红色大衣。因为她的出现,大衣被“卡”在袋口。  婆婆的眼神惊慌失措,正塞着衣服的手停止了动作,对面站着晓忆的妯娌桂凤。  又在偷偷拿我的衣服!晓忆刚准备生气
“我觉得我们家很普通呀,没有轰轰烈烈的奉献故事,也没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生波折,就是一家三代各有所忙、相亲相爱。”2019年7月20日,我们采访江西省儿童医院党委办公室主任张萍时,她带着清浅的笑容对我们说。彼时,距离她家荣获“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已两月有余,载誉归来似乎并没有影响她生活的平静。对于一个平静似水、温暖如春的家庭来说,可能确实没什么轰轰烈烈、震撼人心的故事。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不就是
老爸是地地道道的东北人,老妈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说起他们这段南北结合的婚姻,真应了那句话:投桃报李,永以为好。困难时期,老妈真情“投桃”  老爸和老妈同岁,今年七十四岁了,他们是大学时的同学。别看老爸是东北人,离上海远,但当年的上海姑娘老妈就認准了他的厚道和善良。  据老妈说,那时外公外婆和一家子的兄弟姐妹,都不同意她嫁到偏远的北方。毕业后老爸去上海拜见岳丈一家,他当着大家的面说:“我和桂珍是要过
我自小身体不好,经常生病,自然免不了打针吃药。可我又对药物很是抗拒,弄得父母束手无策。外婆倒是理解我的苦衷,每每这时,总会哄着我说:“不吃药就不吃吧,平常注意保养就行。”说完,她给我端上一杯桂花香茶。  我住的院子周围种着很多桂花树,每年九月,桂花盛开,院子里就会弥漫着浓郁的桂花香。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喜欢坐在老屋门口的台阶上,贪婪地吸着桂花的香气。外婆则拿上篓子与竹竿,去打桂花。我跟在后面,外婆打
徐灿生逢明末乱世,父亲是明朝的光禄丞。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她不仅学些诗词歌赋消遣闲情,还从小跟着父亲研习经史子集,这让她比一般才女多了些循规蹈矩。  成年后,徐灿嫁给明末清初知名诗人陈之遴为继室。陈之遴为明朝崇祯十年进士,前途无量。结婚之初,兩个人谈诗赏月甚为甜蜜。可好日子没过多久,陈之遴却因父亲边疆失事,遭崇祯皇帝嫌弃并赶回老家,还被斥为:“永不叙用。”  平稳的时候,门当户对可能是好婚姻;遭逢变故
孩子得了扁桃体炎后,在进行积极的药物治疗同时,家长还应注意饮食和护理,科学的饮食和家庭护理措施将有助于孩子扁桃体炎的症状缓解。  针对扁桃体炎的症状表现,下列家庭护理办法能帮助孩子缓解症状。  温盐水漱口 温水有舒缓的作用,盐则可以帮助杀死病毒或细菌,有助于减轻炎症。建议6岁或以上儿童和青少年使用温盐水漱口。通常建议每240毫升温水中加入1/4~1/2茶匙盐(大约1~2克)。  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