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曾参与创办一份由香港泛华和北大方正共同投资的职聘类杂志,请来的主编是一个读了很多书的年轻人。其实他已经30岁了,之所以说他年轻,是因为他还在读书,而且一直觉得自己的书读得还不够。他在许多名牌杂志都做过编辑,由于竞争压力大,总是得不到稳定和上升的空间,于是,每次从一个机构辞职,第一件事就是再学习。到了我们杂志社,他业余时间还在读一个什么工商类的课。
就这么一个书读“万”卷、学富“五”车的大秀才,却始终解决不了我们这本杂志办给谁看的问题,编辑方针做不出来,创刊卷首语不知道写什么。最后,发刊期逼得紧了,只好求助我这个运营官捉刀代笔。这对他是很没面子的事。
这些年,我遇到很多像他这样的毕业后还在孜孜不倦地再学习的人,他们一个共同想法是:毕业后不好找工作或找不到好工作,都是因为自己书读得不够。
其实,书读得再多,毕业后都有一个适应工作的过程,不可能因为谁读了博士,就给谁一个总经理干。事实上,你能从学校正常毕业,就说明你已经基本满足了社会对你书本知识的要求,如果你对书本的东西有更多的兴趣和爱好,可以再读硕士,读博士,做一个真正的学问家。如果读书只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趁早死了这念头。
我在医疗美容机构工作时面试过一个女孩,她绝对不是美女,甚至就是“恐龙”。她毕业的那所学校我甚至听都没听说过。我问她:为什么想来我们的公司?她说:因为知道自己长得不好看,特想知道让人变美的方法。结果我录用她了。当然,不只是因为这句话,是因为她有一种很强的求知欲望。这种欲望会比卖弄她的学识更能形成工作动力。后来,这个女孩工作非常出色,并用自己挣的钱做了局部整形手术,比刚来时漂亮多了。
我体会,学历在被面试前的环节中是有一定作用的,哪个企业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员工有一个说得出去的平均文化素质。但到了面试这一环,只要用人单位对应聘人感觉可用,学历就是扯蛋的事了。
这几年,大学毕业生一年比一年难找工作,而我所经历的企业却无不体会着人才难寻的苦处。与此同时,社会上毕业生回炉再学习的现象却越来越普遍,似乎形成了一个人才供需总是对不上号的怪圈。我想,这里除了教育制度落后所造成的恶果,传统思维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也是一大祸害。
人才,跟读书人绝不是等号。
毕业了就别再读书。
这不是在宣扬“读书无用论”。我的意思是:该读书的时候要会读书,该做事的时候要会做事。千万不要勤于读书而懒于做事。
就这么一个书读“万”卷、学富“五”车的大秀才,却始终解决不了我们这本杂志办给谁看的问题,编辑方针做不出来,创刊卷首语不知道写什么。最后,发刊期逼得紧了,只好求助我这个运营官捉刀代笔。这对他是很没面子的事。
这些年,我遇到很多像他这样的毕业后还在孜孜不倦地再学习的人,他们一个共同想法是:毕业后不好找工作或找不到好工作,都是因为自己书读得不够。
其实,书读得再多,毕业后都有一个适应工作的过程,不可能因为谁读了博士,就给谁一个总经理干。事实上,你能从学校正常毕业,就说明你已经基本满足了社会对你书本知识的要求,如果你对书本的东西有更多的兴趣和爱好,可以再读硕士,读博士,做一个真正的学问家。如果读书只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趁早死了这念头。
我在医疗美容机构工作时面试过一个女孩,她绝对不是美女,甚至就是“恐龙”。她毕业的那所学校我甚至听都没听说过。我问她:为什么想来我们的公司?她说:因为知道自己长得不好看,特想知道让人变美的方法。结果我录用她了。当然,不只是因为这句话,是因为她有一种很强的求知欲望。这种欲望会比卖弄她的学识更能形成工作动力。后来,这个女孩工作非常出色,并用自己挣的钱做了局部整形手术,比刚来时漂亮多了。
我体会,学历在被面试前的环节中是有一定作用的,哪个企业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员工有一个说得出去的平均文化素质。但到了面试这一环,只要用人单位对应聘人感觉可用,学历就是扯蛋的事了。
这几年,大学毕业生一年比一年难找工作,而我所经历的企业却无不体会着人才难寻的苦处。与此同时,社会上毕业生回炉再学习的现象却越来越普遍,似乎形成了一个人才供需总是对不上号的怪圈。我想,这里除了教育制度落后所造成的恶果,传统思维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也是一大祸害。
人才,跟读书人绝不是等号。
毕业了就别再读书。
这不是在宣扬“读书无用论”。我的意思是:该读书的时候要会读书,该做事的时候要会做事。千万不要勤于读书而懒于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