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大运河文化带的传统音乐资源与旅游产业互促发展策略探究

来源 :池州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gs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大运河的申遗成功,开发保护运河文化遗产也是重中之重,皖北大运河文化带有着优秀的传统音乐资源.通过调查皖北大运河文化带传统音乐资源生存现状,探索皖北大运河文化带的传统音乐资源与旅游产业互促发展策略,可以利用当地传统音乐资源打造皖北大运河文化带旅游产品的品牌模式,扩大传统音乐文化旅游宣传传播的影响力,打造皖北大运河文化带旅游景点与传统音乐相结合的经典范式等方式,更好的保护大运河文化带的传统音乐文化遗产.
其他文献
培养创新型人才,一方面要依托产教融合的育人平台,让学生学以致用,让社会有才可用,推进社会、企业、高校三方协同育人机制;一方面,在高校育人过程中要注重工匠精神的培养,让学生经过培养锻造,能够很快适应社会,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目前,工匠精神培育在高校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分析工匠精神培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必要性、重要性,提出培育高校工匠精神的策略与方法是重点之所在.
大别山革命民歌是“大别山精神”的艺术载体,亦是大别山区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代表.其精神内涵与党提出的“四个自信”“四个意识”“两个维护”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是地方高校课程思政宝贵的优质红色文化资源.搭建教学科研平台,编写优质红色音乐教材;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技能学习与思想引领并重,深化以情感人;开辟红色第二课堂,打造红色校园文化,推广以文化人;拓展实践平台,强化社会服务,实现实践育人等是大别山革命民歌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重要路径,对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