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菲特的客观道德哲学思想

来源 :世界哲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920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哲学领域存在着相互竞争的规范伦理立场,帕菲特认为导致这些分歧的根源在于对道德规范性认识的差异.要避免这些分歧导致道德虚无主义,需要对道德客观性进行重新审视.帕菲特反对基于欲望以及心理动机的道德主观主义,支持道德客观主义.他从个人同一性的客观视角出发,以客观理由和认知合理性为逻辑支撑,对道德哲学领域三大主流理论——康德义务论、斯坎伦契约论以及后果论进行改造,提出了三重理论以及最优原则.虽然帕菲特致力于提供客观道德规范准则,弥合道德分歧之间的鸿沟,但是他的思想具有局限性.道德客观性意味着某种程度上的规范性.帕菲特只强调了道德规范的理论维度,忽视了激发与实践维度.道德规范性与实践合理性之间存在极大张力.在道德实践中,不仅要以客观事实或价值为导向,更要权衡道德主体所面临的复杂境遇,通过适当的认知推理过程锻炼理性能力,从而成就真正重要之事.
其他文献
阿甘本通过对“神圣人”“赤裸生命”与“例外状态”之间关系的探究,指出主权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而运用法律与暴力机器来制造例外状态.阿甘本例外状态思想揭示了西方政治与法律勾结下的“例外乱象”,体现了对人类生命的密切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为批判资本主义、找寻生命与政治的真谛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然而,阿甘本例外状态思想对西方国家的制度批判却停留于表面,没有将“例外状态”的运行与资本主义制度内含的价值观、生产方式等紧密联系,并且缺乏摆脱例外状态的实践路径,既没有指出打破例外状态该施加何种暴力,也没有提出为消解例外状
摘要:由于目前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较为匮乏,导致大众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的理解较为模糊,甚至认为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普通儿童。然而,特殊儿童发展有其自身特点,特殊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着重于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需要,在家庭、学校和社区支持下,让特殊儿童能够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融入社会、适应社会,过有质量的生活,获得人生幸福感。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
财产刑是剥夺罪犯全部或部分财产的刑罚方法的总称,其作为我国刑罚的一种手段,在目前司法环境下,其适用比例越来越高.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财产刑执行比例低、财产刑判决多成为“空判”、财产刑检察监督力度不足等顽疾,本文旨在通过剖析现有财产刑执行存在问题及原因基础上,结合司法实践,探究完善财产刑执行机制及检察监督新路径.
在新农村建设中保证农村地区居民的饮水健康,农村地区影响居民生活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生活用水品质不稳定,用水质量安全不佳就可能导致农村地区居民健康受到威胁.在新农村建设中通过加强农村安全饮水管理,来有效解决农村地区用水质量安全问题,这有利于提升农村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本文总结了农村安全饮水的现状与主要准则,分析了农村安全饮水管理中的主要问题以及具体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20世纪发生在诠释学领域的争辨,其根源在于理解活动之概念的多义性,而对此多义性的把握,则必须回溯诠释学的发展史.历史地看,诠释学的发展聚焦于两个变革阶段,一是1800年左右从启蒙时代到新人本主义的过渡,二是20世纪初新的诠释学萌芽之产生及其后效.系统检讨诠释学历史中这两个关键的变革阶段,有助于理解哲学诠释学对传统诠释学的承袭与断裂、以及当代诸种诠释学之间的同一与差异.
正义与责任之间的关系不仅关乎社会变革的主题,也关乎民主社会的稳定,现代正义理论极为关注责任问题.自康德以来,责任在自由主义理论中的作用与需求在左翼理论中的作用是一样的.因而对责任的自由主义模式的接受或批判都将不可避免地在总体上导致对自由主义的接受或批判.特别是在全球不公正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作为全球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根据的新自由主义成为了理论探讨的焦点.全球不公正的责任既要考虑集体责任,也要考虑个人因其分享作为国际关系主体的那个共同体共同价值观而负有的责任.集体责任的存在并不否定个人的责任.个人是人类的一
政治哲学家往往消极地看待现实的主体,认为它不可能是政治的可靠来源,朗西埃提出了一个针锋相对的观点,即“政治就是政治主体化”.按照“主流的”解读方案,政治主体化首先是通过话语实现的,但是我们发现在争取话语权的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主体是一个空主体.借助于对《劳工之夜》《审美无意识》和《美感论》等著作的解读我们尝试引入一种新的“具身的”解读方案,即不再把政治主体当作空的,而是将其视为情感的、想象的和具身的.
摘要:当前,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逐渐受到中职院校的关注。从生命教育的视角出发,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结合存在主义心理学的生命观,构建中职院校“三层四维四融”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发展模式:以激发生命能量、促进生命成长、实现生命价值为“三层级”目标,以生命健康教育、积极心理教育、生命自主教育和生涯发展教育为“四维度”内容,以构建“预防、预警、干预”三级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开设“突出生命化、注重体验性
维尔戈在《早期中国哲学中的情感》(The Emotions in Early Chinese Philosophy)一书中指出,“兼爱”并非墨子不切实际的愿望,而是体现了墨子对“爱”,特别是有差等的爱所产生的问题的洞察.差等之爱虽然能够使人推己及人,并因为爱的直观且具体的动机而更具有实践性,但存在着爱者为了被爱者而损害他人福祉的可能,从而会导致对普遍之爱的不义.因此墨子认为必须建立统一的准则以节制造成不义的私欲,才能实现“兼爱”.墨子的“兼爱”准则建基于“众人所同见、众人所同闻”的共同经验,因此具有普遍性
苏格拉底伦理学否定不自制(àκρασíα)的可能性,“无人自愿为恶”就是这种看法的经典表述,作恶是出于无知.由此,T.厄尔文(T.Irwin)发展出一种被人称为标准的经典解释的观点,即对于苏格拉底来说,一个有德性的人只有以善为对象的理性欲求.但是,这种经典解释忽略了非理性的成分对人的影响和作用,对不自制的问题进行了过于简单化的处理.事实上,我们从多处文本中都可以看到一种苏格拉底认同历时性的信念不自制的可能性,T.佩内(T.Penner)论证了历时性的信念不自制,但是,他并没有对这种可能性的条件进行分析: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