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交往的艺术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ancy_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需要讲究艺术,在具有特殊性的医患关系中,同样需要讲究交往的艺术。医生需要有一套与病人交往的技艺和知识,病人也应该了解同医生打交道的艺术。一般来说,准舒找医生看病的人,或正住在医院里接受治疗的人,均有同医生建立良好关系的愿望,但如何实现这一良好愿望,却常常一筹莫展。当然,需要首先说明的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也是医生的义务之一。作为患者,应如何同医生打交道呢?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同医生打交道的艺术。
  1,了解医生的心理。在医患交往中,医生有着具有专业特色的心理状态。就目前我国的医生而言,常持有这样几种心理:其一是权威心理。医生往往认为他们在医患交往中有绝对的权力,在做某些医疗决定时更是如此。其二是表现心理。医生往往希望通过诊治活动来表现自己的医疗水平,证明自己是有经验、有水平的,是值得信赖和尊敬的。当然医生心理还有责任型和淡漠型等等,但前述两种具有普遍性,并多多少少存在于各类医生身上。只有了解了你所相处的医生的心理状态,你才能与之融洽相处。如对于权威心理较强的医生,当你向他们提出自己的要求和对治疗表示异议时,表达一定要婉转。激烈的言词往往会伤害医生的自尊心。再如对于表现心理较强的医生,更应多说一些赞许的话。若对诊疗有看法,也应先肯定一些,再提出自己的意见。然而对于那些为数不多的持淡漠心理状态的医生,恐怕任何艺术也无济于事,唯有唤醒他们的责任心。
  2,良好的病人形象。在社会交往中,自身形象十分重要。“形象成功,事事顺利”,不无一定的道理。医生的形象是其医疗活动是否成功的重要方面之一。那么作为病人,在同医生打交道时是否也应考虑保持一个良好的形象呢?我说是应该的。这不仅仅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需要,而且也是社会文明的需要。尽管从古到今,大量的医学道德文献均告诫医生,对病人要一视同仁,不能介意病人除疾病和生命以外的其他因素,但是不可否认,对不同的病人医生常常会做出不同的反应。一个语言文明、和蔼可亲的病人总能获得医生更多的好感,而态度蛮横、语言粗俗的病人难免引起医生反感。只要设身处地想想,你便可以清楚地理解这一简单的道理。再譬如个人卫生这样一件小事,也关系到病人形象。你找医生诊治时,若不事先洗个澡,换换已穿多日的内衣和袜子,体验时的异味对医生难免产生一种恶性刺激。且不说为了社会文明,为了你个人的利益,也应努力避免之。
  3,加强同医生交流。有对病人冷漠的医生,也有不愿同医生打交道的病人。但是不管你心里对医生怎样想,既然得病了,就必然要接触医生,这是治疗疾病的前提。临床上常常可以见到这样一类病人,医生来病房时,他很少有话同医生讲,更不用说主动去找医生了。我想既然因为你的健康问题同医生建立了联系,还是应该使这种联系更紧密一些,这样对你的治疗会有益处。加强同医生的交流,无疑是使这种关系更加密切的重要手段。可以说没有交流,就没有联系。除了医疗以外,你同医生交谈的任何话题都能够密切你们的关系。交流中特别要注意的是语言表达方式,应尽量不用直接的或命令式的语言。即使是一般的人际关系,用婉转的疑问句常常比用生硬的祈使句效果更好。此外,社会心理学家们的调查证实,“慷慨地赞扬”的确有利于加强关系。当然赞扬要有根据,太过分的赞扬会使医生感到你在阿谀奉承。
  最后,有的读者可能会想,你说得再好,恐怕与医生处好关系的重要手段还在于请客、送礼、塞红包。此处不可能详细谈论该问题,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送礼不可能建立真正亲密的医患关系,有时还会使医生感到难堪。
其他文献
茶树油具有抗菌功效,常用于治疗局部溃疡、脚气等皮肤感染。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含5%茶树油的洗发剂可以使头皮屑减少41%,改善头皮瘙痒和出油问题。索贝尔博士建议,自行在洗发液中添加少许茶树油同样有效。 摘自《大众健康报》
日本厚生省1990年6月6日公布了日本癌症发病率的最新调查结果。据称,与1979年进行的调查结果相比,现在日本人的肺癌与乳腺癌的发病率增加了三成到六成,而胃癌与子宫癌的发病率有减少的趋势,癌症的发病症状与欧美大体相近。  据统计,每10万人口中胃癌患者为46.0人(比上次减少9.4人);乳腺癌患者为21.0人(增加7.7人);肺癌患者20.2人(增加4.9人);子宫癌患者为17.0人(减少6.8人
3D报纸你看过吗?    3D电影已不再是新鲜物。那么3D报纸呢?近日,比利时一家体育报纸《最后一小时体育报》向3D报纸发起挑战,推出了一期3D版本特刊。在3D特刊上,所有图片和广告都呈现出三维效果。当然,读者必须通过一副特殊的眼镜,才可以看得出这种特殊报纸的魅力所在,这种眼镜可在购买报纸时免费领取。这种眼镜对于3D影迷来说并不陌生。这家法语报纸总编辑介绍说,为了准备这期特刊,他们总共花了两个月时
众所周知,肥胖者易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痛风、胆石症、胰腺炎等病。此外,高度肥胖者还可能患一种鲜为人知的病症——  夜深了,万籁俱寂。我在巡视病房,听到如雷贯耳的阵阵鼾声,我知道那是从离休干部老王的病房里传出的。她年过花甲,自三十年前卵巢瘤手术后,体态日趋发福。近半年来常感头晕、胸闷、气促。高血压、冠心病的“帽子”都戴上了。想起入院那天,我为她测体重,她步履维艰地站到120公斤的磅秤上,指针绕
每两天服一片阿斯匹林,就可以减少偏头痛发作的危险。这是最近医药研究的一项新发现。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上的常见病,发病率很高。仅美国而言,偏头痛病人就达18002;"。该病发作时的典型症状是头部抽痛,持续时间有长有短,有时伴有恶心、眼花。  一般认为,偏头痛发病与血液中的凝血物质——血小板有关。当血小板积聚在一起时,会释放一种名叫血清素的神经递质,这种递质可以导致脑内动脉的收缩,从而诱发偏头痛。阿斯
教育振兴:我们在行动  ——河南省实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一周年回眸  无论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还是启动学前教育3年行动计划,无论是促进教育公平,还是提高教育质量,自2010年国家及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全省各地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力度不断加大,教育事业出现了可喜的变化。然而,对于一项跨越10年的改革发展规划,一年仅仅是一个开始,当前,我们还有很多现实问题没有被很好地解决。
用推拿法防治感冒,有增强体质、加速痊愈的效果。自我推拿的主要方法是:  1,分运太阳:用中指由前额中央抹向两侧太阳穴,抹3~5次。然后在太阳穴处以拇指按揉18~36次。  2,提拿颈筋:以两手指交叉相握,头向前倾,合抱颈项,以鱼际和掌根作力,将颈项大筋向上提拿lO~15次。然后用两手掌摩抚颈项部5~8次。  3,揉捻鼻梁:《保生秘要》说:“鼻塞,……以两手指擦鼻两旁。”一般可在鼻梁骨两侧用食、中、
上了年纪的老人总是说产妇不能洗澡,不能受凉。可这话只对了一半。产妇应当防止受凉,但并不是不可以洗澡。  产妇在分娩时大量出汗,产后数日内由于皮肤排泄功能旺盛,毛孔张开,出汗较多,尤其是在睡眠和初醒时。在这种情况下,如不及时清洗,便会使汗液、奶渍及污垢在皮肤上堆积,容易出现皮疹及痱子。产妇分娩时的体力消耗大,抵抗力因而降低,是很容易引起皮肤感染的。因此,产妇必须注意卫生,其中包括产后洗澡。不过,洗澡
1,印度的医学与佛学确对中国医学产生过重大影响。公元63年,汉明帝曾派18人去印度求佛学,印度医学可能就在这时传入了中国。  2,魏晋南北朝与隋、唐医书中,就包含了许多印度佛教医学的思想。陶弘景曾撰《百一方》,“百一”就是来自佛教“一百一病”的说法。  3,唐朝孙思邈的《千金方》中说,“一气不调,百一病生,四神同作,四百四病同时俱发。”显然,亦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  4,唐代已有印度眼科医师在中国
农业生产中的污染不可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