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源人隐孢子虫P23抗原基因克隆表达及其免疫活性的测定

来源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zhouka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索隐孢子虫病免疫预防的新途径,本文对猴源人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hominis P23抗原基因进行了克隆、表达及其免疫活性的测定.采用RT-PCR方法对猴源C.hominis P23抗原基因进行克隆,构建重组质粒pGEX 4T 1 P23,并用IPTG诱导其在E.Coli Rossetta中表达;采用SDS PAGE检测其表达效果;采用Dot ELISA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分别检测其与抗体反应特性和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表明:所克隆的P23抗原基因大小为342 bp;重组质粒表达蛋白的
其他文献
为探讨IL-2和IFN-γ的佐剂效应,本研究观察了重组弓形虫磷酸甘油酸变位酶2(rTgPGAM2)联合IL-2或IFN-γ滴鼻免疫小鼠诱导小肠黏膜IgA抗体分泌细胞(IgA—ASCs)和小肠冲洗液sIgA的免
为了解中哈边境阿拉山口口岸地区蚊虫种群本底构成及生态习性,采用帐诱、挥网、灯诱采集蚊虫,进行形态学分类鉴定.2012与2013两年共采集成蚊16 317只、经随机抽样鉴定3 370只
本文描述了采自中国四川省峨眉山的库蠓属一新种:蓝腹库蠓Culicoides cyancus Liao,Wang et Yu sp nov.和3种四川省新纪录:棒须库蠓Culicoides clavipalpes Mukerji,1931,冲绳库蠓C
兔球虫专性寄生于兔消化系统(肝脏及肠道),所引起的兔球虫病对养兔业危害极大。兔球虫病对断奶后至3月龄的幼兔危害最大,本文用5000个中型艾美耳球虫和无残艾美耳球虫卵囊分别接
摘要中华按蚊是我国的主要传疟媒介之一。近年来我国不同地区的蚊虫抗药性监测数据显示,多种媒介蚊虫对拟除虫菊酯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为了解重庆市中华按蚊对拟除
为了解人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病在新疆地区的流行状况,本研究采集和硕、石河子、博乐三地区居民与农林牧工作者血液样本,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特异性IgG滴度水平
为了了解白纹伊蚊实验种群沃尔巴体Wolbachia感染率、感染品系、组织分布及系统发育,运用引物PCR方法检测实验种群白纹伊蚊Wolbachia 的感染情况.解剖白纹伊蚊,提取头部、卵
为掌握河南省焦作和漯河两市淡色蚊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状况,为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依据,本文采用WHO推荐的药液浸滞法,测定4龄期蚊幼虫的半数致死浓度。通过与敏感种群的
本文描述了8个毛蠓新种:均县毛蠓新种Dasyhelea junxiana sp.nov.,芦沟桥毛蠓新种Dasyhelea lugouqiaoensis sp.nov.,钳茎毛蠓新种Dasyhelea forficpenis sp.nov.,曲囊毛蠓新种Dasyhele
为了观察感染高原鼠兔与感染牦牛、藏羚羊的皮蝇蛆Ⅲ期幼虫之间形态学上的区别,在青海省玉树县和称多县收集感染高原鼠兔的皮蝇蛆与本研究室以往收集保存的感染牦牛、藏羚羊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