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第三产业比重也日益加大。然而作为西部地区的宁夏,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产业总体偏低、内部结构升级缓慢等特点。究其原因是由于区内各地资本投入量存在差异、城市发展状况极不平衡、经济结构差距明显等因素。针对以上具体情况,提出一是促进和改善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尤其要大力发展现代化服务产业和宁夏民族旅游业;二是发展非国有经济调动宁夏活力;三是针对各地区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发展;四是注重人才培养模式和吸纳优秀人才。
关键词:宁夏;第三产业;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9-0111-0
第三产业是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实现都有影响和制约作用。在实现社会物质商品生产、发挥城市功能、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社会分工的日益深化,世界各国的第三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日益增加。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末其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竟达到了60%,甚至70%以上。这说明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中,第三产业对于增加就业、缓冲经济运行的振荡、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等方面作用会越来越大。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1]。位于中国西北部的宁夏,其第三产业也获得了迅速发展。
一、宁夏第三产业的现状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宁夏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宁夏的第三产业在加快发展的基础上对全区经济发展
起到了积极地作用,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内容:
1.第三产业的总体比重偏低。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是国民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宁夏200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 339.49 亿元,居全国倒数第三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7% ,远远落后于国外中等收入国家和国内发达省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宁夏第三产业总体发展变化不大。1995年第三产业在地区总产值中所占比例为37%,到2007年所占比例为38%。虽然在此过程中有一些起伏,但起伏不大,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2.宁夏地区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力度缓慢。一般来说,新兴服务行业大多是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行业,这些服务行业的劳动生产率要大大高于传统型、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行业。如果前者的比重提高,就会带动整个第三产业生产率的提高,也就会有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然而从2003—2007年宁夏地区,代表着新兴行业的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和综合科学技术等行业虽然比以前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从所占比例来看,三者的加总占到总比例的29%。很明显,宁夏地区仍保持着以传统行业为主的格局,新兴行业发展不足,一些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行业发展也较为落后,不能满足需要,导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缓慢(见表1)。

3.宁夏五大区域第三产业发展很不平衡。一是从第三产业增加值来看,银川地区快于其他四个地区,并且这种增长趋势在逐年扩大;二是从吸纳劳动力就业所占比重上来看,宁夏大部分地区在近五年都出现了先增后降的情况。银川地区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人数从绝对数量上来看是增加的,从比例上来看,虽然2003—2006年都在增加,但到了2007年就业人口比例下降了11个百分点。起伏最大的是固原地区,2004年固原地区第三产业吸纳劳动人口比例达到了84.91%,而到了2007年却降到了13.24%(见表2)。

二、宁夏第三产业的问题分析
宁夏各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对宁夏经济的整体向前健康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而且严重制约了西部大开发全面发展的步伐。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呢?
1.资本投入的差异。宁夏第三产业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资本投入量对第三产业经济增长影响很明显,因此第三产业区域发展差异的产生和各个区域资本投入量的多少密切相关。根据2007年宁夏固定资产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得到,第三产业个人固定资产拥有量最大的银川市区是拥有量最小量地区固原市区的14.05倍,是石嘴山市区的3.03倍;就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构成来看,银川市区第三产业总固定资产中,国有固定资产的比例低于其他市区,特别是远远小于固原市区,具体来说,固原市区第三产业投资中国有成分占68.8%,而银川市区的国有资产占到了18.24%。说明银川市区的第三产业固定资产结构多元化,这是由于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提高了固定资本利用效率。
2.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事实上,第三产业许多行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电讯、金融等行业都要求有一个最低限度的需求规模,需要一定的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来支撑,即都需要一定的生产要素聚集程度来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如果达不到这一规模,第三产业就难以有效发挥它的潜力。有实证分析,只有生产要素和人口聚集到相当规模,产生对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强大市场需求,才足以支撑服务业的不断产生、分化和独立。所以宁夏的五大地区,在人口密度、人口数量、城市化发展状况、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为这些差异的存在,本来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平衡程度更加严重,就出现了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绝对数值越来越大的局面。
3.经济结构的差异。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认为,地区经济增长及就业情况与区域经济结构关系最为紧密。在一个区域内,无论是区内资源还是所吸收的区外资源,配置效率及边际生产率高低都由其经济结构所决定。银川市区产业结构相对于宁夏其他地区发展具有速度快、市场占有率高、投资回报率高、经济效益高的特点,这些因素使得银川市地区经济较快发展,居民就业情况及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然而固原市、中卫市区、石嘴山市区仍以经济效益低、投资回报率低、风险大的农业及重工业为主,这一现状使得这些地区经济结构严重不合理,进而导致了宁夏地区产业发展的不平衡。与此同时,宁夏银川市与东部及发展地区相比,第三产业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即使相对于宁夏其他几个地级市,银川市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把它放一个较大的环境中进行比较差异很大。
三、宁夏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世界各国都已普遍认识到第三产业是广泛吸纳劳动力的一个蓄水池,中国、我区更是如此。为改变宁夏地区第三产业基础薄弱、水平低下的局面,尤其是近期发展乏力的局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促进和改善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一是要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如咨询服务业,即代理、代办、经纪、拍卖等代理性服务;评估、审计等专业性服务;数据库、软件开发、信息加工处理、信息设备维修等以计算机应用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服务业和各种中介服务机构。二是要改组改造传统服务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进行改造。着重发展商贸流通、交通运输、市政服务等行业;推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多式联运、网上销售等建议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率。三是要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逐步扩大金融、保险和商贸等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加大利用外资的力度,引进先进的管理和技术,努力实现第三产业跨越式发展。四是要结合宁夏的特点,大力发展宁夏的民族旅游业。宁夏是回族聚居地,回族占全区人口比例的34.3%,约占全国回族总人口的1/5,被称为“回乡”、中国的“穆斯林”省。回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不仅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而且还拥有独具特色的风味食品、服饰、婚俗、建筑、礼仪、节庆、歌舞等特色文化。丰富的回族伊斯兰文化即是宁夏独具特色的优势资源 [2]。
2.发展非国有经济,充分调动宁夏各地级市区的活力。发展集体、个体、外资等非国有经济,企业的负担少,责、权、利关系明确,利益驱动力大,经营管理灵活,市场竞争力也较强。而且,非国有经济依靠自我筹资,实行聘请员工、自我扩展市场渠道等来求得发展,这将减轻宁夏的财政负担,增加了就业机会。因此,应该在宁夏各地级市鼓励第三产业中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给它们和国有经济同样的地位,放宽对其发展的不合理限制,发挥它们的潜能。
3.针对地区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发展第三产业。宁夏五个地级市各有特点。如石嘴山市属于宁夏老工业地区,要注重石嘴山地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同时,还要注重旅游资源的充分利用。而中卫市地区,农业发展较其他地区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大米、土豆、玉米、枸杞等一些农产品具有较高品质,发展这一地区的第三产业要结合这些实际情况有侧重的发展。
4.注重人才培养模式和吸纳优秀人才。重点抓好第三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加快建设适应本地区第三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一是要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建立开放式、市场化、多渠道的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探索服务领域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重点培养具有参与国际竞爭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的企业家,以及目前急需的金融、财会、外贸、法律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二是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指标体系,制定实施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计划。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发挥企事业单位在人才引进工作中的主体作用。通过“产业聚才、项目引才、人才带才”等形式,积极引进服务领域高层次人才。三是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建立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引进机制,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参与第三产业的发展 [4]。
参考文献:
[1]杨勇先.西部第三产业结构分析[J].西部大开发,2002,(1).
[2]黄桂华.宁夏经济进程中回族旅游资源开发的价值分析[J].宁夏党校学报,2004,(11) .
[3]吴海鹰,陶源,马学恕.宁夏蓝皮书2006—2007年宁夏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 .
[4]李霞.石嘴山市第三产业发展的建议[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8,(6).[责任编辑 陈丹丹]
关键词:宁夏;第三产业;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9-0111-0
第三产业是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实现都有影响和制约作用。在实现社会物质商品生产、发挥城市功能、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社会分工的日益深化,世界各国的第三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日益增加。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末其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竟达到了60%,甚至70%以上。这说明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中,第三产业对于增加就业、缓冲经济运行的振荡、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等方面作用会越来越大。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1]。位于中国西北部的宁夏,其第三产业也获得了迅速发展。
一、宁夏第三产业的现状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宁夏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宁夏的第三产业在加快发展的基础上对全区经济发展
起到了积极地作用,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内容:
1.第三产业的总体比重偏低。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是国民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宁夏200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 339.49 亿元,居全国倒数第三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7% ,远远落后于国外中等收入国家和国内发达省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宁夏第三产业总体发展变化不大。1995年第三产业在地区总产值中所占比例为37%,到2007年所占比例为38%。虽然在此过程中有一些起伏,但起伏不大,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2.宁夏地区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力度缓慢。一般来说,新兴服务行业大多是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行业,这些服务行业的劳动生产率要大大高于传统型、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行业。如果前者的比重提高,就会带动整个第三产业生产率的提高,也就会有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然而从2003—2007年宁夏地区,代表着新兴行业的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和综合科学技术等行业虽然比以前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从所占比例来看,三者的加总占到总比例的29%。很明显,宁夏地区仍保持着以传统行业为主的格局,新兴行业发展不足,一些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行业发展也较为落后,不能满足需要,导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缓慢(见表1)。

3.宁夏五大区域第三产业发展很不平衡。一是从第三产业增加值来看,银川地区快于其他四个地区,并且这种增长趋势在逐年扩大;二是从吸纳劳动力就业所占比重上来看,宁夏大部分地区在近五年都出现了先增后降的情况。银川地区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人数从绝对数量上来看是增加的,从比例上来看,虽然2003—2006年都在增加,但到了2007年就业人口比例下降了11个百分点。起伏最大的是固原地区,2004年固原地区第三产业吸纳劳动人口比例达到了84.91%,而到了2007年却降到了13.24%(见表2)。

二、宁夏第三产业的问题分析
宁夏各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对宁夏经济的整体向前健康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而且严重制约了西部大开发全面发展的步伐。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呢?
1.资本投入的差异。宁夏第三产业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资本投入量对第三产业经济增长影响很明显,因此第三产业区域发展差异的产生和各个区域资本投入量的多少密切相关。根据2007年宁夏固定资产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得到,第三产业个人固定资产拥有量最大的银川市区是拥有量最小量地区固原市区的14.05倍,是石嘴山市区的3.03倍;就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构成来看,银川市区第三产业总固定资产中,国有固定资产的比例低于其他市区,特别是远远小于固原市区,具体来说,固原市区第三产业投资中国有成分占68.8%,而银川市区的国有资产占到了18.24%。说明银川市区的第三产业固定资产结构多元化,这是由于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提高了固定资本利用效率。
2.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事实上,第三产业许多行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电讯、金融等行业都要求有一个最低限度的需求规模,需要一定的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来支撑,即都需要一定的生产要素聚集程度来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如果达不到这一规模,第三产业就难以有效发挥它的潜力。有实证分析,只有生产要素和人口聚集到相当规模,产生对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强大市场需求,才足以支撑服务业的不断产生、分化和独立。所以宁夏的五大地区,在人口密度、人口数量、城市化发展状况、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为这些差异的存在,本来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平衡程度更加严重,就出现了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绝对数值越来越大的局面。
3.经济结构的差异。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认为,地区经济增长及就业情况与区域经济结构关系最为紧密。在一个区域内,无论是区内资源还是所吸收的区外资源,配置效率及边际生产率高低都由其经济结构所决定。银川市区产业结构相对于宁夏其他地区发展具有速度快、市场占有率高、投资回报率高、经济效益高的特点,这些因素使得银川市地区经济较快发展,居民就业情况及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然而固原市、中卫市区、石嘴山市区仍以经济效益低、投资回报率低、风险大的农业及重工业为主,这一现状使得这些地区经济结构严重不合理,进而导致了宁夏地区产业发展的不平衡。与此同时,宁夏银川市与东部及发展地区相比,第三产业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即使相对于宁夏其他几个地级市,银川市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把它放一个较大的环境中进行比较差异很大。
三、宁夏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世界各国都已普遍认识到第三产业是广泛吸纳劳动力的一个蓄水池,中国、我区更是如此。为改变宁夏地区第三产业基础薄弱、水平低下的局面,尤其是近期发展乏力的局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促进和改善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一是要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如咨询服务业,即代理、代办、经纪、拍卖等代理性服务;评估、审计等专业性服务;数据库、软件开发、信息加工处理、信息设备维修等以计算机应用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服务业和各种中介服务机构。二是要改组改造传统服务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进行改造。着重发展商贸流通、交通运输、市政服务等行业;推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多式联运、网上销售等建议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率。三是要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逐步扩大金融、保险和商贸等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加大利用外资的力度,引进先进的管理和技术,努力实现第三产业跨越式发展。四是要结合宁夏的特点,大力发展宁夏的民族旅游业。宁夏是回族聚居地,回族占全区人口比例的34.3%,约占全国回族总人口的1/5,被称为“回乡”、中国的“穆斯林”省。回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不仅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而且还拥有独具特色的风味食品、服饰、婚俗、建筑、礼仪、节庆、歌舞等特色文化。丰富的回族伊斯兰文化即是宁夏独具特色的优势资源 [2]。
2.发展非国有经济,充分调动宁夏各地级市区的活力。发展集体、个体、外资等非国有经济,企业的负担少,责、权、利关系明确,利益驱动力大,经营管理灵活,市场竞争力也较强。而且,非国有经济依靠自我筹资,实行聘请员工、自我扩展市场渠道等来求得发展,这将减轻宁夏的财政负担,增加了就业机会。因此,应该在宁夏各地级市鼓励第三产业中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给它们和国有经济同样的地位,放宽对其发展的不合理限制,发挥它们的潜能。
3.针对地区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发展第三产业。宁夏五个地级市各有特点。如石嘴山市属于宁夏老工业地区,要注重石嘴山地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同时,还要注重旅游资源的充分利用。而中卫市地区,农业发展较其他地区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大米、土豆、玉米、枸杞等一些农产品具有较高品质,发展这一地区的第三产业要结合这些实际情况有侧重的发展。
4.注重人才培养模式和吸纳优秀人才。重点抓好第三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加快建设适应本地区第三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一是要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建立开放式、市场化、多渠道的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探索服务领域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重点培养具有参与国际竞爭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的企业家,以及目前急需的金融、财会、外贸、法律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二是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指标体系,制定实施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计划。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发挥企事业单位在人才引进工作中的主体作用。通过“产业聚才、项目引才、人才带才”等形式,积极引进服务领域高层次人才。三是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建立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引进机制,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参与第三产业的发展 [4]。
参考文献:
[1]杨勇先.西部第三产业结构分析[J].西部大开发,2002,(1).
[2]黄桂华.宁夏经济进程中回族旅游资源开发的价值分析[J].宁夏党校学报,2004,(11) .
[3]吴海鹰,陶源,马学恕.宁夏蓝皮书2006—2007年宁夏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 .
[4]李霞.石嘴山市第三产业发展的建议[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8,(6).[责任编辑 陈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