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
  关键词:小学数学;效率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其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情境創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
  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2.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 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
  创设了中国北京申奥成功的情境:出示第二轮得票统计图(北京56票,多伦多22票,巴黎18票,伊斯坦布尔9票)请学生根据统计图用学的百分数知识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 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二、为学生创设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一堂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有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思考的时间。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而教师责任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最简单的一个要求是教师提问后是否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至少用几秒钟让学生思考,而不急于下结论,判定学生会不会,特别是那些需要较深入理解和需要一定的创造性才能解决的问题,更要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
  三、形式多样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
  课改刚刚起步,现在的在校学生在多年的学习生涯中都是被“抱”大的,已经习惯了你讲我听的模式,习惯了“被动学习”和“他主学习”,他们不敢也不善于发现问题,不敢相信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不懂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适,更不懂自己去制定学习策略,独创性明显缺乏。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各种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和自主学习的独创精神。这是自主学习取得成功很关键的一步。鼓励、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思路。同时也促进学生养成善于求异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在教学中,通过思考角度的变化,思考方法的改变,题型设计的变化等来提供形态多样的知识信息,创造多样化的思维环境,接通多方位的解题思路,用“教”的创新火种点燃“学”的创新火种,从而促进理解的深入,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广阔性,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大胆自我调控和相应的调适。
  四、积极参与讲实效
  新课标强調课堂学习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主体参与是教学活动产生的基础,它决定这活动的始发、活动过程、活动的质量,使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旁观者,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智慧得到启迪,能力得到发展,创新意识得到培养。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成为课改以来老师们教学的一个亮点。如:在进行圆柱体体积的教学时,不仅老师用教具演示转化成近似长方体的过程,更有学生转化的动手操作;圆锥体积的教学,学生已经走上讲台,取代了昔日教师的演示,不仅借助沙子或水将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关系形象地展示给大家,还能让大家参与推导的过程中,加快、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合作学习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大多数老师都十分重视,尤其是小组合作,但我们在教学中发现有时课堂气氛虽然活跃,学生充分“参与”,但效果其实并不好。我回顾自己的教学也发现不少的问题,如:有时问题过于简单或直接,根本不用合作我却在组织交流;一些问题不够重点,白白耽误时间;还有一些问题应该讨论,可给的时间却过短,学生根本来不及思考。最终学生参与了,但只是走了形式。体现出来,那就是课堂无效。老师们注意的是一定要理解学生参与与合作学习的真正含义,不仅如此,还要教给学生一些参与的方法,合作的技能,提高学生参与的实效。
  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无论课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马瑞;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的思考
其他文献
正确理解植物体对环境刺激的感受、响应及适应机理是人类合理栽培农作物、高效生产粮食等生活资源的重要基础。高温作为植物面临的主要逆境之一,研究植物感受高温刺激的生理响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高中化學新课标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
选取广州作为研究案例地,通过百度地图API获取广州市区27 037个餐饮类POI点的空间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入DBSCAN空间聚类算法,将其识别为397个集群,其在空间特征上呈现以天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