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不仅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学校的系统工程。教学质量是由学校许多方面的教学和教学管理环节构成的,不仅仅只是课堂问题。它应该由以下方面的环节构成:学校的战略发展规划;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水平的提高;教学管理;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财力投入(含硬件建设、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师待遇);招生质量问题(招生质量是教学质量保证的第一关口);对外开放和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及时吸收国际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这11个方面的教学环节都与教学质量提升和学校办学水平提高密切联系,缺一不可。所以,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决不是单纯的课堂行为,也不只是某个系和某位教师的职责,它是一项全院的中心工作和系统工程。这些环节的作用不是平均的,有些在一定的条件下需要特别的关注和强化,因为它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学院需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制定符合学院实际的有突出特色的发展战略
北京舞蹈学院要成功发展,要提高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首先要制定一个符合实际、目标明确的发展战略,做好学院的顶层设计。我们的长远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的舞蹈高等学府”。在这个长远目标的基础上,我们在教学改革中提出了“教学研究型舞蹈高等学府”的办学定位,即在重视教学质量的同时要加强学术研究,在学术研究上必须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没有科研就没有创新,也就没有高质量的发展,为此提出了符合学院实际的学科定位,即“以舞蹈本体为特色,结合舞蹈文化相关的专业,将传统学科与舞蹈舞台科艺、艺术管理、多媒体高新技术、人体科学相融合,形成学院的综合协调发展”,理清了学院专业结构布局。学院在专业结构上以舞蹈传统学科为优势和特色,对于舞台科艺、艺术管理、多媒体技术、人体科学等交叉学科,要形成学院各学科之间的协调发展与综合优势,而学院发展新专业的目的是更好地拓展舞蹈文化。
二、大力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使若干重点学科成为国内外一流水平的学科
学科建设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学科的水平尤其是重点学科的水平是学院办学水平的象征和体现。学院提高教学质量,落实发展战略目标,首先要落实在学科建设上,要下大力量抓好重点学科,建设几个同行业一流水平的重点学科。学科建设主要有两大任务,一是学科和专业结构的调整;二是学科的自身建设。学院在2002年教学改革中,制定了各学科建设的完整方案,启动了教材系统建设计划,重点加强了学术建设。
从提高教学质量落实学院的发展战略上看,在学科建设上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1.要抓学科理论建设
通过抓学科理论建设进一步凝练每个学科的发展方向,研究学科新的增长点,解决学科前沿面临的一些难点、重点学术问题,如芭蕾舞系要深入研究芭蕾中国化的问题;中国古典舞系要研讨如何看待中国古典舞历史,以及如何继承传统、体现时代精神的问题;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要研究如何看待民间舞蹈艺术和舞台高雅艺术之间的关系。现在原生态已成为一个热点,牧羊人的歌唱称原生态艺术,农民自娱自乐跳起的舞蹈也称原生态艺术。这些民间的群众性自娱的文化,是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职业艺术工作者必须学习的。但有一点是应该明确的,民间艺术不等同于舞台艺术,大众自娱文化不能等同于高雅文化,就像民间的通俗诗歌不能等同于唐诗宋词一样,民族文化的精粹是需要加工、提炼、升华的。
生态原本是一个纯自然科学的概念,是有机体在长期生长发展过程中与周围的平衡关系。这是纯自然的科学命题,因为这个平衡关系非常复杂,即便用大功率计算机运算也不能完全说得准确,更不能主观地推断。所以,唱一首歌就是原生态艺术,跳一个舞就是原生态艺术,这个问题值得思索。但现在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生态不是人为的东西,是自然界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
作为艺术,无论是民间艺术还是舞台艺术都是人的创作,都是人类的结晶。据有关专家说,生态作为国外学者提出的一个理念,但在国外的艺术领域从来没有人说过原生态艺术这个概念。在中国既然出现这种现象,我们就必须要关注,特别是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更应该关注,要深入生活、田野采风、向民间艺术学习。但生活不等于艺术,民间艺术与高雅艺术有别是不容质疑的,而将生活素材经过艺术家创作加工,提升为高雅艺术作品更为重要。为此,我们对这些问题需要有科学的、深刻的见解,它与我们的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建设是有关系的。编导学科也有应研讨的重要学术问题,编导学科的创作思想、创作倾向及东西方舞剧史等理论方面的课程需要加强。现在,学院成立了舞蹈教育研究所,研究所不能只做科研立项,而要对学科前沿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组织讨论加以解决。
2.学科建设需要研究各类优秀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国家这几年教学改革非常强调的,因为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通过深化改革不断进行创新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完善,是依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前提下,要系统思考、设计、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艺术实践和毕业成果等各个环节的内容,并要提高质量。在人才培养和教学过程中要发挥表演、编导、设计、管理等学科专业合作的整体优势。同时,还要尽快实现编导、舞蹈学的本硕连读培养模式。
三、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
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是实现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这里要解决以下问题:
1.依据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完善课程体系
每个专业都应该给学生设立一个与专业目标相符合且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使课程体系、知识结构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教育部提出的教学改革主要有两项内容:一是学科和专业结构调整改革;二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这也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我们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上还要下大力气,要深化至每个学科。
2.要下功夫建设好优质课程
每个教学系要通过推出自己最好的优质课程,让教师互相学习、相互借鉴,起到真正促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目的。
3.积极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由于舞蹈专业的特殊性,教学方法改革比别的专业更难,现在国外舞蹈教育有许多好的方法和新的内容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己创造性地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与特长。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同行业一流水平的中青年名师团队
1.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是要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建设一支好的教师队伍,打造一批同行业一流的中青年名师,是我们的强校之本。现我们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如鼓励教师到校外或国外进修、攻读学位、田野采风、勇挑科研重担,对在教学和科研上成果突出的教师实行重奖等。鼓励教师到校外或国外取得博士、硕士学位,是一种改变师资学缘结构不合理的有力措施。一种风格、一种流派对学院的教学研究不利,因此,每个学科从教师队伍的结构上都应形成不同的风格和流派。
2.加强在职教师的学习培训,建立教师终身教育及终身学习制度,使教师所在学科成为名副其实的学习型组织。
作为措施之一我们尽量在国外建立培训点,使副教授及部分优秀讲师、处级以上干部能够到国外进行培训,如采用每年一次两个星期的教育方式,到国外好的学校、好的院团参观学习,学习他们的先进办学理念、教学思想及方法,开阔我们的视野,同时建立访问学者制度。倡导院、系级领导进行学术休假,副教授以上教师两届任满可考虑给予一个学期的学术休假,使他们有一个充电进修的时间。现在,我们的教师课太多,又有科研任务,几乎没有空余的时间进行学习与思考,因此学术休假制度势在必行。
3.创造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鼓励学术研究自由
学院在学术科研领域鼓励教师创新,并给予相当空间,使学术研究有充分的自由,讨论学术问题有一个宽松的环境。为了鼓励教师创新,推出新的成果,学院成立了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所要有计划地聘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对我们教学科研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学术讲座,以了解国内外舞蹈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学生多听大师的授课,多接触学术前沿的成果,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
学院还要聘请一些社会专家、名人兼任相关学科的教授。当然,对专家的选用在考虑其职称和名望的同时,也要有一套严谨合理的聘任制度。
4.不断提高教职工待遇,制定成就突出破格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制度
对教学质量要严格考核,特别是对年轻教师要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制度,让教师的岗位都能够由优秀的人才来担当,对教学科研成绩突出者,学院将破格晋升专业技术职务。
五、建立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以管理成效提高教学质量
任何工作要想取得高质量,既要靠先进的技术,又要加强管理和评价反馈。如果对工作过程缺乏管理或对工作结果不评价,不区分优劣,就会助长平庸和消极。当然,对艺术课程质量的量化有很大难度,但我们应探索、研究其基本规律,以加强教学管理。
1.要探索研究评价舞蹈专业课质量的量化的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要做到既有标准、能评价,又不影响艺术的特性的发展。要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及管理实施办法,要建立完善教学质量评价的组织体系,建立教学质量检查督导委员会,加强系级的教学质量评价与管理,同时实行专家评课、同行评课、学生评课。
2.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
一是对教学管理干部素质要有较高的要求,他们既要懂得专业又要懂得管理,要具有综合知识和能力,要树立为教学、教师、学生服务的意识和观念。二是要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既要按既定的目标计划进行检查和控制,又要采取相应措施充分挖掘、调动广大教师、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能自觉地为学院的发展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而努力工作和学习,并认真执行相关规定。
总之,北京舞蹈学院作为国家舞蹈教育的排头兵,不但对国内舞蹈教育的发展起着示范和引领作用,而且还肩负着代表国家迎接世界舞蹈教育挑战的历史重任。我们要建设好世界一流的舞蹈高等学府,就必须下力量搞好内涵建设与发展,我们既要有舞蹈大师,又要有舞蹈大楼(先进的教学设备),还要培养出舞蹈大才,创作出舞蹈文化大气之作,更要有特色鲜明的舞蹈教育发展大战略。■
(作者系北京舞蹈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蔡桂兰]
一、要制定符合学院实际的有突出特色的发展战略
北京舞蹈学院要成功发展,要提高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首先要制定一个符合实际、目标明确的发展战略,做好学院的顶层设计。我们的长远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的舞蹈高等学府”。在这个长远目标的基础上,我们在教学改革中提出了“教学研究型舞蹈高等学府”的办学定位,即在重视教学质量的同时要加强学术研究,在学术研究上必须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没有科研就没有创新,也就没有高质量的发展,为此提出了符合学院实际的学科定位,即“以舞蹈本体为特色,结合舞蹈文化相关的专业,将传统学科与舞蹈舞台科艺、艺术管理、多媒体高新技术、人体科学相融合,形成学院的综合协调发展”,理清了学院专业结构布局。学院在专业结构上以舞蹈传统学科为优势和特色,对于舞台科艺、艺术管理、多媒体技术、人体科学等交叉学科,要形成学院各学科之间的协调发展与综合优势,而学院发展新专业的目的是更好地拓展舞蹈文化。
二、大力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使若干重点学科成为国内外一流水平的学科
学科建设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学科的水平尤其是重点学科的水平是学院办学水平的象征和体现。学院提高教学质量,落实发展战略目标,首先要落实在学科建设上,要下大力量抓好重点学科,建设几个同行业一流水平的重点学科。学科建设主要有两大任务,一是学科和专业结构的调整;二是学科的自身建设。学院在2002年教学改革中,制定了各学科建设的完整方案,启动了教材系统建设计划,重点加强了学术建设。
从提高教学质量落实学院的发展战略上看,在学科建设上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1.要抓学科理论建设
通过抓学科理论建设进一步凝练每个学科的发展方向,研究学科新的增长点,解决学科前沿面临的一些难点、重点学术问题,如芭蕾舞系要深入研究芭蕾中国化的问题;中国古典舞系要研讨如何看待中国古典舞历史,以及如何继承传统、体现时代精神的问题;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要研究如何看待民间舞蹈艺术和舞台高雅艺术之间的关系。现在原生态已成为一个热点,牧羊人的歌唱称原生态艺术,农民自娱自乐跳起的舞蹈也称原生态艺术。这些民间的群众性自娱的文化,是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职业艺术工作者必须学习的。但有一点是应该明确的,民间艺术不等同于舞台艺术,大众自娱文化不能等同于高雅文化,就像民间的通俗诗歌不能等同于唐诗宋词一样,民族文化的精粹是需要加工、提炼、升华的。
生态原本是一个纯自然科学的概念,是有机体在长期生长发展过程中与周围的平衡关系。这是纯自然的科学命题,因为这个平衡关系非常复杂,即便用大功率计算机运算也不能完全说得准确,更不能主观地推断。所以,唱一首歌就是原生态艺术,跳一个舞就是原生态艺术,这个问题值得思索。但现在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生态不是人为的东西,是自然界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
作为艺术,无论是民间艺术还是舞台艺术都是人的创作,都是人类的结晶。据有关专家说,生态作为国外学者提出的一个理念,但在国外的艺术领域从来没有人说过原生态艺术这个概念。在中国既然出现这种现象,我们就必须要关注,特别是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更应该关注,要深入生活、田野采风、向民间艺术学习。但生活不等于艺术,民间艺术与高雅艺术有别是不容质疑的,而将生活素材经过艺术家创作加工,提升为高雅艺术作品更为重要。为此,我们对这些问题需要有科学的、深刻的见解,它与我们的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建设是有关系的。编导学科也有应研讨的重要学术问题,编导学科的创作思想、创作倾向及东西方舞剧史等理论方面的课程需要加强。现在,学院成立了舞蹈教育研究所,研究所不能只做科研立项,而要对学科前沿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组织讨论加以解决。
2.学科建设需要研究各类优秀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国家这几年教学改革非常强调的,因为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通过深化改革不断进行创新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完善,是依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前提下,要系统思考、设计、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艺术实践和毕业成果等各个环节的内容,并要提高质量。在人才培养和教学过程中要发挥表演、编导、设计、管理等学科专业合作的整体优势。同时,还要尽快实现编导、舞蹈学的本硕连读培养模式。
三、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
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是实现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这里要解决以下问题:
1.依据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完善课程体系
每个专业都应该给学生设立一个与专业目标相符合且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使课程体系、知识结构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教育部提出的教学改革主要有两项内容:一是学科和专业结构调整改革;二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这也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我们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上还要下大力气,要深化至每个学科。
2.要下功夫建设好优质课程
每个教学系要通过推出自己最好的优质课程,让教师互相学习、相互借鉴,起到真正促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目的。
3.积极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由于舞蹈专业的特殊性,教学方法改革比别的专业更难,现在国外舞蹈教育有许多好的方法和新的内容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己创造性地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与特长。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同行业一流水平的中青年名师团队
1.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是要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建设一支好的教师队伍,打造一批同行业一流的中青年名师,是我们的强校之本。现我们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如鼓励教师到校外或国外进修、攻读学位、田野采风、勇挑科研重担,对在教学和科研上成果突出的教师实行重奖等。鼓励教师到校外或国外取得博士、硕士学位,是一种改变师资学缘结构不合理的有力措施。一种风格、一种流派对学院的教学研究不利,因此,每个学科从教师队伍的结构上都应形成不同的风格和流派。
2.加强在职教师的学习培训,建立教师终身教育及终身学习制度,使教师所在学科成为名副其实的学习型组织。
作为措施之一我们尽量在国外建立培训点,使副教授及部分优秀讲师、处级以上干部能够到国外进行培训,如采用每年一次两个星期的教育方式,到国外好的学校、好的院团参观学习,学习他们的先进办学理念、教学思想及方法,开阔我们的视野,同时建立访问学者制度。倡导院、系级领导进行学术休假,副教授以上教师两届任满可考虑给予一个学期的学术休假,使他们有一个充电进修的时间。现在,我们的教师课太多,又有科研任务,几乎没有空余的时间进行学习与思考,因此学术休假制度势在必行。
3.创造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鼓励学术研究自由
学院在学术科研领域鼓励教师创新,并给予相当空间,使学术研究有充分的自由,讨论学术问题有一个宽松的环境。为了鼓励教师创新,推出新的成果,学院成立了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所要有计划地聘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对我们教学科研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学术讲座,以了解国内外舞蹈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学生多听大师的授课,多接触学术前沿的成果,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
学院还要聘请一些社会专家、名人兼任相关学科的教授。当然,对专家的选用在考虑其职称和名望的同时,也要有一套严谨合理的聘任制度。
4.不断提高教职工待遇,制定成就突出破格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制度
对教学质量要严格考核,特别是对年轻教师要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制度,让教师的岗位都能够由优秀的人才来担当,对教学科研成绩突出者,学院将破格晋升专业技术职务。
五、建立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以管理成效提高教学质量
任何工作要想取得高质量,既要靠先进的技术,又要加强管理和评价反馈。如果对工作过程缺乏管理或对工作结果不评价,不区分优劣,就会助长平庸和消极。当然,对艺术课程质量的量化有很大难度,但我们应探索、研究其基本规律,以加强教学管理。
1.要探索研究评价舞蹈专业课质量的量化的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要做到既有标准、能评价,又不影响艺术的特性的发展。要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及管理实施办法,要建立完善教学质量评价的组织体系,建立教学质量检查督导委员会,加强系级的教学质量评价与管理,同时实行专家评课、同行评课、学生评课。
2.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
一是对教学管理干部素质要有较高的要求,他们既要懂得专业又要懂得管理,要具有综合知识和能力,要树立为教学、教师、学生服务的意识和观念。二是要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既要按既定的目标计划进行检查和控制,又要采取相应措施充分挖掘、调动广大教师、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能自觉地为学院的发展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而努力工作和学习,并认真执行相关规定。
总之,北京舞蹈学院作为国家舞蹈教育的排头兵,不但对国内舞蹈教育的发展起着示范和引领作用,而且还肩负着代表国家迎接世界舞蹈教育挑战的历史重任。我们要建设好世界一流的舞蹈高等学府,就必须下力量搞好内涵建设与发展,我们既要有舞蹈大师,又要有舞蹈大楼(先进的教学设备),还要培养出舞蹈大才,创作出舞蹈文化大气之作,更要有特色鲜明的舞蹈教育发展大战略。■
(作者系北京舞蹈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蔡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