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型肾癌与外周型小肾癌的保留肾单位手术比较分析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ya_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中央型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特点及临床经验. 方法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肾癌患者155例.分2组:①中央型38例,其中孤立肾3例,双侧.肾癌5例;38例术前均行磁共振三维血管成像明确患.肾动静脉的解剖结构.②外周型小肾癌117例,其中孤立肾4例,双侧肾癌7例.肿瘤最大径2.0~5.5 cm,临床分期均为Ⅰ期.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阻断方式及时间、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①38例中央型肾癌患者手术顺利.术后病理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35例、肾嗜色细胞癌2例、肾腺瘤1例.平均手术时间(118±47)min.术中均采用冰屑降温及肾蒂完全阻断,阻断时间(34±16)min.平均出血量150 ml.术后发生尿瘘1例,无继发性出血者.②117例外周型肾癌患者手术顺利.术后病理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106例、肾嗜色细胞癌5例、嫌色细胞癌3例、肾腺瘤3例.平均手术时间(95±39)min.采用单纯肾动脉阻断31例,阻断时间平均(21±9)min.出血量平均250 ml.采用冰屑降温及肾蒂完全阻断86例,阻断时间平均(17±8)min.平均出血量100 ml.术后发生继发性出血4例,无尿瘘发生.中央型组手术时间和肾蒂阻断时间均长于外周型组(P<0.05);肾蒂完全阻断者手术出血量少于单纯动脉阻断者(P<0.05),但与肿瘤位置无关P>0.05).结论 通过细致的术前准备和规范的手术操作,中央型肾癌的保留肾单位手术可以安全完成;除阻断时间稍长外,其他重要的手术指标与外周型小肾癌无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 应用Meta分析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局部晚期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进展及生存状况的影响. 方法制订原始文献的纳入标准、剔除标准及检索策略.以优势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为效应尺度,应用Meta分析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有关治疗局部晚期前列腺癌不同方案的纳入文献进行综合定量评价. 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8篇文献进入Meta分析,共3826例.5篇为前列腺根治性切
作为腔内泌尿外科重要的手术方法,泌尿系结石三大治疗手段之一,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已得到全球泌尿外科医生的广泛接受.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了PCNL的探索,1984年国内首次在广州举办了PCNL术学习班,将PCNL术正式引入我国。
期刊
患者,60岁.因左侧阴囊内坠胀不适硬结2个月于2002年10月20日入院.无尿频、尿急、发热、盗汗等症状.当地按附睾结核治疗,异烟肼0.3 g,乙胺丁醇0.75 g,利福平0.45 g,顿服1次/d,连用1个月无效。
期刊
本研究为尿失禁治疗网络(UITN)组织多中心随机手术研究。共有9个中心,655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参加研究。入选标准为有明显压力性尿失禁症状,诱发试验阳性,膀胱容量〉200ml,尿道活动度好。术前均行尿动力学检查。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行Burch悬吊手术,另一组行自体腹直肌筋膜耻骨阴道吊带术。手术完全成功的标准严格,尿垫试验阴性,3d排尿日记无尿失禁,压力试验阴性,无自我报告的压力性尿失禁症状,无
期刊
1999年至2002年,我们采用2种阴茎根部被膜复位固定术式治疗58例隐匿阴茎患者,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期刊
CUA2008年会男科学组共收到稿件442篇,内容涉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男性不育和前列腺疾病等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稿件数量和质量均有明显提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外科的“基因重组诱导人OCTN2蛋白质与附睾精子成熟的初步研究”被评选为参加大会发言的优秀论文。50篇论文被评选为参加男科学组分会场发言。男科学组分会场CUA男科学组组长王晓峰教授致开幕词,黄翼然教授等主持会议。
期刊
患者,13岁.突发右侧阴囊部剧烈疼痛2 h急诊入院.无发热.检查发现右睾丸横位,压痛明显,睾丸抬举试验(Prehn征)阳性,外环下精索明显压痛。
期刊
患者,男,38岁.2004年1月因左肾结石行肾盂切开取石术,术后恢复良好,出院时嘱术后1个月拔除双J管.患者出院后身体无不适,遗忘拔管至2007年4月来院.查体:心肺腹未见异常,左肾区无压痛,有轻度叩击痛。
期刊
目的 探讨膀胱动脉化疗栓塞对膀胱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 方法 膀胱癌患者30例.临床分期Tis1例、Ta2例、16例、T2 11例、T39例、T41例.病理分级G19例、G213例、G38例.采用丝裂霉素20 mg或羟喜树碱10 mg联合顺铂60 mg经膀胱动脉灌注及明胶海绵栓塞.化疗栓塞前后膀胱镜下取肿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VEGF表达及微血管密度
目的 探讨影响肾盂输尿管癌患者的预后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经病理证实的肾盂输尿管癌患者资料.男146例,女74例.年龄38~84岁.肾盂癌103例,输尿管癌84例,肾盂癌合并输尿管癌13例,肾盂癌合并膀胱癌5例,输尿管癌合并膀胱癌11例,肾盂癌、输尿管癌、膀胱癌同时发生4例.TNM分期:Ta2例、T1116例、T248例、T337例、T417例;WHO分级:G15例、G287例、G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