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6月,市场传言,几度闹过分裂的九头鸟又要分了。
据悉,创业的周氏家庭已经将九头鸟商标以不菲的价格出售,连九头鸟的最后一名守业元老崔永军都不得不另起炉灶,将其经营的九头鸟地安门加盟店更名为“楚天鸿”。
今年4月,九头鸟的各加盟商突然收到一份通知,通知来自“北京鼎和盛源投资有限公司以及由其控股的“北京九头鸟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名为《关于特许经营合同承接有关事宜的通知》。
通知称:根据商标权人(注:指周红)的授权,北京九头鸟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自成立之日起,享有九头鸟商标独占使用权和再许可权,原由九头鸟咨询管理公司在与各加盟商所签署的所有合同中的权利义务,自2008年4月18日起转由北京九头鸟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承接。
九头鸟的变化多端实在令人叹服。
“九头鸟”酒家成立于1995年,由周铁马夫妇创业经营,凭借地道的湖北菜和独到的品牌名称,很快在北京小有名气。
但成败似乎都在一夜之间,1998年5月21日,因为一场家庭风波,周铁马与芦细娥分家,道德上理亏的周铁马在《财产分割协议》有所让步,将“九头鸟”名称的使用权、注册商标专有权作价200万元归属于妻子芦细娥、女儿周红和芦迅所有。周铁马只分得武汉华师分店、北京友谊老店、燕莎分店三店,在现店址拆迁前暂时有权使用“九头鸟”名称,但以后再开店不得使用“九头鸟”名称。
此后,周铁马二次创业,创立九头鹰,继续经营湖北菜。凭借成熟的管理与厨师队伍,尤其是酷似九头鸟的装修与菜单风格,很快被消费者接受。
很快,妻女齐上阵,以侵权为由,起诉周铁马,要求九头鹰更换商标。
为了平息商标专利的波折,1999年12月13日,四人又补签一份《协议书》,约定共同成立九头鸟管理公司,对九头鸟酒家店铺进行统一管理。
新协议的具体内容为:自协议签订之日起,“九头鸟”商标所有权归属九头鸟管理公司,“九头鸟”管理公司可授权现有九头鸟店铺使用该商标,公司可在开设的店铺或开发的其他项目上使用该商标,但任何个人(包括本协议主体四人)未经公司授权不得使用“九头鸟”商标等。
但九头鸟与九头鹰的问题尚未解决,在周铁马二次创业的启示下,“九”字系列频繁创业,“九头鸟”原副总经理兼厨师长石送军也另起炉灶,创立“九头凤”,而且与周铁马的九头鹰一样,从装修到菜单,也酷似九头鸟。
互相猜忌的四人不可能有效统一地管理九头鸟商标的授权等事宜,于是九头鸟系列的商标授权与使用乱作一团,原九头鸟总经理崔永军原来负责北海店的经营,但最终不堪授权的变化多端,干脆将九头鸟改名“楚天鸿”,仍以湖北菜为基础,另立山头。
崔永军创立“楚天鸿”的想法始自九头鸟授权方的改变,否则我还会继续经营“九头鸟”。
经济学家魏杰“九头鸟”虽然将产权分割到家庭成员,目的也是为了减少矛盾,但没有规定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对股权人的行为没有相应的约束。否则,周红的父亲作为公司股东怎么能另起炉灶与原公司进行同业竞争。
九头鸟餐饮管理咨询责任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该店面的特许经营协议到期,已经脱离九头鸟。特许经营合约解除后,站在法律的角度看,“九头鸟”对对方就没有约束力了。
英岛律师事务所刘德玉律师一旦加盟商脱离品牌持有方,则双方的特许加盟约定失效,但品牌持有方完全可以在签订特许加盟条款时,约束加盟商在解约后不得继续使用其秘方等商业秘密,否则,以侵权进行法律追究。
同点律师事务所我们曾经详细记录九头鸟与九头凤的整个案例,虽然九头凤最后败诉,但这一切确实源于九头鸟的管理漏洞,一个分裂式管理的家族企业和一个无人管理的家族企业一样可怕可叹。
《竞争力》从九头鸟的分家,到鸟与鹰,鸟与凤的多次战斗,再到最后周氏妻妇移居美国,放弃九头鸟商标管理权,九头鸟已经成为中国家族企业管理中一个经典的失败案例,三年创业,五年分家,十年终结,因此有不少学者称其为九头鸟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