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毒介导稳定过表达ADP核糖化因子鸟苷酸激酶1可促进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增殖和迁移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sgh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ADP核糖化因子鸟苷酸激酶1(ASAP1)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

方法

构建靶向过表达ASAP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LV-ASAP1-GFP,感染胃癌SGC7901细胞株,经过筛选,建立稳定过表达ASAP1基因的胃癌SGC7901细胞株。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ASAP1基因mRNA与蛋白表达量,噻唑蓝(MTT)比色法、Transwell体外细胞迁移实验分别研究稳定过表达ASAP1基因对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结果

成功包装靶向过表达ASAP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LV-ASAP1-GFP稳定过表达ASAP1基因的人胃癌SGC7901细胞。与空载对照LV-GFP组和阴性SGC7901细胞组比较,Real-time PCR与Western blot证实,慢病毒LV-ASAP1-GFP组mRNA相对表达量为对照组的255.4%,蛋白相对表达量为对照组的290.2%;MTT比色法显示LV-ASAP1-GFP组细胞增殖能力增强,在1、2、3 d后重复检测,分别达到了同时间空白对照组的130.1%、136.0%和149.1%(P< 0.05);细胞迁移实验显示LV-ASAP1-GFP组细胞迁移能力显著增强,穿膜细胞数为对照组的230.3%(P<0.01)。

结论

慢病毒介导稳定过表达ASAP1基因能使胃癌SGC7901细胞株的增殖能力及迁移能力增强。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稳定的SD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探讨早期联合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其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Hatteras Instruments PCI3000精密打击器,将120只SD雄性大鼠建立脊髓损伤模型并完全随机分为4组,A组为损伤对照组,B组为EPO治疗组,C组为BMSCs治疗组,D组为BMSCs联合EPO治疗组。术后1、3、7、14、28 d每组分别取6
目的探讨血管瘤内皮细胞(HemECs)注射法建立血管瘤SCID小鼠模型的有效性。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密度为1×1010/L的HemECs悬浮液300μl同基质胶200μl混合注射于SCID小鼠背部皮下,测量注射后第2、15、45天瘤体体积。第45天切取瘤体组织行病理学光镜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瘤体组织CD31、CD34抗原表达。结果细胞注射后第2、15、45天瘤体体积为分别为(13.36±2.09
目的探讨复合皮瓣修复兔模型小腿皮肤创伤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新西兰大白兔36只,通过装置模拟重物砸伤、挤压伤等,建立大白兔胫骨或跖骨骨折和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动物模型,成功27只,并采用异体骨移植、带胫骨骨膜的复合皮瓣修复胫骨骨折和皮肤缺损,其中串联带隐神经和骨膜的胫后动脉复合组织瓣修复前足2只。结果27只模型的复合皮瓣全部成活,3例皮瓣远端表层部分坏死,经换药创面愈合。术后X线复查,移植异体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及血浆胱抑素C(Cys C)、血浆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影响及肾功能保护作用。方法62例脓毒症确诊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C 组,n= 31)接受常规的常规治疗,包括:早期复苏、监测乳酸指导补液、抗菌药物应用、机械通气、血液净化,联用乌司他丁组(
目的观察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PUFA)对大鼠急性胰腺炎炎性介质及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的影响。方法150只SD大鼠,体质量220~ 260 g,注入3.5%牛磺胆酸(60μl/min)。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对照组(SAP组)、传统肠内营养组(EN组)和加入ω-3PUFA肠内营养组(ω-EN组)各50只。EN组采用能全力。ω-EN组加入ω-PUFA
目的观察转染血红素氧合酶-1(HO-1)能否抑制乙醇诱导的成骨细胞凋亡作用。方法利用质粒将HO-1转染进入人成骨细胞,乙醇干预24 h后,Hoechst染色观察成骨细胞核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olt检测细胞中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和细胞色素-C(Cyt-C)表达量。结果Hoechst染色结果显示HO-1转染组
目的观察在周期性应力介导成肌细胞凋亡中内质网应激需肌醇酶-1(IRE-1)-c-jun氨基端激酶(JNK)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以大鼠L6成肌细胞为实验对象,构建体外培养-力学刺激模型。应用应力加载装置分别加1、2、6、12、24 h的周期性张应力(拉伸变形率为15%,频率为10次循环/分),对照组不加力(0 h)。Hochest 33258染色、膜联蛋白V(Annexin V)-异硫氰酸荧光素(F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在人类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Western blot法检测4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相应的4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SIRT1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IRT1 mRNA及蛋白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量(分别为2. 27±0. 12、0. 843±0. 101)显
目的检测大肠癌组织中Girdin蛋白的表达,探讨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对84例大肠癌及40例腺瘤、30例癌旁黏膜组织进行Girdin蛋白检测,统计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84例大肠癌组织中Gird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2.9%,癌旁黏膜组织、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腺瘤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腺瘤Girdin蛋白阳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