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刺的巢穴

来源 :课堂内外(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shi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洲红脸猴在夜晚睡觉的时候,总愿意躲藏在长满尖刺的灌木丛里。红脸猴的天敌都是很怕刺怕扎的,而这种特殊的灌木丛,枝条上长满了又尖又硬的树刺,睡在里面相对安全了许多。为此,许多人都为红脸猴的聪明叫绝,认为红脸猴是动物中最会利用自然条件的防御高手。
  只有一直在非洲跟踪红脸猴的专家才知道,红脸猴的这一聪明做法,既防御了敌人,又伤害了自己。因为非洲丛林里的灌木,枝杈上的刺又尖又硬,狮子和野狗等猛兽固然很怕被扎伤,但躲在里面睡觉的红脸猴一不小心,同样会被这些尖刺扎伤。实际情况是,伤到自己的概率竟然大于保护自己的概率。
  更危险的是,一旦饥饿中的狮子或野狗不管不顾地围剿,堵住灌木丛的出口,红脸猴的这一生存选择,立刻就会成为自己的陷阱,必死无疑。
  从另一个角度讲,非洲红脸猴只认识了事物的一面,而没有认识到事物的另一面:带刺的灌木丛对自己同样是一种危害。
  加拿大山地秃鹰为了使自己的后代不被敌人侵犯,巢穴是用一种带刺的又尖又硬的荆棘修筑的。加拿大秃鹰会飞行一百多公里,专门找那些带有尖刺的荆棘来搭建自己的窝巢。
  从表面上看,加拿大秃鹰的巢穴,就像一个长满了尖刺的绣球,无论是什么样的天敌,对这样的巢穴都会望而却步,无人敢来侵犯,因此秃鹰的幼崽不会被天敌吃掉。为了使后代住得安逸,加拿大秃鹰会在窝里铺上软草、棉花和羽毛,以防止幼崽被尖刺扎伤。
  只是,加拿大秃鹰的巢穴是建筑在海边的岩石上的,巢穴在又高又陡的崖壁上,七八级以上的海风隔三差五就会光顾一次,每次大风降临,秃鹰巢穴里的软草、棉花、羽毛,十有八九会被大风吹掉,幼崽只能躺在光秃秃的硬刺上,三只会有两只被硬刺刺伤,甚至丧命。因此,加拿大秃鹰的幼崽成活率一直不高。带刺的巢穴不但防范了敌人,也伤害了自己。
  而加拿大秃鹰却始终不能明白这一点,它们已经习惯了如此建造巢穴,一年又一年,多少年来,它们都是以这样的牺牲来换得所谓的安宁。
  紫斑鱼是海洋动物里最为漂亮的一种鱼,它的浑身布满了五光十色的颜色,阳光一照,闪闪发光。如此美丽的紫斑鱼,全身却长满了针状的尖刺,大小类似酸枣刺,又尖又硬,刺上带有一种毒素,这是紫斑鱼用来攻击其他鱼类的武器,不管什么样的海底动物,一旦被紫斑鱼的尖刺刺中,就无一生还。
  紫斑鱼在每次攻击其他鱼类时,都要先愤怒起来,以分泌出有效的毒素,也只有愤怒,才能使它身上的毒刺坚硬起来。因此,紫斑鱼的情绪越激烈,身体上的尖刺也就越坚硬,而越坚硬,它就会越愤怒。而愤怒的情绪总是先要伤害到自己。所以越愤怒,紫斑鱼也就越被自己所伤害。
  因此,紫斑鱼大都寿命短暂,一条紫斑鱼在通常情况下能活七八年,而实际上的紫斑鱼活不到两年。紫斑鱼是死于自己的愤怒,死于自己的“内伤”。
  世界上还有许多这样的动物,它们无论是防范,还是进攻,总是先要利用自己的负面情绪才能达到攻击的目的,而负面的情绪总是对自己不利,也就是说,总是在以牺牲自己为代价。这正像世界上的一些普遍道理:你在伤害别人的时候,必然先要伤害到你自己。这种颠扑不破的真理,适用于非洲红脸猴,适用于加拿大秃鹰,适用于海底的紫斑鱼,也适用于自然界中的任何一种生灵。当然,也包括我们人类。
  
  (推荐:陈国彬)
其他文献
一头饥饿的狮子发现了一群正在吃草的野牛,狮子塌腰沉背,借助青草的掩护,悄悄地向野牛靠近。  狮子离野牛越来越近,野牛们却丝毫没有感觉到危险,仍悠闲地啃食着青草。  进入了捕猎范围,狮子跃身而起,箭一般冲向野牛群。野牛惊慌奔逃。狮子紧追着一头还未长结实的野牛。野牛拼命奔逃着,每当狮子要追上时它便拐个弯,和狮子拉开一段距离。可没多久,野牛就体力不支了。狮子和野牛的距离不断缩小。  突然,野牛刹住脚。猛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我国领导人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全育
那年我高考落榜,心情十分糟糕。我想跟随村里的建筑队出去打工,多挣点钱给父母,或许那样能弥补我对他们的愧疚。父亲说,等把地里农活儿忙完再做打算吧。  那时候麦子已经收完,妈妈却病倒了,我家还有一块地没种上苞米。夜里落了一场透地雨,正是种苞米的良机。第二天中午地面不再泥泞,我和父亲出发了。  种子盛在塑料桶里,父亲刨坑我点种子,每个坑两粒种子,农历五月毒辣辣的阳光似乎要把昨夜的雨水全部收回,地面热得睬
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目前已回归了牛、猴、虎、猪、马五件。佳士得公司宣布,2009年在法国的一场拍卖会上将出现鼠首和兔首,它们的总价可能会被拍卖到高达两亿元人民币。对此,中方专家认为这“无异于打劫”,网上新闻一出更是引起了无数中国网民的愤怒。   自从中国有了回购文物的专项基金,尤其传出重建圆明园的设想后,当年英法联军所抢的那些圆明园遗物,身价便像打了鸡血一般飙升。强盗们似乎磨圆了身上
一个经营书报亭的人因为生意越来越差而万分沮丧。他不自觉地走到近郊的一座寺庙。据说寺里的"明镜长老"是个颇有些见识的长者。他来到"明镜长老"面前,诉说着自己的不幸:几乎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