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毕宇峰“调神温肾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经验

来源 :中国民间疗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a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调神温肾法以中医“久病成郁”及“久病多虚”的思想为指导,注重形神共调,可改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远期疗效,减少腰痛的复发,打破疼痛-情志障碍-加重疼痛的恶性循环.该文探讨慢性非特异性腰痛与肾阳、神的关系,剖析毕宇峰运用调神温肾法治疗该病的作用机制,并举验案1则,以飨同道.
其他文献
该文介绍老中医李扬缜治疗急危重症患者1例,该例患者系外伤导致昏迷、高热、瘫痪,予以醒脑开窍、调和阴阳、疏经通络、益气活血治法,运用中药及针刺疗法,助患者迅速康复.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操联合康复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4例C O 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药治疗和饮食指导,对照组实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呼吸训练操,两组患者均治疗6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水平、运动耐力和多导睡眠监测结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FEV1/FVC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
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病人群也趋于年轻化.中医认为,高血压病归属中医“眩晕”范畴,病机多为阴阳失调,本虚标实.基于阴阳失调的总病机,笔者在临床运用全真一气汤加减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病患者,收效良好,且该方治疗阴虚阳浮、气血逆乱所致高血压病疗效更佳.
该文依据《黄帝内经》之旨,结合历代医家经验,对“肾燥”治法做初步分析.“肾燥”治法:一是濡润法,即“燥者濡之”,适用于肾阴亏虚之证,通过直接滋养肾阴,达到解除肾燥之目的;二是辛润法,即“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适用于肾气或肾阳不足,气化失常之候,通过辛散温通药物恢复肾之气化功能而化生津液及辛散行津;三是苦坚法,即“苦能坚阴”,适用于邪热炽盛之证,使用苦寒之药清泄热邪,达到存阴之目的.
目的:探讨浮针配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浮针配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耐力时间、疼痛评分、腰椎功能障碍评分,并评估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27/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腰椎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耐力时间长于治疗前
目的:观察腕踝针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颅脑外伤后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颅脑外伤后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腕踝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躯体性评分、情感性评分、功能性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0%(39/40),高于对照组的85.00%(34/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结节常见以血虚寒凝、痰瘀互结、枢机不利、气化失司等杂合病机证型.阳和汤其功为温阳补血,散寒通滞;鳖甲煎丸专攻痰瘀互结之疴、固病邪,两方合用治疗乳腺结节疗效显著.该文介绍阳和汤加减合鳖甲煎丸治疗乳腺结节验案3则.
该文总结刘厚颖教授治疗火热证的临床经验,刘厚颖教授认为火热易伤阴,湿热阳亢体质易助火伤阴,若火热证患者久用寒凉药,苦寒药物伤阳,后期易出现阴阳两虚,以阳虚为主,治疗宜从肾阳虚寒角度出发.火热证早期治疗以苦寒泻火为主;中期需兼顾表里,顾护阴液;后期应重视补肾阳.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甲疏咪唑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方治疗,疗程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甲状腺抗体水平,以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停药1年后随访时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素受
目的:观察通督泄热刺络拔罐法联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湿热浸淫型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湿热浸淫型湿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外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督泄热刺络拔罐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湿疹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EASI)评分、瘙痒程度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EA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瘙痒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