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泛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心、脑、颈部以及其他部位血管的病变.尽管血管病变发生的部位和时间有所不同,但往往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病因及危险因素,需要临床全面地评估和处理,因此需要多学科交叉合作和综合管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泛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心、脑、颈部以及其他部位血管的病变.尽管血管病变发生的部位和时间有所不同,但往往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病因及危险因素,需要临床全面地评估和处理,因此需要多学科交叉合作和综合管理.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因无痛肠镜检查引起的缺血性肠病的临床发病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该院7422例接受肠镜检查或肠息肉内镜下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检查方式不同分为无痛肠镜组(n=4615)和普通肠镜组(n=2807).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引起的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征.结果 两组患者均以腹痛、便血和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早期给予内科治疗,均治愈.共41例患者确诊为缺血性肠病.其中,无痛肠镜组36例,普通肠镜组5例.不同检查类别患者发生缺血性肠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脑微出血(CMBs)增加了抗栓治疗后脑出血及缺血性卒中(IS)的发生风险,因此对于伴有CMBs的IS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需平衡使用抗血小板聚集或抗凝药物的风险与获益.目前尚无针对该类患者卒中二级预防的明确指南.该文总结了近年来伴有CMBs的IS或TIA患者的卒中二级预防研究,并提出对该类患者卒中二级预防的建议.
目的 探讨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R)在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该院消化科行内镜治疗的NET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EFR组,n=22)和对照组[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组,n=18].EFR组行EFR治疗,ESD组行传统ESD.分析手术过程、肿瘤学特征、并发症、住院时长和标本病理等.结果 EFR组与ESD组比较,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大小、病变类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FR组完整切除率为100.0%,ES
目的 通过对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了解国内与全球致病性钩体种群结构及其分子进化.方法 应用16SrRNA基因测序和MLST分析方法对不同来源、不同时期国内钩体分离菌株与国际参考菌株进行分析,并与国内7株疫苗株结果平行比较,同时收集已公开的来自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1 238株致病性钩体的基因种与MLST数据进行种群结构分析.结果 16SrRNA基因测序分析结果显示7株钩体国际参考菌株和47株国内菌株基因种主要为问号基因种,分别占比71.4%和59.6%.7株国际参考菌株呈
目的 研究颈动脉重度狭窄合并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分期手术后院内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06年4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颈动脉重度狭窄联合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且二者均完成手术治疗的患者,颈动脉重度狭窄均采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均采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先行CAS,术后6个月内完成非体外循环CABG.观察CAS及CABG术后院内并发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卒中、心肌梗死)及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 共纳入患者30例,其中男27例,女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