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塑形镜矫治低中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duo521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角膜塑形镜矫治低中度近视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并评价其控制近视度数增长的效果。

方法

选择嘉兴市中医医院2014年1~12月门诊就诊低中度近视儿童83例(166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86眼)选用台湾亨泰角膜塑形镜,用试戴法予以规范的角膜塑形镜验配;对照组40例(80眼)配戴普通光学镜片。观察期为2年,观察观察组裸眼视力、角膜曲率变化及眼表情况,观察两组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的变化。

结果

观察组裸眼视力戴镜后1 d即有明显提高,1周后视力趋于稳定,1年内视力基本稳定,2年左右视力有下降趋势。戴镜后3个月平均角膜曲率为(41.93±1.12)D,与戴镜前的(43.56±1.44)D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39,P<0.05);停戴1个月以上与戴镜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屈光度增长及眼球轴长增长速度明显变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84,P<0.05;t=5.623,P<0.05)。戴镜初期观察组34%发生角膜上皮损伤,且多不超过Ⅱ级,通过及时停戴及适当用药后均能明显改善并继续配戴。随配戴时间增长,损伤比例降低。

结论

低中度近视儿童配戴角膜塑形镜戴镜后1 d裸眼视力即有明显提高,1年内视力基本稳定,2年左右视力有下降趋势,需要及时更换镜片。长期配戴可有效、安全地控制近视度数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南京鼓楼医院泌尿外科200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17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CT检查,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影像学特点、病理特点以及临床预后。结果9例患者行肾根治性切除术,8例行肾部分切除术。肿瘤直径1.2~12.5 cm,平均为6.1 cm。仅1例患者在CT中可以观察到脂肪成
目的分析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7年6月龙游县人民医院经CT检查的85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将CT检查征象进行分析并与术后病理诊断确诊结果作对照。结果周围型肺癌患者CT检查结果:病变部位以右上肺后段、双下叶背段、左上肺尖后段、双上叶前段及右下叶后基底段多见,共56例占65.88%。肿块形态球形或近球形占95.29%。肿块大小直径≤50 mm 58例占68.23
目的观察归芍六君子汤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5月到2015年1月东阳广福医院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归芍六君子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后的中医症候积分、谷丙转氨酶(AL
目的探讨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与老年重症肺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9月山西大医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82例为重症肺炎组,另选取同时期在该院治疗的老年普通肺炎患者67例为普通肺炎组,根据重症肺炎组患者转归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检测各组患者血清IL-6、IL-10、TNF-α及CRP表达水平,比较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