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探究法教学存在的误区以及对应策略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bo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针对目前初中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误区进行分析,并根据这些误区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误区;策略
  正因為语文是人们交际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针对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法和解决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1.教师观念传统,教学效果不佳
  目前,在进行的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由于一些教师自身较低的素质水平和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等条件制约,使得部分语文教师存在着比较陈旧的观念,也没能进行教学观念的更新。而这种相对落后的教育观念,就会造成他们不会运用新型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上只会把知识的区域进行“固定化”的现象。同时,对于教学的内容也只会局限于教材表面,而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教育意义,最后也达不到教学效果的目标。个别的语文教师在课堂进行授课的时候,只会采用传统呆板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听课时没有感觉到新鲜感,也就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
  2.不够精细的教学,缺乏正确的引导
  有一些教师教育学生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向学生灌输的观念也是因为考试而努力学习,而在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没能做到真正的教师责任。同时,在这种粗放型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也无法真正地领悟到语文的意义,而这种缺乏领悟性的学习,往往都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学生没有兴趣往下学,就会影响整个语文教育系统的目标有序进行,也会影响我国进行素质教育的发展进程。
  3.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缺少课堂互动交流
  语文既然是一门人们进行人际交流的学科,如果教师与学生没有互动交流,那么也就失去了其真正的含义,老师也无法在授课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问题。这就会使得学生带着疑问继续学习,继而问题堆积得越来越多,最后学生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老师进行的语文教育也是没有效果的教育。
  二、关于完善初中语文教学误区应对策略
  1.转变教师理念,开展多元化教学模式
  老师要对原来的一些传统的以考试为主的教学理念进行改变,要让初中的语文成为一门以培养学生素质为主的科目,让学生能够在语文教育中学到真正的知识,领悟到语文的魅力。同时,教师要学会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将老旧的“固定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而不是只是让学生机械性的死记硬背。比如朱自清的《春》,这个可以采用让学生分批朗读的方式进行授课,根据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有针对性的授课。要达到让学生以提升素质素养和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为目的,同时也要运用信息化的多媒体进行授课,通过形象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这种更为科学化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要想转变教学观念,就必须要改变教学模式,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起来,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课堂的变化,以此确保初中语文教学的功能得以发挥出来。
  2.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
  教师在课堂上起到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方向,和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透过语文的基础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巨大魅力。比如郦道元的《三峡》,这种极具民族文化魅力的文章,可以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让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体会到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魅力。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除了依靠教师的努力之外,还有学生是否具有自主的学习意识也是一个因素。而这种主动性的学习意识是双方的,是需要老师和学生相互配合的。进行适当的考试也是一种互动合作的方式,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得到的分数,会对他们的自信心起到鼓励作用。得到了相应的鼓励,他们才有更大的兴趣进行学习。同时,还要给他们灌输:“语文的知识是需要不断的累积的,而不能仅仅依靠课本的内容”的观念。
  通过这种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方法,让学生能够以更大的学习热情去学习语文,鼓励学生多运用创新性的思维思考问题,自主地解决在进行语文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他们的才华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和发展,真正达到提升自己综合素质和整体素养的效果。
  初中语文教学要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通过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才能使得学生能够自动地参与到教学当中来,实现其个人的价值。
  3.完善教学策略,加大课堂交流力度
  在设计课堂问题时,教师应该以“启发式”的创新进行设计,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问题当中来,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在课堂上的想象力。而对于课堂问题的设计,老师必须具备创新意识,用于探索教材的内容知识,积极地对问题进行创新设计。另外,除了课堂上的问题,老师还应该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课外的探究问题,比如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的学习,设计《我也追“星”》的话题讨论,让学生自由组织讨论形式,老师作为话题讨论裁判,学生也可以与老师进行事先的交流探讨。通过这种话题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能够与老师更好地交流沟通。这种自由组织的话题讨论形式,也能够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协作完成的思维方式,对学生全面性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也能够充分地体现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同看法,让教师更了解学生,也有助于师生感情的深化。
  教育只有通过不断探索和改变才能更好地发展,才能起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效果。通过不断地提高语文教学能力及语文教学的水平,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化教育的发展。通过营造充满活力与乐趣的课堂氛围教学模式,结合有效的课堂上与课堂外的方式,最终达到初中语文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王丽丽.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坛,2013(19):108-109.
其他文献
水利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把水利作为一个产业来办。本文重点提出和论述了四个问题:一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水利部门应该有哪些职能,怎么用发展市场经济的办法管好水
社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道路桥梁工程不断增多的同时,车辆增多及车流量的增大,对道路桥梁承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道路桥梁的养护工作变得尤为重要。但在当前的道
【摘 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学校的教学的方法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传统模式下的教学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学生认真听讲为辅,这很大程度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而翻转课堂这一模式的提出,大大改变了原来的模式,然而其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将针对高中政治翻转课堂的模式进行进一步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 ;高中;政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互联网 ”是互联网思维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我国地域广大,地质条件复杂,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建设单位必须对施工区域的地质进行勘察,及时做好地基问题
【摘 要】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要改变机械模仿、被动接受,导致学生创新意识丧失的现状,要不囿于书本,引导学生跳出旧的框框,要优化教学方式,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本文主要从尊重学生主体、运用多种方法、创设良好情境等角度阐述信息技术创新思维培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创新;策略  人类与自然斗争的每次胜利都离不开创新,一个民族要立于不败之地也要学会创新。初中
在110kV变电站中,为了满足继电保护整定和限制单相短路电流的需求,采用变压器高压侧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方式或部分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方式,这样的运行方式会使不接地变压器中
灰褐的枝干,深绿的树冠,茂盛的绿叶,凑成了一棵茂盛的大榕树。榕树又大又壮,远看像一个舒展开身体的绿巨人,近看枝干粗得像大柱子一样,要三四个人才能抱得住。枝干上长着许多
绘本作为早期阅读的独特读物,颇受教育者推崇。提问一直是绘本教学的主要手段。许多老师过度关注提问的作用,在绘本阅读时进行大量地提问、回答、评价,破坏了听者与读者的良
以当前电力生产安全问题作为基础环节,阐述水电厂生产电力行业发展的基本情况,首先分析机械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之后以当前电厂设备运行可靠性为基础,提出如何提升其运行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