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S和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

来源 :中国伤残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yzhc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DHS(动力髋螺钉)和PFNA(防旋股骨髓内钉)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5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接诊的26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113例,采用DHS内固定治疗,治疗组155例,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主要对比指标有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负重时间与并发症等。结果:治疗组平均随访25个月,对照组则为28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几个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可以取得更为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读者的求知观念、阅读需求在不断地发生改变,传统的服务理念已经制约着图书馆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如何在形势下不断拓展图书馆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使图书
目的:研究社区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社区已采用1年半以上的抗高血压药物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即为一般的护理方式,而对于护理组则将
目的:通过BIS监测维持一定麻醉深度,比较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 A组)及对照组芬太尼( B组)各30例,A组
目的:探讨行为转变理论干预模式(TTM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效果,为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动脉硬化呈增高趋势,其特点是受累病变的内膜开始,眼部多表现为视网膜动脉硬化。本文对视网膜动脉硬化与IMT相关性及相关因素进行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8年住院治疗的16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及危险因素分析。结果:168例
目的:探讨CT定位下射频温控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分析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卵圆孔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温度设定65~80℃,时间设定为30~60秒治疗三叉
目的:超声引导下脐静脉穿刺血细胞培养对先天性心脏发育异常胎儿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方法:对在我院行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先天性心脏发育异常及伴或不伴发胎儿其它结构异常
目的:通过对高压注射器地改进,通过双筒双流模式,进行直接法双下肢静脉成像,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造影剂剂量及有效辐射剂量。方法:针对10例下肢静脉复杂病变患者在CT下通过改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急诊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行头部16层螺旋CTA检查,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