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意审美取向下的中国绘画艺术研究

来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k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禅意审美的相关概述入手,着重分析了禅意审美的内涵及禅意审美取向下的中国绘画艺术,并探索了禅意审美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禅意审美;中国;绘画艺术
  禅是弃恶和静虑的意思,融合了道家思想、儒家思想和玄学,受到中国士人的青睐,并且,禅宗思想具有神秘的宗教色彩,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取向。随着禅宗思想的发展,其美学倾向越来越突出,尤其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禅宗思想为中国绘画艺术增添了新的色彩。由禅僧所画的画以及以禅宗题材为主的画都被称为禅画。禅画中所呈现的禅意审美取向不仅对我国古典绘画有着深刻影响,而且对我国现代绘画艺术的发展影响深远。因此,禅意审美取向下的中国绘画艺术称为绘画界的重点研究课题,探索禅意审美取向下的中国绘画艺术不仅能够加强我们对禅宗思想和禅画的了解,而且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一、禅意审美相关概述
  (一)禅意美学
  禅宗思想与审美有着较深的渊源,具有浓厚的宗教诗意色彩。在拈花微笑公安李,迦叶尊者破颜微笑,其笑容触动人心。众人在灵山会上的默然突出了拈花和微笑所体现的心灵交流,以达到豁然顿悟的境界,并且,达摩祖师所创造的壁观禅法让人通过壁观来达到安心的境界,是禅宗思想发展为凝心和摄心。具体来说,僧人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其因定而虚、因定而静的心境使他们创作出了与心相通的空灵玄妙之境,其因定而发慧的创作方法使其作品直指人心。
  (二)禅意美学与中国绘画
  禅意美学对中国绘画有着重要的影响,与禅宗思想相关的绘画以及僧人所做的绘画都被成为禅画。虽然部分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与禅宗思想的联系不大,但符合禅宗思想的审美,被僧人与禅宗思想相联系,进而列入禅画的范围。我国禅宗思想发展比较旺盛的时期是五代和宋代,因此,我国禅画的兴盛时期也是在这两个时期,尾声则延续到了元明清时期。例如,元代之后,禅画受到文人画的影响较多,到了明代,纯正的禅画已经存在了,更多地表现为文人画的特征。另外,禅意美学的主旨就是要体会心灵的本真之处,顿悟生命的真相。
  二、禅意审美的内涵
  (一)空灵之美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这句话阐释了禅宗思想的空灵之美,成为禅画创作的重要意境。僧人及禅画创作者对空灵思想的追求促进了禅宗审美的发展。而慧能禅宗以明心见性为主旨,提出了无念法门的观念,强调“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其中,无即是空,无念就是清净没有挂碍,对宇宙万物没有执念;无相指世间万物能够显现其本象却又不执着于表象;无住指不对某个事物太过执着,做到六根清净,达到虚空境界。禅意审美的空灵思想强调自然界任何观念的虚幻性,要求人能够通过幻象来进入禅的境界。例如,僧人能够在行走坐卧中达到禅的境界,禅画家能够在绘画过程中看透自然幻象,创作直指人心的禅画,用空灵来感受这个世界。
  (二)顿悟之美
  禅意审美与绘画的相通之处便是两者都需要通过体悟来达到妙境。具体来说,禅画的妙处在于画外指引,需要自己通过领悟禅画的内涵来体会禅画的画外意境。因此,禅画的境界不仅需要欣赏者用眼睛去看,而且需要欣赏者用心去感悟画中的内涵。另外,禅宗思想讲求内心的顿悟,强调超感觉之感觉。而禅画的顿悟之美具体包括醉中寻真知和梦中见真仪这两种。其中,醉中寻真知主要指在酣醉之中抛却现实感受,进而进入顿悟的状态,求得真知。醉中寻真知是超感官的灵性感受的标志,是一种知识形态,而这种知识无法通过人们的内部精神或外部智力来获得,需要通过神秘的梦示或神灵的启示来实现。例如,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记载择仁“梦吞数百条龙,遂臻神妙”,《宣和画谱》居宁则是“酒酣则好为戏墨作草虫”。梦里见真仪,就是在梦中达到“真”的境界。禅宗僧人认为梦是深层心理的精神活动,是人们进入无意识境界的一种经典模式,能够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例如,苏东坡在一首诗中写道吴道子画佛为神授,在梦中化作神仙,醒来之后领悟到作画的神妙之处。
  (三)自然之美
  自然之美成为我国重要的审美趋向是在魏晋南北朝之后,禅意审美的自然之美主要包括两种含义,一种是自然万物的本来面目,另一种是平常心。自然万物的真实面目指人心的清净,无烦恼。而平常心是慧能禅宗思想的核心,是对慧能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强调以平常心来统一自然和道,体现了禅宗思想对质朴和自然的追求。而中国人的审美发展与中国人的自然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正因如此,我们在对美学和哲学的探索上都要对自然观进行梳理和辨析。而这里的自然观不仅仅指客观的自然,而是在人的智慧和感官的基础上所形成的自然观念。在禅意审美理念下,境界主要指人的心境,而心境所呈现的自然是被人们的感官和智慧所消化了的自然。
  (四)境界之美
  禅意审美中的境界主要指脱离了执念的涅槃境界,具有鲜明的虚灵特征,是人心的刹那停留之地,也是一种非理性的内心状态,并且,禅意审美中的境界是内心觉悟的光明智慧,是纯粹的直观对象。慧能禅宗的境界强调对任何境界都没有念想,对任何事物都没有杂念。而禅画作为禅宗思想的重要艺术表现,其审美体验十分獨特。禅画的人物绘画使用佛教独有的行为方式,在特殊的精神状态下进行自省,并且,禅道思想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空观自然,体现了对禅宗思想的顿悟过程,其参禅、创作和欣赏都需要对出禅宗思想进行体悟。
  三、禅意审美取向下的中国绘画艺术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禅意审美取向下的中国绘画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禅意审美取向下的绘画主要包括墓室壁画、石窟壁画、士人画家这三种。其中,墓室壁画起源于古代的殉葬传统,主要是为了缅怀去世的人。墓室壁画寄托着活着的人对理想的追求,有很多令人向往的内容,多反映社会生活。现阶段,我国出土的墓室壁画主要集中在辽宁省的辽阳市和甘肃省的河西走廊。辽阳市的墓室壁画作风自然豪放,多采用勾线填彩的方法,内容多反映死者的生前场景。石窟壁画是魏晋时期最具特色的绘画艺术,以泥塑为主,集中在我国的西域地区。石窟壁画以佛教文化为主要内容,以宣传佛教,体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文化与外邦文化的交流。士人画家主要指有特权的士族,虽然这些士人具有一定的生活保障,但仍摆脱不了政治牺牲品的悲剧。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人很难找到全身之法,尤其在受到政治挫败之后,很多士人会采用移情方法来寻求心灵的安慰。因此,作诗比画成为当时士人的重要生活方式。另外,魏晋南北朝是民族融合和文化融合的时代,文学艺术进入了自觉发展时期。但是,社会上仍存在着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混杂的现象,导致很多文人隐居世外,以活泼的思想来看待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进而守护心灵的净土。而在禅意审美取向下,谢赫的气韵生动对魏晋时期的绘画影响最大,气韵生动强调动态、色彩、线条、形象等的排列组合和相互感应,具有深刻的生动感,强调圆通、圆熟和圆满的气韵。   (二)隋唐时期禅意审美取向下的中国绘画艺术
  隋唐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十分繁荣,文化融合使得佛教被整个社会所接受。人们希望通过挣扎困难通往幸福。这个时期禅意审美取向下的中国绘画艺术内容主要表现人们的愿望,人性增长使得绘画意向更具亲和感。在隋唐时期,之前的佛国净土题材的禅画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对宗教带来幸福生活的向往。隋唐时期的禅意审美取向下的绘画作品以王维的山水画和吴道子的绘画比较突出。其中,王维的山水画意境清幽绝俗,以静谧的自然山水为主要审美对象,追求平淡超脱和空灵静寂的审美意境。王维以超脱平凡世俗的审美心胸向我们展示了静和悟的审美体验方式,通过在山水体验中实现心物融合。吴道子幼年生活极其贫困,为了生存便向民间的雕匠和画工学习绘画,他刻苦好学,十分有名气,便被唐玄宗招入宫中担任宫廷画师。吴道子的画作以道教和佛教题材为主,表现技巧十分自由,作品变化丰富,是独具风格的佛教绘画。
  (三)宋元时期禅意审美取向下的中国绘画艺术
  宋元时期禅意审美取向下的中国绘画艺术追求以迹立形,以线条为主,形成了绘画创作的新潮流。宋元时期禅意审美取向下的中国绘画受到苏轼和米芾的影响较大。苏轼提倡以文化来划分画作的品级,因此,文人士大夫的画作被称为文人画。而且,苏轼和米芾的画作都与禅宗联系密切,米芾的画作具有浓厚的禅宗韵味,其作品贯穿着禅宗的本无思想。另外,宋元时期的画家十分重视自己内心世界的表达,其画作反映了他们的人生观、哲学观和世界观。
  四、禅意审美的现实意义
  禅意审美对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在“八五美术运动”之后,很多画家开始将禅宗思想引入到绘画创作中。禅意审美取向下的绘画重新受到国人的关注,并且成为当前年轻艺术家重要创作的精神来源,被广泛运用到绘画、摄像、装置等行为艺术中。在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禅宗与书在欧美地区广泛传播,吸引了当地艺术家的浓厚兴趣,西方绘画等行为艺术积极借鉴中国的禅宗思想,将禅宗思想用于艺术创作中。总体来说,禅意审美为我们展示了广阔的个性天地,禅意审美将大自然与人生相整合,能够使我们把握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將禅意审美引入艺术行为更多地体现出了艺术家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冉毅.中日禅宗文化交流史中牧溪八景图东渐及评价正声[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05) .
  [2]袁红宇.禅宗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04) .
  [3]余虹.从全真与禅宗看中国宗教思想的审美化[J].云南社会科学,2004,(04).
  [4]陈俊堂.禅宗与北宋艺术精神[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
  作者单位:
  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1.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杜伯华水电站是一高水头、引水式水电站工程,位于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NWFP)境内Duber Khwar河上,主要建筑物由壅水坝、进水口、沉沙池、引水隧洞、调压井、压
显化作为翻译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策略,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现有的显化研究多从显化本身出发,即:显化定义,显化假说和显化类型等。鉴于此,本文将从意义理论的视角进
本文以西铁职院图书馆为例,介绍了随书光盘的管理办法,着重从光盘的著录、加工、流通及宣传几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格雷欣法则"作为经济学中的原理在成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也有所体现。导致成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出现"格雷欣法则"现象的主要原因有成人高校教师缺乏竞争意识、成人高校教师评价
《救荒活民书》是南宋董熠编纂的一部有关宋代灾荒救助的著作。自成书以来,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宋元明清许多文献对其都有著录。这些著录情况真实地反映了《救荒活民书》一书
海南孕育产生了丰富的海南海洋文化,发扬海南海洋文化理应根植于教育。美术欣赏是一项审美活动,这类活动更需要个人的审美感受和情感的体验。2011版的美术课程标准里教学建议
枸杞,多年生草本植物。枸杞根,俗称地骨皮,具有清热,凉血、止血作用的中草药。性味甘寒,全国各地皆产。根、果实晒干后均可入药。主要功能:皮,解热、止咳,治肺结核,骨蒸盗汗;
摘 要:唐卡是藏民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地区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不同领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一直以来被藏族人民和其他地区群众视为艺术珍宝。作为热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吾屯唐卡的传承与保护都是通过村落来延续的,文章以吾屯村落为研究背景,考察其吾屯村落画坊的传承历史发展过程。  关键词:吾屯;村落画坊;历史发展  一、吾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创新离不开传统法则,这是艺术规律所决定的。就书法艺术而言,创新更需要传统功夫。可以说,传统是根。创新是枝,是叶。如果离开传统法则,
真空在强电磁场作用下会被极化,成为一种非线性的电磁介质,因此在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应该考虑真空极化效应。从包含真空极化修正的电磁场的有效拉格朗日密度出发,推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