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章永小说二题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k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瞬 间
  阿虎再次进入这个城市距他离开这个城市已经整整七年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七年就是两千五百五十五天。
  两千五百五十五天前的前一天,下午,天气燥热,阿虎和几个同学到塘里洗澡,从塘里上来到学校时迟到了,几个同学翻围墙进入校园,阿虎因为身体弱小,爬不上围墙,只能从大门走进校园,刚进学校大门,被值周的校长捉住。校长看阿虎一头湿漉漉的头发,知道他下水洗澡了。校长问他是哪个年级哪个班的,阿虎不敢扯谎,如实说了。校长立刻打电话把他的班主任宋老师喊到校门口,把他交给了宋老师。校长把他交给宋老师时,说,好好管教管教,淹死了谁负责?宋老师将阿虎拉到操场中间,让他站直,然后找来一根粉笔在他的脚下画了一个圈,叫他站在圈里,不许动。炎炎烈日下,阿虎站了一节课。下课的时候,好多同学站在教室的走廊上,用手指着他,又说又笑,如同在街头看耍猴的。有几个同学从走廊上跑到操场,围着阿虎,指指戳戳。这时,宋老师从走廊上走过来,走到阿虎身边。宋老师一来,围着阿虎的几个同学跑开了,站在远远的地方。宋老师说,你有你哥哥一半就好了。阿虎昂起头,看了一眼宋老师。宋老师说,我就想不明白,一个妈生的,你和你哥怎么就差别那么大呢?阿虎还是昂着头。宋老师问,下次还下水不?阿虎还是不说话。宋老师又问了一句,下次还下不下水?阿虎瞪着宋老师,狠狠地说了一句,你等着!宋老师说,哟喝,你来劲了,你……阿虎又说了一遍,你等着!依然是瞪着眼,狠狠的样子。说完,撒开腿跑了。
  阿虎这一跑就是七年。
  阿虎是从老家来的,老家在这个城市的北边,离这个城市很远很远。他的爸爸妈妈从很远很远的老家到这个城市打工,把他和他的哥哥也带来了,到了上学的年龄就把他和他哥哥送到学校上学了。因为下水洗澡被宋老师罚了站,阿虎死活不去上学了,他爸爸只好把他送回了老家,跟着爷爷奶奶过日子。
  现在,阿虎站在这个曾经是他母校的学校门口。学校坐北朝南,门口是一条东西走向的马路,离学校东边一百米左右的地方竖了一根铁柱子。铁柱子上有一个牌子。牌子是三角形的,三角形的牌子边是黑色的,三条黑边的中间是黄色的,上面是两个小孩,两个小孩也是黑色的,一个背着书包,一个拎着书包,匆匆行走的样子。阿虎知道这个只有黑黄两种颜色的三角形标志是告诉来来往往的驾驶员,前方是学校,开车要减速。离学校西边一百米左右的地方也竖一根铁柱子,铁柱子上也有一个三角形的牌子。东边的铁柱子竖在马路的南面,西边的铁柱子竖在马路的北面。阿虎在学校门口站了一会,向学校的东边走过去,走到铁柱子那里,坐到铁柱子下的一片草地上。
  马路上车来车往,一会“呼”的一声,一会又“呼”的一声,还时时听见汽车喇叭的尖叫声。
  阿虎扯了一根草咬在嘴里,眼睛看学校,学校还是老样子,只是几棵树比原来高了大了。
  在阿虎的记忆里,宋老师教语文,教美术,也教体育。
  宋老师教语文总是提着一个录音机,让同学们听录音,跟着录音机朗读课文。他自己从来不朗读课文,他说不好普通话,总是把“北京”说成“白京”,把“读书”说成“得书”,“吃饭”从宋老师的嘴里出来就变成了“七饭”。宋老师上课,教室里常常是一片笑声。
  宋老师画画得好,他教美术,一支粉笔捏在手里,在黑板上随便一画,要么是一朵花,要么是一只鸟,要么是一个人,画什么像什么。宋老师不要同学们画花画鸟画人,他要同学们画鸡蛋,就是一个圆。每节美术课,宋老师都要讲达·芬奇画蛋的故事。他说,从前,有一个叫达·芬奇的人,这个人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画画,天天画也不见长进。他的爸爸就给他找了一个老师,叫他跟着这个老师学画画。这个老师教画画很奇怪,他教达·芬奇画画,第一天就是画蛋。他在达·芬奇的面前摆了一个鸡蛋,让达·芬奇照着鸡蛋画圆圈。达·芬奇就照着鸡蛋花圆,画了一个一个圆。达·芬奇画了一天就烦得不行了,这叫什么画画?但是他的老师却一直让他画蛋,画了一天又一天。达·芬奇想,总是对着一个鸡蛋画,能画出什么?于是,他就问他的老师,你为什么老是让我画鸡蛋?他的老师说,要做一个大画家,就要有扎实的基本功。画蛋就是锻炼你的基本功。世界上没有两个鸡蛋是完全一样的。同一个蛋,从不同的角度看,它的形态也不一样。不停地画蛋,能提高你的观察能力,能发现每个蛋之间都有那么一点点的差别,坚持画下去,你画出来的鸡蛋每一个都是不一样的,基本功有了,你才能把画画好。达·芬奇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从此他就认真地画蛋,天天对着鸡蛋画,三年以后,达·芬奇的手仿佛有了感觉,心里想画什么就能画什么,画什么就像什么。再后来,达·芬奇就成了一个大画家。说过达·芬奇画蛋的故事,宋老师就说,画吧,将来你们都会像达·芬奇一样,也是一个大画家。有同学问宋老师,你画什么像什么,你也是大画家了?宋老师笑笑,说,我的画,一分钱不值,达·芬奇的画,一幅够你一家七(吃)一辈子的。同学们的本子上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都是一个一个的圆。
  宋老师教体育,学生站好队,他先让学生围着操场跑三圈,跑过就是做游戏。有时是“马兰开花”,学生站成一圈,边跳边唱:“小皮球,踢过来,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宋老师有时把男生和女生分开,男生玩“摔泥巴”。男生从操场边的泥坑里挖来泥巴,先揉,揉过了把泥巴做成小盆子,盆沿很低,盆底很薄。做好了,把小泥盆端在手心,然后猛地往地上一摔,啪的一声响,盆底炸开一个大洞。摔泥巴就是看谁的泥巴盆底炸开的洞大。操场上摔泥巴盆的声音时起时落。男生玩摔泥巴,女生则围成一圈,玩丢手帕的游戏。宋老师带学生玩的最多的是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游戏开始前,宋老师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指定一个学生当老鹰,一个学生当母鸡,其余的学生当小鸡。当小鸡的学生排成一队,一个一个牵着衣襟,跟在当母鸡的学生身后。当老鹰的学生站在当母鸡的学生对面。游戏开始时,当老鹰的学生伸开手臂,边叫边做抓小鸡的动作。当小鸡的学生做出惊恐害怕的样子。当母鸡的学生左扑右闪护着身后的小鸡,不被老鹰捉住。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宋老师有时候自己做老母鸡,又蹦又跳,为了身后的小鸡不被老鹰抓住,他张开双臂,拦住老鹰,有时还大声喊,老鹰来啦!他身后的学生立即蹲下,双手捂住耳朵……每次玩过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宋老师就坐在操场边上,喘着气,他那么大的个头,一会蹲下去,一会站起来,蹲蹲站站,累得不行。有调皮的学生逗宋老师说,再玩再玩。宋老师的手直摆。摆过,从口袋里摸出烟来,这时,下课的铃声就响了。   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不断,掀起的灰尘飞扬着扑向阿虎。阿虎从草地上站起来,掏出手机看几点了,四点,再有半个小时的样子就是学生放学的时间了,宋老师就该从学校里走出来了。阿虎把手机放回口袋,摸了摸后腰,他的后腰别着一把匕首。
  当年弱小的阿虎,如今已经长成一个大小伙子了。七年,他忘不了炎炎烈日下站在宋老师画的那个圈子里的情景,他也忘不了他对宋老师说过的话,你等着!他想给宋老师打个电话或者发个短信,告诉宋老师,我阿虎今天来了。可是他没有宋老师的电话。
  昨天晚上,他和他的哥哥聊天。他的哥哥大他两岁,也是宋老师的学生。阿虎知道宋老师喜欢他的哥哥,想从他哥哥那里了解一点宋老师的情况。他哥哥说,毕业几年了,和宋老师也没有什么来往,不知道宋老师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但他哥哥告诉他,宋老师因为罚了他的站,被学校处分了,处分的告示就贴在操场边的宣传栏里。他哥哥问阿虎,找宋老师干什么?阿虎说,干他!他哥哥问,干他?干他是什么意思?阿虎说,没什么意思,就是干他。阿虎说就是干他的时候,摸了摸后腰,他想把别在后腰上的匕首拿出来撂在桌上,他相信上高三的哥哥看见匕首一定会明白干他是什么意思。可是那一瞬间,他感觉到手有些颤颤的。他哥哥说,阿虎,别做傻事。
  阿虎今天还是来找宋老师了,他知道,学生放学时,班主任老师都是要把学生送到校门口的。他上学的时候,宋老师总是让同学们排好队,把同学们送到学校门口,有家长接的交给家长,没有家长接的,送过马路,嘴里念经似的说,当心当心。阿虎想,宋老师只要当班主任,放学的时候他就一定会从校门里走出来,只要宋老师从学校里出来,他就会像老鹰一样扑向宋老师,干他!
  阿虎向校园里的操场看去,他真想看到宋老师带着一群学生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操场上空无一人,阿虎有些失望。
  一阵铃声从校园里传出来。阿虎知道是下午最后一节课下课,学生一下课就放学了。班主任老师就会带着学生从学校里面走出来,宋老师就会出现在学校的大门口,他就会像老鹰一样扑向宋老师。当然,他会拔出别在后腰的匕首,紧紧握在手中。
  阿虎站在学校门口的马路对面。已经有老师领着学生陆陆续续从学校里走出来,阿虎两眼盯着学校的大门口,寻找着宋老师的身影。四点半左右,阿虎终于看见了他期待已久的宋老师,虽然七年过去了,但是他还是看一眼就能断定出现在他视线里的那个大个子就是宋老师。宋老师由远而近,领着他的学生从学校门口走出来了。
  阿虎在等待,等待着宋老师从马路那边走来,他的手已经伸到后腰,握住了匕首光滑的木柄。就在这时,一辆双排座飞速开过来,双排座走的不是直线,忽左忽右,摇摆着向宋老师和他的学生冲过来。就在这一瞬间,阿虎看见宋老师转过身体,张开双臂,将他身边的学生推到了路旁……
  双排座撞到了宋老师,把宋老师撞飞到十几米远的地方,宋老师从空中落到一片草地上……
  阿虎飞一样奔跑到宋老师身边,抱起宋老师,一边大声喊着宋老师,一边掏出手机打120急救电话。
  醉 虾
  老顾早先是做木匠活的,修门修窗修桌椅板凳。一整天,背着个白色的帆布包,包里装着斧头、刨子、锯子、锤子、钻子、凿子,还有大小不一的钉子。他在老师的办公室、学生的教室和宿舍转来转去,看看有没有要修的。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都认识他,见了面,喊一声,顾师傅。他点点头,给人家一个微笑。
  有一年,篮球场上篮球架子的篮板掉了一块。掉下的这块板朽了,要换一块板。老顾找来一块板,量好尺寸,锯好、刨光,刷上白漆,晾干。总务主任说,找几个有力气的学生放倒篮球架子,把板换上去。顾师傅说,不费那个劲了,有梯子,爬上去一样换。老顾扛来梯子,把梯子靠在篮板上。竹梯子,戳在水泥地上,不稳当。总务主任找来另外一个工友,两个人一块扶梯子。老顾爬上梯子,手够到篮板的时候,总务主任找来的工友递了一根烟给总务主任,总务主任接了烟衔在嘴里,工友又掏出火柴给总务主任点烟。此时有风,火柴划着了即刻就被风吹灭了。工友再次划着火柴的时候,就用手遮住风,把火送到总务主任的嘴边。总务主任也丢了扶梯子的手,两只手合在一起遮住风。就在这一瞬间,梯子往后一滑,老顾从梯子上摔下来。
  其时,校长正站在篮球场边上。校长也姓顾。顾校长看见老顾从梯子上直落而下,吼了一声,赶快送医院。医院拍了片子,大腿骨折,打石膏。老顾在床上躺了三个多月,下地走路,不如先前利落。
  顾校长就说,木匠不要做了,去传达室吧,两件事,一件收发,一件打铃。
  收发。上午八九点钟的时候,邮递员把报纸、信件送到传达室,老顾就对照清单(传达室里有一张长条桌,桌上一块玻璃板,清单就压在玻璃板下面)分报纸,校长室的、教导处的、总务处的、团委的、图书馆的,一一分好;也有个人订的报纸,同样,一一分好,在报纸的左上角写上人名。报纸分好后,一一送到校长室、教导处、总务处、团委、图书馆和个人。信件不送。传达室的门后有一块黑板,老顾取出黑板,写上收信人的姓名,靠在传达室门口,收信人自己来取。所以他的门口时常有老师有学生来看看有没有自己的信件。有信的拿走,没有信的会交代一句,顾师傅,有我的信说一声。谁谁谁有信来了,老顾就托人告诉谁谁谁。挂号信和汇款单,老顾是必须当面交给收信人和收款人的,交过了,还要特别说一声,字,我帮你签过了。收信的和收款的自然会说一声谢谢。老顾依然和做木匠时一样,点点头,给人家一个微笑。
  打铃。每个学期开学,教导处送来一张一个学期的作息时间表,从早晨六点打起床铃到晚上十点打熄灯铃,一天要打二十六次铃。上午——起床、早操、早饭、早自习、上课、下课、放学、午饭、午休,打十三次铃;下午——午休起床、上课、下课、课外活动,打七次铃;晚上——晚饭、晚自习、熄灯,打六次铃。自习、上课打两次,一次上,一次下。老顾的长条桌上有一个半导体收音机,有一个小闹钟,他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打开收音机,听到收音机里说,现在是北京时间六点整,他就看一下他的闹钟是不是六点整。打铃时间一长,老顾不看闹钟,一样打。有时候,有经过传达室的人问老顾,几点啦?老顾随口就说,几点几点了。老顾打铃,准时准点,没有出过错。   打铃其实是打钟。学校的钟是铜钟,铜钟挂在操场边上的一棵桑树上。据学校的老人讲,这个铜钟从学校创办的那一天就挂在那棵树上了,有年头了。打钟为什么叫打铃呢?老顾问过顾校长。顾校长说,钟者,铃也。
  老顾看过电影《地道战》,一天夜里,日本鬼子和伪军偷袭高家庄,被高老忠发现。高老忠急奔村口,打钟报警。高老忠打的钟,大,大钟吊在树上,铃铛挂在钟里面,打钟时,解开拴在树上的绳子,一拉,铃铛敲在钟上,钟就响了,钟声洪亮。老顾打的钟,形制和高老忠打的钟一样,但是小得多,老顾打的钟是用一个小铁锤敲响的,声音不洪亮,但,清脆。
  老顾乐意打铃,一校老师和学生的起床、吃饭、早操、上课、下课、放学、睡觉,都听铃声的指挥,那铃声是他敲出来的,清脆的铃声一起一落,校园里忽而安静忽而喧闹,多好呀,他高兴。
  这一年的夏天,老顾和往年一样,上午忙着分报纸分信件,下午就坐在传达室的门口,摇着扇子,听树上的知了一声一声的叫。到打铃的时候去打铃,打过铃,又坐下来摇扇子,听树上的知了一声一声的叫。和往年不一样的是,门口不再寂静,热闹得很,忽,一帮学生出去了;忽,又一帮学生进来了。老顾想不明白,怎么就不上课了呢?
  晚上,老顾在传达室的门口摆一张小方桌,桌上一碟蒸鱼干,一碟凉拌黄瓜,一瓶酒,一个小酒杯。他坐在一个小方凳上,自斟自饮。酒香弥漫在学校门口。
  这时候,顾校长不知道从哪个方向走到传达室的门口,立在老顾面前。老顾想站起来,顾校长按住了他。
  顾校长说,你喝你的酒。
  老顾说,来一杯?
  顾校长问,有醉虾吗?
  老顾一愣,心里想,他多少次请顾校长尝尝他做的醉虾,顾校长都谢绝了,今天顾校长怎么就问起了有没有醉虾呢?
  老顾说,今天没有。
  顾校长说,没有就不喝了。
  老顾说,明天,明天你来一准有醉虾。
  顾校长说,好,那就明天。
  老顾说,酒不喝,坐一会。
  顾校长说,那就坐一会。
  老顾拿来一个马扎,递给顾校长。顾校长接过来坐在老顾的对面。
  顾校长问,腿还好吧?
  老顾说,好,就是走路有些晃悠,不碍事。
  顾校长说,铃不要打了吧。
  老顾怔了一下,看着顾校长。顾校长抬起头,看着一天繁星。
  顾校长问,你看大字报吗?
  老顾说,不看。
  顾校长说,有人看。
  老顾说,我不看。
  顾校长说,有人看,有人不看。
  老顾说,那是。
  顾校长说,有人贴,有人撕。
  老顾心中一颤。端在手里的酒杯先是掉在桌上,后是滚到地上,啪的一声响,碎了。
  顾校长问,有人贴,有人撕。……听得懂吗?
  老顾摇摇头。
  顾校长坐了一会,走了。
  老顾看着顾校长的背影,说,明天你来,一准有醉虾。
  打过熄灯铃,老顾去钓虾。
  老顾站在传达室门口,过去,铃声一落,灯就灭了。现在,铃声落了,还是灯火一片。
  学校门前有一条河,河里有鱼也有虾,老顾不钓鱼,只钓虾。老顾钓虾,用的工具叫虾钓子。两根尺半长的竹片,绑成十字,一块两尺见方的纱布(通常用的都是口罩拆出来的纱布),四角分别拴在竹片的四角,做成一个纱布网。纱布网的网底缀一个铅坨,以使网沉入水中。两根竹片交集的地方系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头拴在一根竹竿上,一个虾钓子就做成了。老顾有十个虾钓子。
  钓虾是要用诱饵的,有的人钓虾用的诱饵是鸡鸭的内脏,心、肝等。老顾钓虾的诱饵是将干的蚕豆或者干的黄豆炒熟,碾碎,麻油搅拌,搅成糊状,装在一个小瓶子里。老顾称之为香料。老顾的香料,香得很。
  老顾把十个虾钓子往肩上一扛,提着一个瓦罐子到河边钓虾。到了河边,老顾从肩上放下虾钓子,然后一个一个往河里放。每一个虾钓子间隔十米左右。放虾钓子时,老顾从瓶子里抠一点香料抹在网底,诱虾入网。老顾放完十个虾钓子会坐下来抽一根烟,烟抽完,走到第一个虾钓子的地方,起网。一网起上来,总有三两个虾子,大小不等。老顾只要大一点的,小的不要。要的虾子,老顾捏住,往瓦罐子里一丢,瓦罐子里有水。一网一网的起,老顾看看够一顿吃的了,收了虾钓子,提了瓦罐子,回学校。今天这一晚,老顾钓得多,瓦罐子里的水往外溢了,他才扛了虾钓子,提了瓦罐子回学校。
  回到传达室,老顾把钓来的虾子倒入盆中,舀了两瓢清水,将虾子养起来。收拾停当,已是子夜。老顾掩了传达室的门,在校园里转悠。转到教师办公的那一栋平房,看墙壁上张贴的大字报……
  第二天上午,老顾打过第一节上课的铃,十几个学生涌到传达室门口,十几个学生都是一身草绿色军装,腰间扎一根皮带,臂上戴一个红袖章,很精神的样子。领头的是一个男学生,一个女学生。
  男学生问,昨天晚上,顾云秋到你这来了?
  老顾说,来了。
  女学生问,都跟你说了什么?
  老顾说,他叫我不要打铃了。
  女学生问,那你为什么还要打铃?
  老顾说,他是牛鬼蛇神,我不听他的。
  男学生说,你觉悟挺高呀。
  老顾笑笑。
  女学生说,顾云秋昨天晚上跳河自尽了。
  男学生说,是畏罪自杀。
  ……
  下午,老顾从另外两个工友的嘴里证实了顾校长跳河自尽的消息。一个工友说,真的,就在学校门口的小河里。另一个工友说,把顾校长捞上来的时候,我在场。老顾心想,昨天晚上,我就站在河边,怎么就一点动静没听到呢?
  晚上,老顾猫在厨房里将生姜、蒜子、葱白、辣椒(一个青的,一个红的)切得细碎,放在碗里,倒入酱油、香醋,放点白糖、花椒、味精,拌成汤汁。再拿一个大碗,倒入黄酒,将洗过的虾子放入酒中,盖上一个盘子。虾子在酒中蹦达,能听到扑啦扑啦的声音,几分钟后,扑啦扑啦的声音渐弱,揭开盘子,将拌成的汤汁倒入大碗里。看大碗里的虾子,似死似活,醉虾就做成了。
  老顾会做醉虾,是顾校长手把手教的。老顾钓来的虾,要么水煮,要么油炸,要么爆炒,顾校长说,虾子最好的吃法是醉它,用酒醉虾,醉到七分死三分活最好,肉嫩味鲜。老顾对顾校长说,你一个大校长,还会这一手,了不得。顾校长笑笑说,雕虫小技。
  打过熄灯铃,老顾端着一大碗醉虾来到小河边,他把醉虾倒入河中,看着渐渐沉入水底的醉虾,老顾说,顾校长,说好的,今天有醉虾,我一个没吃,都给你了。
  老顾坐在河边抽烟。他想,顾校长怎么就跳河了呢?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呢?
  下半夜,老顾又一次来到河边,他的肩上扛着一个麻袋,麻袋里是一卷一卷的大字报。放下麻袋,老顾从麻袋里抽出一卷一卷的大字报,划着火柴,点着了大字报。火光照亮了河面……
  责任编辑 李国彬
其他文献
丰子恺先生曾说:“一草一木,我们都能领略其真趣;一举一动,我们都能感到其温暖的人生情味。”——题记村口,是滋生思念、牵挂和企盼的地方,也是守望幸福的地方,那是此生最温
分析我国法律援助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对我国法律援助工作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议。分析落实法律援助政府责任要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lega
水倾泻而下,冰凝结成冰川,刹时都诗一样垒在肩头,绝意呼啸长天,绝然地老天荒。你无法陈述曾经的伤口怎样撕裂过,又如何悄然愈合。只有刼后残余的疤痕仍刺目横亘那里,成为记忆
期刊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政府机关的生活是林林总总生活大河中的一支溪流,也是在机关工作生活的写作者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写政府机关生活的小说并不少见,每个写作者都有自己的
赵戈在北大河岸,漫无目的地走走停停,眼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一片,芦苇花絮飞上了他的眉间,他皱了皱眉,用手指把飞絮弹落,他那双小眼睛射出一道亮光,把脚下的秋草溅得颤抖
维护社会治安是民兵的光荣任务。组织和带领民兵配合公安部门打击刑事犯罪活动是民兵干部的一项重要职责。在实际工作中,作为一名民兵干部应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1、介绍情况
由唐大德、张忠义、樊恭嵩主笔的《国防技术经济性分析》是一本研究国防技术与经济问题的专著,也是现代国防与经济丛书之一,主要包括:国防技术效果和收益、国防技术装备的全
我军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以后,作为担负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任务的省军区,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尽快提高后勤综合保障能力?我们从强化科学管理入手,积极探索以达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主生存,是指某些具有市场潜能和商业开发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在法律和政府扶持政策营造的有利环境中,在保持自身固有传统工艺的前提下,和市场经济因素相结合,通过为社会提供有形或无形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实现自主谋生和传承发展的一种能力。  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主生存与保护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静止和固态的,它需要在发展中生存,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