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生的写作方法教学浅说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gmingwa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使他们下笔有神,乐于写作,善于写作呢?本文结合农村学校中学生作文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作文教学 方法 指导
  
  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农村中学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作文教学一方面是老师付出了大量的艰辛劳动,先命题,再指导,最后批改讲评,苦不堪言;另一方面是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缓慢,针对这种情况,我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从加强课内外阅读入手,培养写作兴趣。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文章多为典范作品,文质兼美。只有加强阅读,才能读出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傲岸;读出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忧患;读出月下荷塘淡淡的哀愁,读出草原月夜冬不拉的喜悦。从读中培养口头语言表达的能力,激发情感,增强语境,从而提高作文水平。但农村学生,受时空限制,生活圈子狭小,见少闻寡,光靠读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那就要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中的书籍,让学生自己去借阅图书﹑名著。用名人高层次的人生追求、名著高层次的审美境界来升华学生的灵魂。如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从中感悟意志的坚韧和刚强。读后将其中的好词、 好句 、名言 、警句等摘抄下来,熟读成诵。作文时就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好多还可以终身受用。课内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真正扩大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学习的兴趣,为今后习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从及时鼓励入手,提高写作兴趣
  教学时对学生的写作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给予积极的、向上的、富有鼓励的评价。学生的作文,口头表达的也好,书面表达的也好,教师评改时,当面评改也好,书面批改也好,都要找到它的长处,从中发现闪光点,加以肯定,给予鼓励,进行激发。切莫以自己的眼光来要求学生,对学生的作文动辄横加指责,使学生通过教师的一个甜蜜微笑,一句温馨话语,一段舒心评语,看到自己写作的曙光,写作的前程,写作的希望。很难想象得到,一个不会写作的人,怎样去完成语文考卷?又怎么能升学、进入高中呢?所以,教师新接触一个班级,就要诱导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写作课上,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写作能力,消除学生惧怕写作的心理。首先,教师要亲近学生,让学生尽量放松,比如可给学生编些有趣的故事,让学生产生听故事的兴趣,然后,有意识地找些惧怕写作心理的学生编些有趣故事,并充分肯定学生所编的故事就是一篇好作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批改作文时,所给评语千万不要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即使遇到抄袭来的文章,教师也要忍住性子,如果给批上“抄袭可耻”,恐怕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打消写作的积极性。学生抄袭作文,其实很大程度上都存在有想写好作文的心理,因此,教师要顺势引导学生,诸如批上“这篇作文写得非常成功,能参照别人的文章仿写是一个好办法,如果能把别人的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就更好,相信你一定会这样去做的”等批语,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评语去重新认识自己的写作行为,激发他的写作欲望,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三、从体验入手、增强写作能力
  写作前,我们可以让学生做一些亲身体验活动,譬如让学生捡个石子带到学校,仔细观察它的形状、颜色,敲敲它,听听它的声音,粉碎它,分析它的质地,再通过看、摸、听、敲加以联想,挖掘出它更深层的含义。诸如此类的活动,我们可以多搞一些,如让学生捡一片树叶,摘一朵小花,捧一抔泥土等,观看它的形状和颜色,尝一尝它的味道——学生自己亲身体验的东西,印象一定是深刻的,自然而然就可以把他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做些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写作起来是一定会感兴趣的。纵观古今中外,哪一位名家的创作不是亲身体验生活的结果?没有李时珍走遍大江南北对药物的考察,哪有宏篇历史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没有高尔基的流浪生活,哪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的流传。可以说,体验生活是兴趣的需要,也是写作兴趣的源泉,对提高写作水平是大有帮助的。
  四、从仿写作文入手、降低写作入门门槛
  对于学困生作文指导通过范例教学,学习和借鉴他人长处的一种作文教学方法。这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比如可以看优秀的范文,可以看本班同学的优秀作文,教师也可以多给学生点下水作文。人们都说:“熟记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却要说:“熟记作文一百例,不会写来也会说”。我想,只要学生心中装有很多的范文,哪有不会作文的道理呢?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笔者相信,长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定能培养出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五、从学法指导入手,全面提高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还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可估量的。适当指导,正确评价,启发领悟才是最正确有效的。引导学生识其意,袭其神,沿其形,才能提高作文水平。教师下水作文,分析作文的布局谋篇,教学时适当面批、逐一点化启悟,做到因人制宜、因材施教,才能大面积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六、从评价的主体入手、提高写作技巧
  教师要作恰当的引导和指点,設法教会学生批改作文的方法和技能,这是一项细致而长久的工作。教师要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逐步提高学生对作文批改的认识,端正其态度。俗话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所以“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在引导、开窍学生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多让他们批改自己或同学的作文。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品味出学习的乐趣,才会不怕写作文,才能不断提高写作水平。这样学生就能够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提高,更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总之,农村中学作文教学时,既要尊重作文教学规律,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同时充分重视立意的独特性,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读写训练的同步性,又强调作文教学的全过程的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思维、语言、评价三个方面的巨大潜能,沿着这一条路子,走全方位的开放型的作文教学之路,才是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一个真正成功之路,才会使教改的路子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教师课堂技能指导》本书编委会.
其他文献
【摘 要】一个好的老师,就是学生们一生的楷模和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会影响学生的一生。现如今,学生们面临初三升学和就业,指导学生减少定势思维的影响,养成正确的解题方法和形成合理的解题思维,非常及时和重要,刻不容缓。  【关键词】定势思维 影响 暗示 引导    初三英语复习中,我发现:许多学生由于自身知识积累的不够,解题经验不足,深受定势思维的影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练习和考试,使他们丢失了本不应丢失
跨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我们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很多,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怎样使产业升级,在这方面起重要作用是人才。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为此,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学生这四种基本能力的培养。   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新观念、新思想  新观念中不仅包含对事物的新认识、新思想,而且包含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为此作为新人才就必须学会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获得新知識更新观念,形成新认识。在数学史上,法国大数学
语文教学的一切环节和方法都应该讲究实效,课堂师生活动也不例外。课堂上师生交往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提问,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形式。提问的设计应该是一种艺术,应以能引起学生的思维的冲动、回答的愿望为基本要求,使学生从外部到内部都动起来,从而进入状态、进入境界。现代语文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种课堂教学的提问方式。  1、提示问  针对学生容易忽视,而又需要掌握的内容设计提问式,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该内容的注意
创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也必须把创新作为奋斗的目标,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主旨。下面就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教师要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和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正在大力的推广。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生动,进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赋予课堂教学一股时代气息。然而,多媒体沿用至今,在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利与弊,本文从数学课程本身的特点出发,以教学实践为基础,分析了多媒体在数学教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造性的开展工作,采取确实有效的措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可见,高效数学课堂的打造既需要学生的全身心投入,更需要广大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创新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来实现。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一
【摘要】“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市场需要有较高口语素养,能说会道的人才。职校语文教育要重视学生口语训练,通过四个方法,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为学生走向社会创造条件  【关键词】口语训练 语文学习 职校学生    在人类发展已经步入21世纪的今天,口语交际不仅成了个人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们事业成败的一个举足轻重的先决条件。口语交际的水平和能力,已成了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
摘要:美是情感、道德与知识的桥梁.美育就是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美,对人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使人具有一个丰富而充实的灵魂,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这里面的美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它是通过“寓教于乐”。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高中美术鉴赏课就是通过欣赏、动手制作、想象、创作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美、感受美。  关键词:高中 美术 鉴赏  
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国度,几千年积累的诗歌文化是炎黄子孙的文化瑰宝。古诗词是古诗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感情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字词句的诠释和翻译上,致使古诗词的审美意蕴被拆得支离破碎,失去其审美价值和感染力。本文从走出传统古诗词教学注重对字词句的诠释和翻译的误区出发,就如何在教学中既让学生掌握古诗词篇目,又能在和谐的教学
【摘 要】在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注意与地质调查与找矿专业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通过教学实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地质调查与找矿 教学方法    一、 引言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萌芽于20世纪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