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注射联合手术治疗青少年阴囊静脉血管畸形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568123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青少年阴囊静脉血管畸形的治疗方法,评价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诊治的32例青少年阴囊静脉血管畸形的病例资料,从单纯性局部病变到弥漫性广泛病变,其中31例术前先行瘤体内局部多点注射40%尿素溶液治疗,每日1次,每次半分钟以内,注射量为2~6 ml,连续注射治疗5~12d;然后分一期或二期手术切除瘤体.1例放弃治疗.结果 31例中手术根治性切除共28例,25例一期完整切除,3例二期完全切除,术后随访1~3年,无复发,术后阴囊双侧对称,外观满意;3例严重病例进行分期手术,仅行部分切除,术后外观较前改善.结论尿素联合手术切除瘤体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治疗青少年阴囊静脉血管畸形,并能满足美容学要求。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睑袋合并严重沟槽畸形矫正的方法.方法 通过下睑皮肤切口,在眼轮匝肌深面分离,暴露眶隔及眶下缘骨膜,充分分离颧前间隙,打开眶膈将眶脂肪游离、释放,然后重置于沟槽畸形处眼轮匝肌深面,与眶缘下方的骨膜缝合固定,若沟槽畸形矫正不满意,将眼轮匝肌肌皮瓣向上提拉展平,并嘱患者睁眼上视,将超出切口缘部分多余的肌皮瓣,设计成内侧蒂眼轮匝肌瓣,去除表皮后转位填充于沟槽畸形相对应的位置,缝合固定.结果 临床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 4,TLR4)在皮瓣缺血再灌注(ischmeia-reperfusion,I/R)损伤中的意义.方法 将50只雄性SD大鼠进行编号,盲视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I/R组(20只)、TLR4抑制剂组(20只).制备右下腹岛状皮瓣I/R模型.TLR4抑制剂组处理组于再灌注前静脉注射E5564(5 mg/kg),分别于缺血再灌注
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七届第一次常委扩大会议,于2012年8月18日在大连市举行,大会由主任委员祁佐良教授主持,共有21名常委到会。会议主要议程:①上届主任委员曹谊林教授与本届主任委员祁佐良教授为常委颁发证书,并进行了公章交接仪式。②根据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进行的推荐人选征求意见函的结果及举手表决,推举张如鸿教授为秘书长,王志军、蒋海越、马显杰教授为副秘书长,并特设马保秀、朱漫君、颜俊洁为
期刊
目的 探讨局部外涂普萘洛尔软膏治疗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9例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患儿,女34例,男15例,年龄1~10个月,平均4.1个月.门诊接受瘤体表面外涂1%普萘洛尔软膏,每日3次,时间5~ 59周(平均21.1周),依据用药前后瘤体表面张力、大小、颜色变化,按照显著有效、部分有效、无效3级评分法对近期疗效进行评价.同时,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以评估用药安全性.结果 49例
上海敬仁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由中国与瑞典合作建立的、专注于颅颌面器官缺损后赝复体修复治疗的专业公司。公司成立于2006年。
期刊
指端缺损的修复方法很多,其中以1989年Lai等[1]和纪效名等[2 ]报道的同指逆行指动脉皮瓣在临床较为常用,但须损伤—侧指固有动脉或神经.2006年3月至2009年9月,我们采用指动脉背侧皮支血管链皮瓣逆行修复指端缺损33例37指,术后随访1~3年,效果较好。
期刊
目的 探讨阴茎浅筋膜后移法行阴茎增粗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按常规保留内板0.3 ~0.8 cm,确定第1条环形切口线,根据阴茎勃起长度确定第2条环形切口线,剥除双环之间的皮肤组织,保留阴茎浅筋膜和阴茎背浅静脉系统,在切口两侧皮肤无张力对合的情况下,将双环间的阴茎浅筋膜向阴茎近端推移并分段固定,以增粗阴茎.结果 治疗阴茎细小伴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60例,随访3 ~12个月,阴茎静息状态与勃起状态时的
目的 探讨游离延展上臂外侧皮瓣修复颊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月至8月,应用游离延展上臂外侧皮瓣一期修复3例颊癌扩大切除术造成的软组织缺损,术前应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测量后桡侧副动脉无变异后,根据其走行,以及术中软组织缺损的面积、形态设计皮瓣,皮瓣均越过肱骨外上髁,面积为9 cm ×5 cm~10 cm×6 cm,血管蒂长约10 cm.供区创面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3例皮瓣均成活,
新生儿期性别畸形的60%~70%是女性假两性畸形,最常见的原因为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 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CAH)[1],临床并不多见,且常延迟诊治.2007年7月至2010年3月,我们共收治3例CAH所致女性假两性畸形,经手术矫治结合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效果满意。
期刊
2009年2月至2011年5月,我们采用同侧腹部对合式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对5例多指套状撕脱伤修复,疗效较好.1临床资料本组5例16指,男3例,女2例,年龄19 ~65岁,平均44.5岁.均为绞面机滚轴伤致2~5指多指套状撕脱伤,其中2个手指1例,3个手指2例,4个手指2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