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体系的裂痕,源头在美国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c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雷墨资深主笔

  上一期纵论我谈了美国为何会遭遇盟友“背叛”,认为美国与其盟友对同盟政治认知上的差异是一个重要原因。这种“背叛”无疑体现了同盟体系内部的裂痕。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裂痕的源头在哪里?
  目前西方同盟体系的创立始于二战结束之后,但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一战后的“威尔逊主义”。在美国总统伍罗德·威尔逊眼里,从拿破仑战争到一战,无不证明了欧洲人的好战。所以他把一战前欧洲的“大国均势”称为“有组织的敌对”,必须重构欧洲秩序。而重构的方向就是权力共享、共同和平。
  但当时的美国,在实力上还不足以塑造秩序,意愿也不是那么强烈。二战后,美国在欧洲实施马歇尔计划、推行民主化、协调欧洲内部纷争等,虽然有与苏联打冷战的考虑,但从“改造欧洲”的层面看,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威尔逊主义”。最能证明这一点的,莫过于美国在这个过程中践行多边主义,重视制度和规则。
  此后美国牵头创建的北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乃至联合国等多边机制,都或多或少能看到“威尔逊主义”中权力共享、共同和平的影子。所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翰·杰拉德·鲁杰说,二战后多边主义原则的扩张,建立在美国关于令人满意的世界秩序是由何构成的想象的基础之上,它们复制了美国国内的秩序。
  美国著名学者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关于“美国的全球体系”的论述中也说,美国的全球力量,是通过一个明显地由美国设计的全球体系来发挥的,它反映了美国的国内经验。而美国国内经验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美国社会及其政治制度的多元化特点。
  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打造的同盟体系,是其国内政治的镜像。那么换个角度看,美国国内政治的变化,不可避免会投射到同盟体系中。
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美国与盟友之间的裂痕,很大程度上源于“构想”的差異。

  没人会怀疑特朗普入主白宫,意味着二战后美国政治最为深刻的变化。两年多以来,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行为,犹如对美国社会的一场“颜色革命”。他对双边模式的兴趣远大于多边主义,把多元化定性为过时的“政治正确”加以挞伐,以“美国优先”的视角看待规则和制度。
  美国的“原件”在变,镜像也随之而变。如今美国对“令人满意”的世界秩序的构想,肯定与冷战结束之初不同。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美国与盟友之间的裂痕,很大程度上源于“构想”的差异。
  冷战结束后,欧洲继续朝着“威尔逊主义”的方向进化。申根区、欧元区的形成,欧盟一体化的深入,事实上实现了威尔逊“权力共享、共同和平”的理念。
  为何默克尔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弃多边主义”?因为这个“主义”是欧盟得以存在的理念基础。欧盟贸易专员马姆斯特洛姆把“基于规则、尊重共识”看作是欧洲人的内置基因,因为这些原则是欧盟得以运作的逻辑前提。
  如果欧洲的国家都追求“某国优先”,那么欧盟离解体就不远了。虽然欧洲的民粹主义在抬头,但很难想像目前的欧洲人愿意接受一个没有欧盟的欧洲。
  虽然美国是北约的领头羊,但这个同盟体系毕竟还是基于多边主义、制度和规则。跨大西洋关系的裂痕,本质上属于“主义之争”。争论的源头,在美国国内。
  不过,现在的欧洲已不再是二战结束之初“被改造”的对象,它对美国的影响力已经可以抵达大西洋彼岸。未来趋势如何?可以看看本期时局版的《中美欧“大棋局”》。
其他文献
徐英瑾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进入10月,国际政坛最劲爆的新闻,莫过于美国总统特朗普新冠检测为阳性了。更让人惊讶的是,特朗普在医院里仅仅治疗了三天就回白宫处理政务了,其后又在大量的竞选集会中抛头露面,连最起码的“隔离14天”的要求也没做到。虽然特朗普并不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第一个被证实染疫的国际政要,但在这些政要之中,被确诊染疫仅仅三天后就敢在非隔离状态下恢复工作的,他可能是第一个。从这个意义上说
“贸易战导致美国经济衰退”,或是“在中国及其亚洲邻国引起某种崩溃”等等标题耸人听闻,而近期的经济数据却呈现出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景象:美国与中国在经济上的表现相当不错。而贸易战无辜的旁观者—欧洲,却首当其冲。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计,今年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将达到1.3%,较往年预测下降0.6个百分点;德国的经济增长率仅为0.7%,而往年的预测却为1.9%。  欧洲非常容易受到贸易战的附带损害,因
进口大片已走下神坛。  不是吗?以最直观的指标—中国境内历年票房冠军来看,近5年无一进口大片登顶。  自1994年首部进口大片上映以来,25年里有11年是进口大片夺冠,包括《泰坦尼克号》《珍珠港》《2012》《阿凡达》以及3部《变形金刚》等。而这,已经成为愈发遥远的历史。  中国已于2012年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票房市场。在中国市场上,若干好莱坞电影甚至取得了比在美国本土市场更大的
石勇资深主笔  这段时间发生了一个算是有影响力的事件:网名为“Ayawawa”的网络红人、“情感教主”人设崩塌了。  其实早在这之前,本刊记者黄靖芳就已经关注到了这个人和她的粉丝,并且,通过调查大致还原了她的粉丝都是些什么人。从调查上看,Ayawawa女士确实找准了她的市场。  她毫无疑问是这个社会的成功人士—人设崩塌也并不意味着就不会继续成功。而且,跟她类似的那些大号,无论是制造性别仇恨,放大戾
新冠危机全面爆发之际,中国已经成了全球最大的关键物资供应者,占据了欧美个人防护设备进口总量的半壁江山,正如《纽约时报》最近的报道所指出的,“中国已经奠定了在未来数年内主导防护和医疗用品市場的基础”。  中国医疗用品制造业的强大实力,并非源自无拘无束的市场力量。《纽约时报》的报告,详细解释了该国政府是如何向国内工厂提供廉价土地,发放补贴贷款,指示国企生产核心物料,以及要求医院和企业使用本地原料来构建
2019年1月的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提出,按照党中央提出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20字”标准,努力在“选育用管”上下功夫,加快培育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事情的另一面是,大量国企高管因腐败被查。2018年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完成两轮对12家中央企业的巡视任务,发现问题356个,移交问题线索404件;驻国资委纪检监察组和中央企业纪检监察机构共接到信访举报48465件(次),处分14283人,移送司
2020年12月2日,从理塘县城回家途中的丁真  “你不用去找世界,世界会冲你而来。”  过去的一个月,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的20岁小伙丁真红透了网络。这个汉语不太好、在家放牧的藏族小伙,只因为他清澈的眼神和原生态的笑容,俘获了流量时代最多的注意。  丁真的粉丝强调他的稀缺:“孩子太可爱了”“我儿子好纯真”。连丁真在镜头前直播写汉字,一笔一画地照抄身旁的小抄,屏幕前也瞬间冒出无数条留言,“太努力了”
全球有超过40亿人可以上网,每天人均使用互联网设备和服务约6小时。在泰国和菲律宾的网民,日均上网9.5小时;美国有26%的人口“几乎持续”在线;预计到2022年之前,全球还会新增10亿互联网用户。然而,当我们拥抱数字世界时,如何以安全、有效且个性化的方式去使用它,变得更为复杂。对此,有些国家已经开始部署一种有前景的解决方案:数字身份识别(digital identification)。  “数字身
菲律宾马尼拉,一家医疗用品店前挤满了买口罩的人  中国是防控主战场,但疫情已在海外扩散。日本的“防线”已被突破、越南万人整体隔离、非洲出现首例、海外死亡已达8例,不断出现的新消息,很难让人对疫情的扩散保持乐观。  根据世卫组织的数据(该数据暂不将国际邮轮上的病例列入各国数据),自1月8日泰国曝出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以来,截至2月20日疫情已扩散至中国以外的25个国家,遍及亚洲、欧洲、美洲、非洲。这
2016年7月26日,浙江义乌市对外贸易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内,一名来自约旦的外商领取了义乌首批“义乌国际卡”,他将享受义乌市民同城待遇  这一天是3月24日,波斯新年的第三天。因为人在中国,没办法围着篝火唱歌跳舞隆重庆祝一周,这几位长期生活在义乌的阿富汗和伊朗外商,决定在新年的最后一天去附近烧烤,按照传统,这一天应该全家出游踏青以辟邪恶。  去穆斯林肉店买一大袋牛肉,带上烧烤架、卷饼、可乐、巧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