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小组低效现象的应对措施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nimale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进程愈加深入,初中数学依靠小组形式展开教学逐步转为常态。小组模式注重“以生为本”,可对学生探知欲以及主动性等实现有效调动。但小组模式也会因分组结构或者是合作形式等的不恰当而出现低效情况,教师需要明确小组低效成因,从多层面推动小组向着高效转变,为强化课堂效率夯实基础。
  【关键词】初中课堂;小组低效;成因;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209-01
  引言
  合作学习一般依靠小组模式来实施,但会因内容形式等的选取不当以及角色混乱等使得小组模式收效甚微。教师必须以低效现象为对象探究其成因,而后从合作内容、分层学习以及学习评价等多层面加以应对,确保数学教学得以高效开展。一、小组低效状况成因分析
  1.分组结构并未从班级结构出发。
  学习小组本质便是以调动学生热情为导向而出现,但因其成绩以及兴趣性格等存有诸多差异,若单纯以座位为依据进行分组,或者是根据成绩加以分组,均不科学且无法实现分组预期。邻座学生较为熟悉,该类安排可能使得学习成为聊天。而以学生成绩为导向加以分组,会使学生间产生优越或者是自卑感,学困生会人为教师安排明显偏心,从而对其进取心产生打击。使得学困生出现课堂说话或者捣乱等行为,导致课堂教学明显受限。此外,学生间也会因分组不均而导致关系失衡[1]。
  2.合作内容并不恰当,同时评价存有缺陷。
  小组合作必须以合作内容为基础开展,才可对探讨方向加以明确。对于初中数学来说,小组讨论较为常见,但此类分组必须以教学内容为导向恰当开展,否则很难调动学生,比如,对勾股定理进行学习时,学生课前可能并未接触此类内容,若教师其对定理内容加以探讨,他们必然茫然,此时讨论更多地变成聊天。此外,教学评价对于小组合作而言必不可少。而当前教学评价存有诸多缺陷,教师奖励通常针对优等生,而忽视其他成员相应作用。同时,评价内容也仅以学习成效为目标,而对组间评论以及自我评价予以忽视。该类评价并不科学、全面,很难推动小组学习的高效开展。二、针对小组低效现象的有效应对措施
  1.明确合作内容,推动合作环境的合理创设。
  合作学习与学生认知以及现代教育极为契合,但部分教师在合作学习层面认知较少,小问题也要借助小组讨论,必然使得小组合作的过度消费。因此,明确合作内容必须以教材文本以及学生认知实施深度分析,而后进行合作内容的针对筛选。首先,要对重难点加以把握,使学习任务富有更高价值,并对其挑战意识加以激发。其次则针对学习思维来设计内容,教师应就学习能力实现深度调研,使合作设计更富针对性与个性化[2]。
  例如,对“立体图形”进行讲授时,教师便可指引学生来阅读教材,而后借助多媒体进行图形展示,并配以相应学习任务:生活中有什么形状和圆柱、圆锥等相像?小组对成员实例加以整合,而后进行班级展示。该过程中学生会依靠讨论或者是资料查阅等形式来搜集形状,从而推動小组合作的高效开展。此类内容设计和学生思维极为契合,同时合作机会投放恰当,确保学生依靠交流来加深图形印象,为其后续学习夯实基础。
  2.从合作形式出发加以丰富,对合作热情加以调动。
  合作学习通常伴有诸多形式,但部分教师仅将小组讨论看作唯一形式,而此类单一操作使得学生产生枯燥感,致使小组低效。合作学习具备集体性质,诸如小组辩论、讨论、游戏以及竞赛等都为其合作形式。教师需要从教学需要出发选取适当形式,同时实施创新,于合作中进行竞赛以及表演等形式的引入。例如,对数轴相应知识加以教授时,便可引导学生对温度计相关刻度进行识别,而后画出直线,并从上面任取一点为其原点,原点向右为正向,左则是负向,进行单位的依次标注。而后提问:是否可以借助该条直线表达出所有有理数?然后依靠小组来加以操作验证,同时进行答案总结。学生依靠小组操作以及交流学习,成员间实现制作数轴以及列举数字等的有效分工,从而较快总结学习成果。虽然上述提问是讨论话题,但必须凭借实际验证才可明确结果。该过程不但实现了知识学习,还对学生热情加以调动,确保合作效果的有效实现[3]。
  3.实施小组化的分层学习。
  课堂分组可借助穿插形式开展,也就是前3名和10至12名分成一组,编号为最后;而4至9名则是一组,编为倒数第二;直至分组结束。此类分组可确保组间水平相当,并针对首组简单提问,而向后依次提升提问难度。比如,对“几何证明”加以学习时,便可借助分层学习,如下题所示:∠3=90°,可安排首组对∠1对应的互余角进行寻找,而告诉第二组∠1是36°,让其求∠4的度数。第三组则根据下面图形同时添加直线来提问。
  4.推动课堂小组与课下小组有机结合。
  对于小组合作来说,组长应借助轮流形式进来担任。同时,不论是课上小组还是课下小组,其作用均不可忽视。课堂上,小组训练会使学生了解掌握相应知识,而课下则需依靠巩固预习来强化知识认知。对于课下小组而言,应加以重新划分,确保小组成员至少有两位优等生,从而确保“优带差”,强化课下巩固以及预习效果。
  此外,小组汇报以及教师点评也不可或缺。第二天应要求小组长对学习方式以及相应效果加以汇报,而后让其他组对该组情况进行分析,最终由教师对其汇报进行评价。此种汇报形式可推动成员承担整理以及报告的责任,在锻炼其团队意识的同时,还可增强逻辑以及表达能力。总结
  总之,对于初中数学来说,小组合作是强化教学效果的关键手段。教师必须对分组不当、内容设计不成熟以及评价缺陷等低效原因进行明确,而后从合作形式以及内容的设计、实施分层学习以及推动课堂和课下小组的有效结合等层面完善小组合作,确保初中教学凭借小组合作得以高效开展,为学生成长夯知识以及合作基础。
  参考文献
  [1]倪天丰,赵慧敏,甘永莲.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低效成因及对策研究[J].好家长,2018(06):17.
  [2]黄振尧.合作学习不能走“偏”——论初中数学有效合作促进高效课堂[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7(07):47+46.
  [3]俞灿和.初中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低效现状与有效对策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02):81-83.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葛根素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14天
目的探讨经导管子宫动脉和髂内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双侧髂内动脉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18例产后大出血患者,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条或颗粒。结果 18
着重介绍了橡胶模压制品用硫化模具的种类、基本结构、各部分名称及其作用等。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由于知识多而散乱,构建“在简约中走向深刻”的复习课教学新思路,即在教学中以简约的素材沟通知识联系,以简要任务驱动学生思考,以简炼习题整合拓宽思维空
本科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是研究型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对美国著名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模式的介绍分析,总结出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部分特征,如教学自主化、研究化
为了使学生在掌握好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以植物生理学实验课教学为例,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在植物生理学实验的教
实践证明,优秀的医学人才不仅需要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更需要有饱含人文情感的人文素质,否则就很难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及社会对医学人才的要求。因此,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加
对已投产混流式机组采用自流取水后普遍存在的系统堵塞问题提出了采用顶盖取水与水泵供水相结合的混合供水方式,能够优化技术供水,为已建和在建同类型电站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技术在肝癌介入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行肝动脉旋转DSA造影的肝癌病例的造影图像以及手术用时、对比剂用量和曝光剂量。结果三维重建技
目的:柴胡桂枝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由柴胡,桂枝,黄芩,白芍,炙甘草,半夏,人参,大枣,生姜九味药,依据“君、臣、佐、使”配伍,适用于太阳少阳合病引起的发热恶寒、肢体疼痛等症,其在临床上治疗此类疾病时效果显著,因此将其制成现代剂型具有很高的必要性。本研究以多指标综合评价优化柴胡桂枝颗粒制剂工艺,对其质量标准进行初步研究,并通过LC-MS/MS技术研究柴胡桂枝颗粒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方法:1.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