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科幻时代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哥大”的背影
  家里有了第一部摩托罗拉是在1996年前后,那时候我父母还都在部队工作。移动电话已经走出“板砖”时代,但“大哥大”的名号还没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2000年进入军校的时候,手机在大学生——尤其是军校大学生中还不算是个普及品一售价贵还在其次,一不小心就过千的话费对每个月只有几十元津贴的我们来说真是“突破了天际”那时候用手机真的要低调,如果被哪个脸皮厚的家伙知道了,跑来借你的于机往家里打个电话什么的,那真是分分钟要玩到你“破产”特别是在手机用户凤毛麟角的当时,被“打”了“土豪”,只能躲进被窝默默咬手指。
  不出一年,时代的变迁就显示了它巨大的威力。几乎是一夜之间,手机变成学校里比较普及的个人标配,与之接踵而来的,是文问短信息功能的到来一于是课堂上下,耳边永远是一片低沉的按键音,很多人在还没完全摸清电脑键盘的时候,就先掌握了手机的“盲打”功能。最重要的足,妈妈再也小用担心我们的话费——毕竟一个月发出一万条短信是很难做到的,也没有人会像今天发微信这样,花一角钱发出一个“呵呵”或者一排句号——大家都还是力争每条短信至少说清一件事 那时候,别人向你借于机的理由早已由“打电话报个平安”变成“我手机欠费了,借我发个短信”没有手机的人变成了绝对少数,甚至在这场交流方式的大变迁中受到了某种意义上的孤立,手机初次显示出了它强大的威力。
  这时候我们才隐约注意到了部队不允许私自上网和使用手机的规定,因为在当时看来,虽然每个人都在上网、每个人都在用手机,但这些带有“轻奢”(是的,包括上网)意味的新生事物还远未到形成安全威胁的程度。事实上不久之后,学员队干部乃至系领导都开始通过发短信的方式向我们下达通知,而校园网吧也低调地在图书馆深处开起张来。
  手机在基层部队的的普及比学校里晚了一两年,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不菲的售价与昂贵的通信成本对于当时的很多农村家庭的消费观来说,超前人多而信号网的伞面铺开还是数年以后的事情,导致即使你带着一部手机入伍了,也往往形同摆设。大约是这样,导致在21世纪最初的几年,其实没有多少人真正重视手机及其有可能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反而令在连队“私藏”手机变成了一种既小众又司空见惯的现象。当我们以学员身份下连队当兵的时候,偶尔会发现某个班长在营区里某个不起眼的角落掏出手机悄悄看短信——不用问了,那里一定有信号。只是那时候如果因为信号问题或是安全问题,手机被“强制停用”一段时间,并不会有人像今天这样产生芒刺在背般的难受,毕竟它只是很多种通信手段中比较便捷、比较私密的一种,仅此而已,互联网还没有把所有人的关系圈得那么紧。即使是演习、驻训,出发之前给家里打个电话说明要有段时间不方便联络,不会有问题,不会产生过多的“信息焦虑”。
  兴风作浪的小方块
  2004年,我从军校毕业,市面上的手机除了老牌摩托罗拉和后来居上的诺基亚之外,一系列外形和周边功能强劲的日韩品牌异军突起,手机铃声也不再只是单音频的midi音,而变成了多音频有曲调的midi音——这实在是太酷炫了!与此同时的,足部队开始加强关于手机和网络使用的管理。青年人的大规模离家,求学也好,当兵也好,打工也好,手机变成了“割肉也要有一部”的必备品,它是与家庭、与情人、与同龄人沟通的最好的渠道,甚至渐渐成为唯一渠道。而新锐的手机从电脑中带来的“贪吃蛇”“俄罗斯方块”更是枯燥大课、冗长会议、沉闷旅途的“必备良药”。
  随之而来的,当然就是安全隐患手机提供的是一种私密的,甚至无声的与外界交换信息的方式。我们听说,手机除非抠出电池,否则将一直保持监听功能和GPS方位追踪功能——但这种当时看来“天方夜谭”式的“危言耸听”并没能引起大多数使用者的重视,即使在飞机上也没有多少人真的会关闭手机于足部队全面控制使用手机的规定一再被提到台面上来,在连队,手机一度近乎绝迹,而刚刚开始露头的“军营网吧”也在很多部队里开开停停。保守一些的,直接“一刀切”;想尝鲜的,也秉着冒险的精神在一次次试探、缩手、再试探、再缩手。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在经济大发展的形势之下,手机已经突破了消费能力和消费观念的门槛
  手机再次在江湖上掀起大浪潮是在2008年以后的某个时间节点,偶尔和老同学聚会,发现几乎每个人手上都拿着一部Iphone。虽然所有人都对苹果完全陌生的操作系统及其与PC的对接困难深恶痛绝,但不知怎么的,Iphone的突然流行变成大家很难抗拒的趋势。“去买一部Iphone用来‘装”就像七八年前的“去买一部手机用来‘装”一样,变成一个既不可告人又难以抗拒的想法。
  如同所有人知道的,几年中苹果手机携几只发飙的小鸟和一大拨僵尸刷新了这个时代对手机的一切认知需求,一举秒杀了卡片式数码照相机、MP3随身听、手掌式游戏机还有一大批PC端的小型电脑游戏。由于APP的下载和部分功能的使用必须基于互联网功能,智能手机的风行又带动了互联网手机平台的飞跃式发展,网络信号的发达再带来APP数量及功能的一再升级——这种双向带动终于把手机推到了今天的位置,让它远远脱离了“移动电话”这个单一的概念,成了互联网最重要的终端之一,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越了电脑。一个不足140毫米长、6.9毫米厚的小小设备,可以实现包括实时视频通话、即时联网搜索、阅读、游戏、拍摄、通信在内的多种功能,这在20年前,还只能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如今却已实实在在成为很多人的生活:
  该拿什么与世界交换
  曾几何时,很多人变得再也离不开网络——即使完全没有通信上的“刚需”。微博扮演了电脑时代向手机时代过渡的两大关键角色,微信狼奔豕突般的迅猛发展更是强大得根本停不下来。“饭前消毒”“聚会低头”“饭后白拍”从段子变成了全民习惯,固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显得如此不堪一击。
  如果师徒探究新旧交流方式的关系,恐怕要说到人的自我展示欲今人的种种“晒”“秀”,与古人的摩崖石刻、文采风流、书画传世如出一辙。而这种自我展示的需求与我们所崇尚的荣誉感实际上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关联网络时代,小小的手机扮演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变成了这种展示欲望的出口。的确,这个时代的手机更让人觉得无法割舍、无法离开。   时至今日,基层连队再难以见到像我这样入伍前没用过手机的人了。在连队,尤其某些地处边远、生活单调枯燥的连队,对手机的需求人人都有,但谁都不会挂在嘴上公之于众,大多数时候只能讳莫如深,却心照不宣。这个时候,你可以告诉别人你的手机被管理起来了、丢了,但唯独不可以说“我没有手机”,否则别人真的会报之以“呵呵”。有时候下连队采访,遇到特别聊得来的战友,想要跟人家来个合影自拍,结果人家的pose个个都比我们专业。要是想在界碑旁留个影,拜托执勤的哨兵,从解锁界面到打开照相机,选角度、设计构图,一套流程下来,人家对我们的手机比我们自己还熟。
  作为部队的新闻工作者,翻开手机通讯录,少则数百人,多则数千人。部队领导、宣传干事、报道员以及媒体同行为数不少,联络方式几乎都是手机号。再打开微信通讯录,还是同一批人。
  不会再有人否认手机是个好东西,但随之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再也不能回避。新旧消费观的碰撞和很多人不健康的使用习惯都还在其次,手机自身携带的监听、定位功能及其衍生出的新交流渠道如自拍、便捷通信中包含的严重泄密隐患已经到了不能不加以严格管控的地步一想要从崭新的时代中换取我们所需的便捷生活、海量信息,我们该拿什么去交换呢?无论如何,绝对不能是国家安全的底线。毕竟稍一不注意,任何小细节都可能带来极其重大的安全问题,
  到了今天,再没有人会觉得手机带来的泄密危险是危言耸听,但也再没有什么人可以安然无恙地活在时代之外。与之相对的,更多人习惯和适应了安全、合理地使用手机。正如同已经没有多少人会在飞机上偷偷开着手机随时掏出来看有没有信号一样,媒体也更加习惯了在采访部队时,把手机留在门口的手机柜里,习惯了开会时的信号屏蔽,习惯了按照安全管理要求关闭手机、文明采访。
  时代的大潮,该堵还是疏,似乎数千年前老祖宗就已经兀数次给出过答案。只是理想层面、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之间的距离依然存在:只要安全隐患还在,手机的使用就不可能不被限制一反之,只要信息时代、网络时代还在,手机或其未来的替代产品就不可能彻底远离我们的世界。回头想想,连科幻小说的情节都飞速成真了,那么“智能”化的管理和疏导,应该也只是时间和理念问题吧一
  若干年前,部队专用的“军用于机”及“军用手机号”渐渐出现在我们的视野。虽然没有用过,但我也确实多次见过实物。前几年看来,不管是外观还是功能,都落后了时代一截,据说用户体验不是很理想,通常只有通话和短信功能还好用一不过现在,“军用手机”也在追赶着智能机时代的脚步,想来在不久的将来,手机“脱密”的一天终会来到。
其他文献
班长终于不再说新兵郝明浩的被子是“面包”了。  “一身腱子肉,生活粗线条”,这是班长姚欢对郝明浩的最初印象,也认定这个兵是个苗子。郝明浩没有让班长失望,他队列里精神饱满,体能上游刃有余,可是连续3周连里评选新训尖子郝明浩都落选了,这一周还因为内务评比时,郝明浩的被子扣了分,班里的流动红旗被拿走了。  自己的得意门生得不到连里的认可,流动红旗也被拿走,姚班长一肚子火,回来就指着郝明浩又软又暄的被子“
期刊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融在云里。  ——摘自诗人舒婷《致橡树》  山,是火箭军赖以生存的天然屏障。  在北国密林之中,一座座导弹阵地与群山浑然一体,一茬茬导弹精兵恋山、护山,长年与山为伴,他们远离繁华喧嚣、豪饮孤独寂寞,用当代革命军人特有的忠诚和担当,擎起大国长剑倚天而立、蓄势待发。  长剑所向披靡的背后,是万千导弹将士铁血与智慧的结晶,也凝聚着
期刊
“黑乎乎,壮实实;上车能驾驶,下车能战斗”,该团官兵赐张志雄外号“大熊”。“大熊”长相粗犷,但身手不凡。先后被评为“红旗车驾驶员”,连续两年参加导弹射击,实现空中开花,被评为“神射手”。  新兵下连后,“大熊”因表现突出被推荐到基地进行汽车驾驶专业培训。培训中,他悉心钻研汽车专业知识,苦练驾驶操作,训练成绩一直名列中队前茅。最终,在结业考核中他以全课目优秀的成绩被基地评为“优秀学员”。  学成归营
期刊
【人物名片】赵彤富,1964年3月出生,1985年,8月入伍,1986年2月入党,现任军摹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媒介生物学与防治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国家卫生部病媒生物控制标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昆虫学会常务理事兼医学昆虫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垒军媒介生物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其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4项,国家
期刊
近日,96363部队在野外生疏地域组织模拟实战条件下遂行保障生存演练:遭化学污染,野战洗消车快速展开,对装备车辆和人员进行全方位洗消。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演练中,指挥员给分队现场出题,按实战可能遇到的情况临时点将应对。部队领导解释,以往他们总是拿着事先编好的“剧本”去演,现在给自己出难题,临时挑兵点将,真正使训练贴近实战。  (黄腾飞 吴泰江)  第十三集团军某团:电子游戏有了“训练户口”  第十
期刊
说到女性发言人,我们眼前会瞬间闪现“美与火的融合体”——傅莹、华春莹……而成空政治部转业办干事何佳拥有军转干部“发言人”的美誉。这美誉来自14年与同事携手安置的8000余名转业干部,来自移交率100%、满意率98%的成绩,来自炫目的荣誉:她两次荣获空军转业工作先进个人,2014年获得“全国先进军转工作者”荣誉。  春夏之交,巴蜀大地花香依然。刚参加完空军2015年度转业干部审档会的何佳,匆匆回到办
期刊
军转干部大多是离开校门就来到军营,一直在部队工作,可以说自成年以后,就没有地方工作、生活的经历。由于地方工作的性质、任务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部队有很大不同,转业即意味着转变。不论是选择计划安置还是自主择业,都有一个融入的问题。  在工作岗位上,要适应从官到兵的转变  在地方部门,人们不像部队那样对职务等级那么在意。在部队不少同志是主官,转业后难免会有心理落差。对此,一定要正确对待,保持一
期刊
“‘海上南泥湾’的真名叫南洋生产基地,现有10个大棚,开垦出30多亩梯田,有猪圈鸡舍……”在南洋生产基地主任、四级军士长李玉增眼里,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宝贝,一土一石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来历。  “费庆和专用犁”  在生产基地的荣誉室里,静静地躺着一把锈迹斑斑的犁,贴着“费庆和专用犁”的标签。在上世纪90年代,岛上和岛下的条件相差还很大,官兵想要用上一把新的锹或镐都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这把犁是南洋生产
期刊
国内  沈阳军区  网络为大龄官兵架鹊桥。沈阳军区某分部借鉴地方相亲网站的做法,在政工网上创办“牵手网”,开辟网络视频共享平台,建立了“情感家园”等6大类20余个版块,设置12名网络“金牌红娘”负责穿针引线,定期收集驻地企事业单位适龄女青年信息并发布上网。1年来,该分部已有7名官兵找到了意中人,2人步入了婚姻殿堂。  第二炮兵  党委议训会开到驻训场。第二炮兵某旅党委“打开门”走向练兵场,不听汇报
期刊
山还是那山,河还是那河,路还是那路,学校还是那学校,村庄还是那村庄……但,一切都在变化之中,文明富裕的好日子,虽慢,但却正在踏实地一步步走来。去采访正赶上贵州的雨季,到达兴义时,雨已连续下了一天一夜,却丝毫没有要停下来的迹象。原计划第二天一早去黔西南州支队的定点援建单位普梯村采访,副政委杨连凯一直在打听那边的天气和路况,传来的消息总是沿途雨大,塌方随时可能发生。路况成为我们最大的担忧,但行程安排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