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写诗一样写议论文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cool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季羡林,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齐奘,精通十二国语言,是北京大学唯一的终身教授。其散文风格平实、诚挚,平白浅近,是不曲不隐的本色写作。然而平白朴素之中,有对造化的感恩,对弱小的怜悯,对悲苦的达观,博爱慈悲,一往情深。
   温家宝曾五次看望季羡林,称:“您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您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敢说真话,直抒己见,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不完满才是人生
  ◎季羡林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关于这一点,古今的民间谚语、文人诗句,说到的很多很多。最常见的比如苏东坡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南宋方岳(根据吴小如先生考证)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这都是我们时常引用、脍炙人口的。类似的例子还能够举出成百上千来。
   这種说法适用于一切人,旧社会的皇帝老爷子也包括在里面。他们君临天下,“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可以为所欲为,杀人灭族,小事一桩,按理说,他们不应该有什么不如意的事。然而,实际上,王位继承,宫廷斗争,比民间残酷万倍。他们威严地坐在宝座上,如坐针毡。虽然捏造了“龙御上宾”这种神话,但他们自己也并不相信。他们想方设法求得长生不老,他们最怕“一旦魂断,宫车晚出”。连贤明如汉武帝、唐太宗之辈也不能“免俗”。汉武帝造承露金盘,妄想饮仙露以长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罗门的灵药,期望借此不死。结果都事与愿违,仍然是“龙御上宾”呜呼哀哉了。
   在这些皇帝手下的大臣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利极大,骄纵恣肆,贪赃枉法,无所不为。在这一类人中,好东西大概极少,否则包公和海瑞等决不会流芳千古,久垂宇宙了。可这些人到了皇帝跟前,只是一个奴才,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可见他们的日子也并不好过。据说明朝的大臣上朝时在笏板上夹带一点鹤顶红,一旦皇恩浩荡,钦赐极刑,连忙用舌尖舔一点鹤顶红,立即涅槃,落得一个全尸。可见这一批人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谈不到什么完满的人生。
   至于我辈平头老百姓,日子就更难过了。建国前后,不能说没有区别,可是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不如意事常八九”。早晨在早市上被小贩“宰”了一刀;在公共汽车上被扒手割了包,踩了人一下,或者被人踩了一下,根本不会说“对不起”了,代之以对骂,或者甚至演出全武行。到了商店,难免买到假冒伪劣的商品,又得生一肚子气,谁能说,我们的人生多是完满的呢?
   再说我们这一批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在历史上一生中就难得过上几天好日子。只一个“考”字,就能让你谈“考”色变。“考”者,考试也。在旧社会科举时代,“千军万马独木桥”,要上进,只有科举一途,你只需读一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就能淋漓尽致地了解到科举的情况。以周进和范进为代表的那一批举人进士,其窘态难道还不能让你胆战心惊,啼笑皆非吗?
   现在我们运气好,得生于新社会中。然而那一个“考”字,宛如如来佛的手掌,你别想逃脱得了。幼儿园升小学,考;小学升初中,考;初中升高中,考;高中升大学,考;大学毕业想当硕士,考;硕士想当博士,考。考,考,考,变成烤,烤,烤;一直到知命之年,厄运仍然难免,现代知识分子落到这一张密而不漏的天网中,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我们的人生还谈什么完满呢?
   灾难并不限于知识分子:“人人有一本难念的经。”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对己,可以不烦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这会大大地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选自《季羡林随想录(一)》,有删改]
  定点钻探
   一、开头耐人寻味,直奔主题。
   《不完满才是人生》文字拙朴,第一段却是匠心独运。文章一开头就语出不凡,“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让人一读就产生兴趣,想要探寻究竟,作者却笔锋一转,提出观点“不完满才是人生”,开头不足百字,却“一波三折”,耐人寻味。
   二、中间结构清晰,逻辑严密
   本文篇幅不算长,结构却极为清晰,逻辑极为严密。在第一段提出观点后,作者紧接着分别论述了皇帝、大臣、百姓、知识分子等几类人不完满的人生,条理清晰,分析透彻,读者读后自然而然就会认同作者的观点。另外,作者在表述时非常注意逻辑的严密性,“大概”“据说”等词的使用既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又使文章表述更为严谨。
   三、结尾呼应开头,意味深长
   结尾部分巧妙回笔,自然与开头呼应,再次强调观点“不完满才是人生”,作者在此基础上还作了深化,指出要了解“不完满才是人生”的意义。
   四、巧妙引用名言,彰显底蕴
   在行文过程中,作者对名言警句信手拈来,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和可读性。比如在提出观点后,作者就列举了苏轼的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南宋方岳的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等,这些名句的恰当使用,既联通了古人与今人情感的纽带,又使读者觉得亲切深入。
其他文献
2019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2019年高考复习备考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作文题型展示上,《考试说明》提供的仍是2017年和2018年全国卷6套高考作文题目,没有新变化,这说明2019年高考作文题型、命题立意大方向不会变。   个人预测,2019年全国卷高考作文大概率沿续2017年、2018年命题方向,主题集中为“时代与青年,责任与担当,奋斗与追梦”;关键词有“改革开放、社会发展,新时代、新科技,
期刊
【导语】   在众多诗歌中,说理诗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诗人表达自身观点和想法的重要载体。概括来说,说理诗即是诗人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把自己在生活中的顿悟或者对事理的观察和体会诉诸诗歌。这类诗歌多以社会现象、人生百态、生命感悟及自然万物等为主题,或观察入微、阐述真理;或剖析心态,警示后人;或议论人生,凸显价值,这类诗歌往往意境开阔、空灵,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读之让人受益匪浅。用诗歌来
期刊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网友在一篇帖子中列举了他40年前许下的100个心愿,其中包括住上楼房、冬天在家洗澡不怕冷、买一台黑白电视机、登上天安门城楼、去西藏观光、乘长途火车睡卧铺、坐一次飞机、与外宾交谈、去一次美国、出一本书、了却父母一桩心愿、为家乡做一件实事等等。   这位网友表示,当年自己拿26元工资,住十几平方的房子,靠煤油灯照明,听收音机接收外界信息,出门不超过100公里……所
期刊
这两天,一位老人退休的新闻火了:执掌故宫博物院7年的院长单霁翔退休。7年前,他从国家文物局来到故宫博物院。如今,单霁翔退休了,故宫博物院则已从往日的严肃高冷,成为亲切萌趣的所在。这转变的背后,离不开自称“看门人”的单霁翔。   7年时间,他为故宫做了什么?2015年,举办“石渠宝笈特展”,“故宫跑”因此成为当年热词;2016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豆瓣评分高达9.3分;2017年,文创产
期刊
高一、高二一直是班级前五的田静,在几次测试中遭遇“滑铁卢”,班级排名已经跌出了前十,这让她十分焦虑。直到她的妈妈递给她一片白色药片。在服药两个多月并增加服药量后,田静的课堂专注度提升了,很容易就能學会以前觉得困难的知识点,成绩又回到了班级前列。   但很快,她出现了“掉发、彻夜失眠”等症状。妈妈发现异常后让田静停了药,结果她开始频发头疼、恶心,听不进去课,无法静下心看书做题。田静心烦意乱,开始自己
期刊
生于1930年的巫漪丽出身名门望族,外公李云书曾资助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她从6岁开始学琴,师从上海交响乐团前指挥、意大利著名钢琴家梅百器,与中国老一辈钢琴家吴乐懿、朱工一、周广仁、傅聪同门学艺。18岁时,她首次和上海交响乐团合作演出贝多芬第一钢琴协奏曲,在业内引起热烈反响。1954年,她担任中央乐团第一任钢琴独奏家,1962年被评为国家一级钢琴演奏家,并曾受到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1983年,巫漪丽
期刊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年轻人要去远方,途中遇一条恶狗挡道。年轻人并不与它对峙,而是绕道而行。   一路人见了,对年轻人说,一条狗你就怕了,又怎么去远方呢?年轻人说,他不是怕狗,而是不想與狗纠缠。   路人说,在通往远方的途中,会遇到许许多多这样的障碍,你不去一一战胜它们,那怎能到达远方呢?   年轻人回答说,正因为通往远方的途中有许许多多障碍,所以才要有选择地去避开它,如果一遇障碍
期刊
高雅脱俗的“阳春白雪”一向被大众所推崇,但,这并不意味着“下里巴人”便粗鄙不堪。当前,接地气的“土味”视频风靡全国就说明了这一点。原因就在于“土味”视频中有着值得我们铭记的美丽。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同科技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与此同时,在乡村生活的普通农民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成为了一代网红。在这些农民的直播中,少了花哨的各式装扮,多了朴实无华的面貌;少了高高在上的名牌大腕,多了百姓生
期刊
各位代表,各位来宾:   大家好!   我来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华夏大国——中国。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国度,桥,这一具有开拓进取意义的物象受到了中国人的广泛喜爱。   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座鹊桥。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单纯朴实的中国人都相信每年七月初七夜晚,喜鹊群集银河,相衔成桥,供牛郎织女相会。这座鹊桥承载的不仅仅是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更是其中蕴含的让人动容的中国百姓心中“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景
期刊
自行远路,让智慧常伴左右,鲜花烂漫不会让你沉醉于其中而无法自拔,荆棘遍地也不会让你觉得痛苦,适时的绕道而行,不失为一种大智。   自行远路也能生如夏花,星光万点。   风吹麦浪,金色涌动,是他的柔情;贝加尔湖畔,流连忘返,是他的温暖;雨后初晴,碧海轻舟,是他的随性……他就是李健。听李健的音乐,在看不见的纯粹中将时光拾起。曾经不为人知的他,现在被争相称赞与追逐,他与世间的喧闹不同,在一片纷杂中,他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