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钉结合锚钉与空心钉单独固定治疗胫骨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对比研究

来源 :创伤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wgeg75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空心钉结合锚钉与空心钉单独固定治疗胫骨后交叉韧带(PCL)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月在北京市垂杨柳医院骨科接受诊治的28例胫骨PCL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行膝关节后内侧入路空心钉结合锚钉固定治疗的1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男性7例,女性7例;年龄20~65岁,平均33.8岁;运动损伤4例,道路交通伤10例。行膝关节后内侧入路空心钉治疗的1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20~65岁,平均34.7岁;运动损伤3例,道路交通伤11例。比较两组手术
其他文献
泪小管断裂(canalicular laceration,CL)是眼科常见的眼创伤之一,约占各种眼睑裂伤的16%[1]。眼睑的泪道区域没有睑板和周围结缔组织保护,因此眼睑及面部钝击伤常间接导致泪小管断裂[2-4]。如不及时将断裂的泪小管吻合,将会出现永久性溢泪、眼睑畸形愈合、睑外翻等并发症[5]。目前,手术显微镜下泪小管吻合术已被认为是修复泪小管断裂的标准方法,通过识别泪小管断端给予精确修复,并放置临时支架,防止愈合过程中瘢痕形成而导致狭窄,达到重建泪小管、恢复泪道通畅的目的[6-7]。
目的探讨钕-钇铝石榴石(Nd:YAG,YAG)玻璃体消融激光相较于卵磷脂络合碘胶囊治疗症状性玻璃体混浊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眼科门诊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40例(219眼)症状性玻璃体混浊患者,其中68例(93眼)设为激光组,采取YAG玻璃体消融激光治疗;72例(126眼)设为对照组,采用口服卵磷脂络合碘胶囊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非接触式眼压和疗效评分,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治疗后激光组与对照组BCVA及非接触式眼压较各自治疗前均无明
目的研究膝关节镜前交叉韧带残端保留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86例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男性63例,女性23例;年龄22~52岁,平均38.8岁。均为运动损伤。按照是否保留ACL残端分为保留组(n=46)与不保留组(n=40),保留组行膝关节镜ACL残端保留重建,不保留组行膝关节镜ACL残端不保留重建。观察两组术前及术后6、12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膝关节稳定性(KT-2000评分)、本体感觉被动角度再生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感染人体后,有两种不同的发病类型,即原发性结核病和原发后(继发性)结核病。本文重点回顾近几年结核病发病学的重要进展,包括以肺泡巨噬细胞、脂质体、泡沫巨噬细胞、肉芽肿等为结构特点的原发性结核病,在结核发病过程中所起到的保护性免疫作用,以及结核空洞等继发性结核病所造成的组织破坏性免疫反应,导致MTB释放、逃离并播散。局部组织MTB抗原持续存在与宿主高致敏淋巴细胞游走,是形成结核免疫独具特色koch现象的基础,决定潜伏性MTB感染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