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妈的小阁楼

来源 :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jie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上秦乔的车,就闻到一股新鲜的真皮味。看得出秦乔对姑妈的死没有一点悲伤,开这样的豪车来接我,明摆着不是向我报道一件丧事,而是来向我炫耀一件实际存在的事实——他很富有。用姑妈的死来炫富,实在太可恶了。虽然他是姑妈的儿子,但我们已经十几年不来往了。我父亲去世他没来,我母亲去世他也没来。也就是说假如不是姑妈去世我和他将老死不相往来。
  记得六岁那年,我生了秃疤。我爸说,臭不可闻!你还好意思往人前跑?我爸的话差点把我的一生毁掉,我抑郁了好长时间才走出来。长大后我才知道他说这话并不是针对我,而是针对那个让他束手无策的秃疤,西医中医江郎才尽让他丢尽了颜面,只好用一根铁链把我扣在门柱上不让我疯跑,他丢不起老脸。我那秃疤特别是夏天太阳一曝,头发茬子里源源不断流出黄脓水,发出厕所的味道,人不敢靠近,倒是招来一群绿头苍蝇。父母都嫌弃我。姑妈却不嫌弃我。我被困在家里每天只是哭,姑妈来了,解开铁链子,用“永久”载着我,让我抓紧她的衣服,叮嘱我不要掉下自行车。流着脓水的脑袋靠在她的后背上,感觉她是我的避风港。整个夏天,我都躲在姑妈的小阁楼里。姑妈找到了一个古方子,照方抓药,居然治好了我的秃疤。
  想当初我妈宝贝疙瘩似地把你藏在小阁楼里,我们在小阁楼下面又喊又叫,都不准上去,只有你例外。秦乔说。
  我说,姑姑对我有恩。
  也许她预料到你会成大作家。秦乔笑起来,好像此时他不是带着我驶向他母亲的葬礼。
  我们说着话,就到了姑妈家,我都忘记一路怎么来的了,不过姑妈家还是在老位置,前面一个大水塘,小时候我经常在那里捡到鸭蛋,旁边是一个废弃的翻水站,我形容是鬼屋,因为每次经过那里晚上回来都做噩梦。这两个地方虽然还在,但是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旧地方了,有钱的主儿用金钱使它们以一种新的生命形式呈现出来,生机盎然,朝气蓬勃。这大概就是秦乔嘴里常挂念的旧瓶装新酒吧。秦乔之所以这样说,因为这与他白手起家的事业很有关联。秦乔刚进城打拼就干这种肮脏的事,白天收空酒瓶,晚上往空酒瓶里灌酒精,贴上各种品牌的商标,赚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但是那种酒保证是酒,秦乔信誓旦旦地说,因为从来没有出过事,不那样干又有什么办法,人家靠钱靠关系铺路,而我有什么?连一技之长都没有。从家出来时差点路费都没有,我妈背着大哥和嫂子硬是把卖豆腐赚的十八元钱塞进我的裤兜,临出门左叮嘱右叮嘱找不到工作立即回来。可是我怎么有脸回去?我是一个不服输的人。
  姑妈的小阁楼还在,像一个孤家寡人,孤零零地立在院墙外边。我在秦乔豪华的别墅里,瞻仰了姑妈的遗容。姑妈躺在冰棺里面貌栩栩如生,就像人们常说的睡着一样。我又在秦乔的陪同下,立在冰棺头部地方,看着那张熟悉的脸,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流。秦乔立即说,打住,随后递给我一块手帕,让我坐到旁边的凳子上。我转过身才发现墙根坐着一溜子老人,他们陌生地看着我,我却认识他们,他们只不过被岁月刻了许多年轮罢了。我不知道这些人怎么在这里,我看到外面花钱雇来的乐队,突然明白了“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正确性,要不他们那么卖力气干嘛,他们死了娘亲也没有这么悲伤。这些老人在我这么大岁数的时候,可是专门欺侮人的人,柿子拣软的捏,他们专门欺侮姑妈这样的寡妇娘们。这里面就有张二奶,有次我用树棍打下她家的几个酸枣,她居然放狗咬我。狗凶神恶煞地尾在我屁股后面狂吠,吓得我鬼喊狼叫。要不是姑妈及时赶到,相信我的屁股肯定被恶狗咬烂。事后,姑妈用了三颗鸡蛋,才把事情扯平。大概人老了感情才是真的,他们看到我慈祥地嘘寒问暖,好像当我还是那个可怜兮兮的小孩。然而,他们表现出来的虔诚简直让我害怕,他们每人手持一柄蜡烛,围着冰棺走,追忆姑妈生前的善良品德。姑妈的脸被蜡烛照亮,像女神一样优美。他们嘴里还念叨着什么,我猜想是经文,姑妈生前从来不相信这些。姑妈对我说过人受苦受难皆由自己决定,别人决定不了,上天也决定不了。姑妈又说人死如灯灭,死了就死了,什么都不存在了。姑且是经文吧,我跟着他们和尚念经似地念了一番,我念的是一段诗句。我在姑妈的冰棺前面滥竽充数了一次,相信姑妈会原谅我。他们念完,又退回到板凳上,因为他们的身体经受不了长时间的折腾,这里有些人岁数和辈分都比姑妈大,我就诅咒死的人为什么不是他们。
  我坐在外面的长椅上,看那些像小丑一样的人吹一阵,跳一阵,唱一阵,哭一阵,忽然感觉我们这些活着的人都被他们愚弄了。
  我突然想去看姑妈的小阁楼。我从房间里出来,穿过铺满花岗石的场地,越过长满晚饭花的竹篱笆,从围墙的耳门过去,就是姑妈的小阁楼了。我在篱笆那里刻意停留了一下,我注意到那些晚饭花都是我年少时的影子,回想起姑妈曾说过晚饭花开了就意味着要吃晚饭了。那时候,姑妈在田里劳作,我在姑妈院子里玩耍,玩着玩着肚子就饿了,我跑去看晚饭花,晚饭花果然开了,但是姑妈还没有回来,我十分憎恨晚饭花,就拿棍子把花朵全部打掉。姑妈回来看到满地的花瓣,笑着说饿得等不及了。我恨恨地看着姑妈,委屈得眼泪即刻掉下来。以后,姑妈再到田里去就在锅里放一些吃的,临走说饿了就吃锅里的东西。
  此时,别墅那里的天空被黄裱纸的烟雾占领,而这边的天空湛蓝得像油彩画,我怀疑它们不是同一片天空。姑妈的小阁楼在我眼前突然无比高大起來。小阁楼不过是一个类似于碉堡式的房子。小时候,有人问及姑妈在哪里,姑父总是撅着嘴巴说,喏,她在她的小阁楼里当她的小姐。姑父在世时,姑妈从来不下田做工,这倒是真的,姑父骂她有小姐相但是没有小姐的命。姑父也就是骂骂而已,这里面好像含有某种契约精神,就是君子动口不能动手。
  小阁楼有两层楼那么高,在我小时候那就是比天还高,登上阁楼那是莫大的荣幸。我看到阁楼下面的泥草台子已经破败得露出里面破败的织物。我用手指一抠,黄色的泥土簌簌落下,露出里面粉末状的麻丝、棉絮和石灰。这是一个家族破败的缩影,或者说一个家族的破败都浓缩在这里面。草台子上面才是阁楼,四根抹了猪油和桐油的木柱子,支撑着一个木板的平面,平面之上是八角亭子的阁楼。阁楼也是木板做的,要不草台子承受不了木板的重量。阁楼有多大?在我们小人的眼里那就是宫殿,宫殿嘛,只有皇帝才能住的地方。如果换算成现代的度量单位,大概有十平方米大。我用脚步丈量草台子,南北约三步,东西约四步,我正常步幅一米宽,撑死了小阁楼也就十二平方米大。十二平方米在现在做一个车库都嫌小。秦乔从美国进口一只浴缸是二十平方米。我说进口那么大的浴缸不如建一个游泳池了。秦乔却神神秘秘地对我说美国货好啊。我猜想姑妈在世肯定没有见过什么美国货。我在六岁的时候打碎一只藏在小阁楼床底下的陶盆。那个陶盆是姑妈用一口袋小麦跟卖北货人换的。卖北货人吹嘘是“金钢盆”,万世不坏。我以为姑妈会责怪我,毕竟一口袋小麦换算成面粉烙成的饼可供一大家子啃三四天。没想到姑妈笑着安慰我说,早就知道它不是什么金钢盆,坏了就坏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从油漆斑驳的木头外楼梯上去,红漆门上挂着一把大铁锁,锁面上落满了白色的灰。我扒着门缝朝里面看,黑咕隆咚的什么也看不到,很失望。   是不是很想进去?秦乔什么时候来到后面的我根本不知道。他手里摇着系着红绳子的钥匙,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
  你这个人太鬼了。被他窥见心中的想法我有点恼羞成怒,然而还是把门口的位置让给他。秦乔毫不客气地挤上来,把钥匙插进锁孔。我正等着看他笑话,没想到钥匙在锁孔里逗了两下,门就开了。秦乔说不要看锁外面是破铁皮,锁芯可是纯铜的。谁这么讲究在一个破门上用这么大心思?除了你的姑妈还有谁会跟这个破门较劲。
  我怀疑秦乔早就有钥匙。没有的事,秦乔说,我妈不到最后一刻不会撒手,宝贝似地藏在身上,手在衣服的夹层里窸窸窣窣摸了半天,我以为摸什么存折,结果摸出来就是这把钥匙,握在手心里,生怕有人抢去。拿过钥匙问她有什么想法,她已经不能说话了,眼睛却死死盯着我。我从她眼神里推断,她一定叫我保管好钥匙。
  阁楼里说不定真藏着存折。
  她有存折?你不要吓我。她有多少钱我难道不知道?最后一次吃团圆饭,我和哥哥都吃过了,哥哥要出远门,我要去公司上班,她老人家还在饭桌上。她吃饭真是慢啊,我以为她在数着米粒吃饭。我们准备不等她吃过就告别,没想到她忽然站起来,几步就到门口,那个速度真怀疑她不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她用身体挡着门,张开双臂呵斥我们都回去。她那生气的样子我多少年没见过了。我哥和我用眼睛互相探寻,不知道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我们只好重新在沙发上坐下来。她吃完饭,就在衣服里摸索起来,好半天才摸出一个小包裹,哆哆嗦嗦地端到我们面前,左三层右三层打开,是叠得整整齐齐的百元大钞。
  应该不少钱?我说,看得出姑妈蛮节俭的。
  什么节俭啊,那些钱都是我姐和我平时给的零花钱,你也知道我哥哥打工养活一家子,嫂子从来不上班,他们根本没有钱给她。她舍不得用,都裹在小包裹里,吃饭睡觉,到哪里都随身带着,生怕人家偷了去。
  这样说这是她的全部遗产了,她要当着你们姐妹仨面平分这遗产?
  她不平分我也不要,她平分我也不要,那些钱说实在还不够我一桌饭钱。相信姐姐也不会要。我姐和我当时猜到我妈的意思,就递了一个眼神,一起出去了。我妈还煞有介事地喊我们站住,我们知道她这样做是为了顾及哥哥的脸面,这样哥哥就可以顺理成章拿那钱。
  这么说姑妈真没有什么钱?她唯一的遗产就是这个小阁楼了。
  有没有遗产,这不今天请你这个嫡亲表哥当面见证一下。
  门“吱呀”一声,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我还不知道阁楼的历史呢。我把头转向秦乔。秦乔被我的问话吓了一跳,因为他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开门上。
  你要是问我什么时候到过这里,我肯定回答不上来,因为我也记不清最后一次是什么时候,但我对阁楼的历史倒是略知一二,我就把知道的全告诉你吧,省得你打破砂锅问到底。
  阁楼建于何时不知道,何人建的也不知道,但确是他们老秦家的遗产,一代代这么传下来,具体传了多少代没人知道。但是这座阁楼曾经走出过五位小姐,五位姓名也已无据考证。倒是爷爷在世曾说过他的一个姑姑是这个阁楼里的最后一位小姐。
  这样说这是小姐的阁楼了?我为猜疑和答案的不谋而合而兴奋不已。兴奋过后我又越发疑惑了,难道这就是姑妈嫁给姑父的真正原因吗?姑妈少女时代,每次走到这个阁楼,我爷爷都会给她讲阁楼和小姐的故事,那时阁楼还叫小姐楼,只是后来历史的原因不准叫这个名字,大家才叫它阁楼。我猜想爷爷一定给姑妈讲了许多生活在阁楼里的小姐故事,才使得姑妈幼小的心里生出一粒长大成为小姐的种子。
  来到屋子中央,这里不像外面,暖融融的,仿佛主人刚刚离开。我记得这个位置有一张八仙桌,我用脚尖点着脚下一块凸起的木板,八仙桌旁边还有两张太师椅,我曾经把手指放在那些龙凤呈祥的图案上摩挲,幻想自己变成龙或者凤。有朝一日你会变成龙或者凤的,姑妈的话犹言在耳。那时候这里还有一张雕刻着牡丹的小姐床,我生秃疮的时候,整天趴在床上,通过阁楼的小窗户往外面看,好无聊。有一天,姑妈带给我一支铅笔和一沓纸,交到我手里说,把这些东西画到纸上去。我果然在纸上开始画画,我画远处田野里劳作的人们和耕牛,我画近处房屋和树上的小鸟。我不停地画,画了一张又一张,铅笔秃了,就用牙齿重新把它变尖。姑妈从田里回来看到我的画高兴地说,我的侄子以后会是大画家。我则骄傲地说等我变成画家就给她画一个新的阁楼。姑妈抚摸我的头说,那我等着你成为画家那天。等我上学,姑妈回娘家看到我写的作文,连夸我文笔好,以后一定会成为大作家。我又骄傲地说,等我成为大作家一定把姑妈写进我的作品里。姑妈仍旧抚摸着我的头说我等着。
  我不知道姑妈为什么嫁给姑父。小时候隐约听我妈跟我爸讨论过这个问题。我妈说,三丫头看中秦家什么?秦家那位要长相没长相,要财产没财产,她到底图什么?
  图什么?她想进阁楼当小姐呗。姑妈年轻时候长得确实漂亮,我在挂在我家堂屋的相册上看过她的照片,那时她二十出头,那个漂亮劲儿,不是我吹的,比时下漂亮的明星不知好看多少倍。
  姑妈什么时候走出她的阁楼?我问秦乔,秦乔说记不清了。但是我的印象大概是姑父在山上拖石头压倒在车轮子下面,她就走出了阁楼,我能想象那是一幅怎样的昭君出塞图。她被生活逼迫着走出阁楼,从此与小姐的梦想渐行渐远。
  从阁楼下来,秦乔突然要我给他写一本书。说现在很多成功人士都热衷于写传记,有的人还把自己的经历拍成电影。
  对于这种社会现象我一点不惊讶,或者说早就司空见惯,但是从秦乔嘴里说出这样的话我还是吃了一惊,并不是嫌弃他文化水平低,只是他說出这种话让我觉得与他身份不符。我知道他想树碑立传,流芳百世。要是别人提出这样的要求我一定会给予猛烈地批判,但是对于秦乔的请求,我不好拒绝。我不是故意拿姿态说自己写不好,而是我怕糟蹋我的笔墨,影响姑妈一世英名,因为作为人物传记,里面必定会涉及许多关关碍碍的人物。我知道怎么写,我也知道怎么写都是我的自由,如果是别人立传我会随心所欲地把这种自由发挥到最大化。我用神话的技法,用魔幻的技法,或者超现实的技法都可以,但是涉及到姑妈时我突然变得黔驴技穷了。   喜剧式的表演已近尾声,锣鼓的喧嚣近乎呻吟。庄稼人图的是热闹的新鲜劲,热闹过了头,或者热闹不成体统,人们的新鲜劲就会没有了。这好比是新婚夫妻,热乎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三个月,新鲜劲还在,要是一年以上,或者等孩子生下来,女人成了黄脸婆,这新鲜劲敢保要打折扣。因为人不是机器,人重感情,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他们是感情动物。
  在我眼前披麻戴孝、披头散发、抚棺痛哭的女人,就是秦乔的小女人,或者说是二奶,典型的小三上位。看她哭得比哭亲娘老子还要伤心,旁边几个女人实在看不下去,上来就用手帕盖住她的脸不让她哭,她的声音就从手帕里憋出来,像漏气的车胎,带动身子像患癫痫病人一样抽搐不止。
  她应该说是很幸运的了,尽了一个子女应有的孝心,从此将问心无愧。如果姑妈魂魄有知一定会给予这样的狐狸精痛斥,她身前发过誓,只要她活着一天就不准狐狸精上门,现在看来姑妈的愿望实现了。只是她是在姑妈彻底断气的时候才赶到,所以她才哭得这么伤心。
  出乎我意料的是,吃过晚饭秦乔让我去阁楼上找他一下,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要在阁楼上解决。阁楼上没有电灯,桌上放着两柄大蜡烛,照得狭小的地方灯火通明。我吃惊的是不是红蜡烛淌着的泪水,而是秦乔用手帕不停地擦眼泪,好像只有在这里他才可以不顾身份大哭不已。更让我吃惊的是白天看到这里什么都没有,晚上看却发现桌子椅子和床都在。秦乔比我先到,坐在太师椅子上像一个太监,他忽然破涕而笑。我嘴里嘟囔说,你捣什么鬼,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他依然笑着说,我知道你会吃惊,告诉你吧,这些家具是我让人布置的,当然这些桌子椅子床都不是原来的,而是仿照原来订制的,虽然是仿制,但是价格不菲。我瞪大眼睛,感觉自己掉进一个阴谋里。要我说价钱嘛,他突然挑衅说,顿了顿,好像要在这里埋下一个伏笔。而我看到他眼里冒出来的却是蜡烛的火焰,就很害怕他说出某个具体数字。倒不是害怕我被那个数字唬住,而是害怕那个数字会带给我撕心裂肺的疼痛。
  我在他指定的位置上坐定,就听“啪”的一声什么东西落在桌子上。那个声音犹如砖头砸在头上那么生脆。
  这是五万元,你写不写?他的眼里窜出赌徒一样的红来。我看到那捆钱,眼里也窜出赌徒一样的红来。如果说我不爱钱,那简直比拿刀把我阉了还要难受。我喜欢钱,我老实说,但是这个活我不能接。
  为什么?要是别人接这个活我还不放心,因为你熟悉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才让你接这个活。
  正因为熟悉……
  “啪”,又是一捆钱砸在桌子上。这一次我被砸得眼冒金星。十万总可以了吧,这是预付的订金,写好了还可能再加,你也知道我是商人,讲究的是诚信和效益,你也应该知道没有人像我这样大方,出到这个数目。
  他不是看我是表兄弟可怜我吧?我心里这样想,同时眼前冒出一个画面,那是我十岁生日那天,放学后我高高兴兴回家,路过桥那里,突然被人喊站住。当我站住的时候,就见姑妈头顶着一块蓝手帕,大热天汗水混着泥水在她白皙的脸上结成了痂,我不知道姑妈怎么变成那副模样。她右手臂挎着一个篮子,从桥洞里弯着腰出来,大概在里面待很久了。我吃惊地问姑妈怎么在这里。姑妈笑眯眯地说,今天是你生日啊,我拿这鸡蛋给你做生日蛋糕啊。听说有生日蛋糕吃,我跟在姑妈后面一路走一路跳,要到家门口岔路口那里,姑妈突然把鸡蛋篮子塞在我手里,让我在前面先走,她随后就到。当时,我根本不知道姑妈为什么那样说,仅以为她害羞和陌生。等到家门口,就见我妈叉着腰早站在那里,她一看到我,就呵斥我把鸡蛋放在地上,好像那是一泡臭狗屎,然后就骂开了。当时我不知道那是骂,长大回想起来觉得我妈的话太难听了。至今还依稀记得我妈问,是不是三丫头的鸡蛋,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当年劝她不要嫁不听,以为要去做小姐,没想到丫头的命都不如,现在想来借钱了,没门!我在我妈的骂声里回头找姑妈,发现岔路上一个人影都没有,就想姑妈一定早走了。
  阁楼里的东西就是从那时候不见的,秦乔说,没办法啊,我妈不能看着我病死,就把自己心爱的家具卖了钱给我看病。你知道以后我妈为什么不让我们上阁楼?我想你应该知道什么原因?有几次我看到我妈一个人躲在阁楼里哭,以后我注意到我妈一有委屈就躲在阁楼里哭,我就知道阁楼里是我妈释放委屈的地方,她不想让我们窥见她的伤心,就不准我们上阁楼。
  我当然知道什么原因,否则你也不会用家具把阁楼重新填满。
  你看我妈把家具倒腾空了,我又把家具填满,这在生意上叫买空和卖空。你看我是不是一个有本事的人,小时候我妈还说我将来没有你有出息。
  我看到秦乔的得意样,恨不得上去踢他一脚,让他脑子清醒清醒。但是我知道的不止这些。或者我听过的话比这还难听。这些虽然是零星片语,但是在我作家的脑子里就串联成了一个生动的故事。有人看到姑妈在阁楼上留宿村干部,就说姑妈是狐狸精。后来虽然姑妈一再解释说这是诬陷。这话传到我妈的耳朵里又是一阵嘲笑。她嘲笑的对象当然是我的父亲,看你的妹子给你们徐家丢的是什么人。我爸就急了,急得脸红脖子粗,话说不出来,就跳,像跳梁小丑一样难看。
  但是有一桩事坐实了姑妈是狐狸精。有人说姑妈不是卖豆腐而是卖身的。说这句话的根据是姑妈做豆腐的技术是跟朱三坡学的。朱三坡为什么要教姑妈做豆腐?他难道不知道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一山不容二虎吗?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朱山坡一年之后不做豆腐了。朱山坡是否自愿放弃做豆腐不得而知,但是他确实是害心绞痛死的。有人就说朱三坡想我姑妈想死的。有人说一个鳏夫,一个寡妇,天生一对,为什么不走到一起。有人说她先是答应嫁给人家,等人家教会她做豆腐就变卦了,这样的女人难道不是一个恶毒的人吗?
  诸如此类的闲言颇多,我无法一一统计,就想姑妈自己为什么不出面解释,况且解释的理由很多。譬如把阁楼让给村干部开会,开会是一个保密的事情,需要一个保密的场所;譬如自己的儿女很多不能连累朱山坡;再譬如之所以有那么多闲言碎语,因为“寡妇门前是非多”。但是,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就是我年纪愈长愈看不起长辈们,认为姑妈所受的苦难很大部分来自她的亲兄弟们,至少她受到的精神折磨与他们脱不了干系。
  烛光里秦乔的目光给人一种阴鸷的感觉,我甚至不敢看他的脸,疑惑他拿出这么多钱出于什么目的。是把我当成他的抹布,而写传记只是一个幌子,或者嘲笑我的工作,让我感觉这种冷漠不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那么简单。
  我接了,这活,我突然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
  我就知道你会接这个活,你是不是害怕别人挣这钱?
  不是,我说!我有自己的想法,你不給钱我也会写的。
  哦?他用怪异的眼神看我。
  但你不会是主人公。我说。
  我当晚就着手写了。我写姑妈。在写到姑妈这一节,用了白描手法。我说秦乔的妈妈从小就有一个当小姐的梦想。她虽然有一个小姐的阁楼,但是现实却把她赶出阁楼不让她做小姐。生活像一个沉重的枷锁架着她的脖子行走,为了生活为了三个孩子,她不得不做了许多违心的事情,但是她确实是一个勤劳朴素的农村妇女。为了养活一大家人,她起早贪黑做豆腐,她做啊做啊,从早做到晚,从小姐做到了老太婆,从老太婆终于做到了棺材里,这就是秦乔妈妈悲惨的一生。
其他文献
日升日落,时间的权杖  指点花开花谢  月圆月缺 一个虚词  嬗变草木枯荣  上天给了我生命  我每天在季节轮回中做着减法  直至把青葱一点点消耗掉  鸟鸣深深浅浅  日光月光暧昧地交接  挑动黑发变成皓首  情事落在  一根根白发里  浮现我一生最爱的诗句  有人提示  所谓的起点与终点  只在咫尺之间  我捡起曾经含露的落叶  夹在书本中年轮  一张床  把生活分隔成  昨天与明天  我行走在
期刊
夜行人。你可以看见玻璃瓶中  注满黑。夜行人。这黑是水  夜行人。一滴一个亡灵  一滴一颗眼睛。夜行人  落在石头上的果实被风拨弄  夜行人。风拨弄你  有声音呼喊你姓名。夜行人  遇见就像别离。夜行人  你可以看见玻璃瓶中  注满黑。夜行人。黑中  蠕动另一团黑。散不掉。结不起冬日印象  黑色与白色。方块状交错拼接  完整的。残缺的。会让你滑进去的  你不会察觉。迷宫。想象  竖立窗户。这人世间
期刊
1  星期一上午第二节课后,课间十分钟,小悦在操场上和同学玩跳长绳,小可和别的同学在玩跳房子,单老师让同学来叫她们去办公室。小悦和小可不知道老师叫她们做什么,慌慌张张一起跑去。  看见她们一前一后进了办公室,单老师笑眯眯地过来,让她们两个并排站好。然后说:“除了胖瘦不一样,你们俩眉眼简直长得像双胞胎。”  老师的话让小悦有些不愉快。哪里像了?小可比她胖多了,虽然穿得比她好,却总是油兮兮的,学习也不
期刊
主持人点评  毛焰是这个时代最杰出的艺术家,诗歌对他而言是另一个值得攻克的艺术王国。五年来他潜心于写诗,研读、思考,成果令人惊诧。关键不仅在于他写得好,而在写得如此不同,毛焰写出了一种只有毛焰才能写出的诗,也许这便是诗歌写作最根本的意义。丰富了现代汉语诗歌不同向度的可能性,有了就有了,没有那就永远没有。毛焰的诗抽象而沉郁,感性又难以追踪,其写作实践证明了艺术天赋或精神之力或可成为一种“硬通货”,在
期刊
一  巢庄的铁器在夜晚会发出“铮铮”的脆响,如果月光再皎洁一些,它们就响得抑扬顿挫,此起彼伏,像是一支训练有素的乐队。在白天,它们安静些,菜刀仍是菜刀,木把铁身,刀上带着丝丝缕缕的铁锈,沾着菜叶和油星,锄头仍是锄头,也是木把铁身,锄身伏地弯曲,嘴巴上衔着一道泥。这是在没有风的时候,只要起了风,哪怕只是一阵细如发丝的微风,河面只是泛起如三十岁女人皱纹一般轻微的涟漪,这些铁器就又乱将起来。菜刀会在案板
期刊
她总有很多故事  今天晚上又在重复那些陈词滥调  但每个人都在听  一共就那几个词  真的没必要描写了  一个人躺在床上  闭上眼,准备逃避雨滴的搜查  伪装成雨季最后的鲜花  多少天真烂漫的日子过去了  多少事情被不断晒干  她们还是一直望着我  期待我站起身  认真地用第一人稱听一次雨——  那时,我将成为一米七三的悬崖  她们毫不退让,依然  “沙沙,沙沙……”  选择跌落到我足下的山谷中去
期刊
在原乡湖,你一定会碰见白色的鹭鸟  像一枚华丽的形容词  嵌在词眼之中  像一朵你曾经深爱过的女子  饮着月光解渴  对洁白的羽毛有着特别的记忆  一环湖水吞尽了所有路过的鹭鸟  完全溶濡进小镇的故事  又蓦然地活生生飞走  我才开始走进秋色  被重重落叶围在岸边  整个陷入一堆潮湿的疑问句里  开始怀疑池边蓬蓬的水草,跌落的星辰  一定是归鹭亭的倒影伤害到了我  才让我如此不堪如此杂乱无序  在
期刊
都说女儿是父亲的小马甲,可我和父亲之间却极少交流。尤其在那次争吵之后的大半年里,除了每月他按时往银行卡汇生活费,我按时去学校门口的取款机里取钱以外,我们父女之间再也没有交流。  直到过年回家,再见面时,见他一缕油腻的刘海斜斜地耷拉在前额,面容黯淡像蒙着一层灰尘。见我回来,他显得有些紧张,站在厨房里迟疑了片刻,然后擦着手、堆着笑,缓缓伸手接过我的行李。我拖着大箱子,故意侧身从他身边挤过。在交错的瞬间
期刊
假期与友人相聚,听到了她的故事,令我想起她。这次意外听到她的消息与最后见到她已距离十年,我原谅了她。十年里,她可谓经历丰富,和小她十岁的丈夫生下一个男孩,男孩三岁的时候,她又离婚了,孩子归了她的小丈夫。她的婆婆始终不能接受她,即使生了孩子。在短暂婚姻的最后阶段里,那个当年义无反顾偷户口本与她结婚的丈夫也站到了他母亲那一边。离婚时不要孩子,这符合她的个性,而婚姻走到这一步,想必主要原因也一定出在她身
期刊
纠正  我纠正了弯道里的光线  门也变得曲折了。  我想让悦耳声音跟随起伏不定的  命运与闪电交织在一起  永不分离。  我拜托马路拥有至高权利  远离车祸与暴雨。  那些依靠在声音里的人  那些停靠在记忆之墙的人  我看得见与看不见  他们都是邻居、亲朋、好友  绝不是狮子般的仇人。  我纠正了错字、也理解了错字  我承认了伤痛  也拒绝月亮移动过去的阴影,  虽然美、虽然累、虽然逃离不了  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