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不同T分期食管胸中段鳞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探讨清扫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至2007年于福建省肿瘤医院接受颈胸腹三切口根治性手术(Mckeown术式)及三野淋巴结清扫的胸中段食管鳞癌717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统计不同T分期肿瘤各组淋巴结的转移率,通过效能指数(EI,为每组淋巴结的转移率与该组淋巴结阳性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乘积,分值为0~100)评估清扫各组淋巴结尤其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的价值。
结果T1、T2和T3期食管胸中段肿瘤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9.0%(18/62)、61.1%(91/149)和64.8%(328/506)。无论T分期如何,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率最高,在T1、T2和T3期肿瘤患者分别为21.0%(13/62)、28.9%(43/149)和29.4%(149/506),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率次之,在T1、T2和T3期肿瘤患者分别为8.1%(5/62)、17.4%(26/149)和24.7%(125/506)。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T1期53.8%,T2期39.5%,T3期32.2%;该组淋巴结清扫的EI值分别为11.3、11.4及9.5。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T1期40.0%,T2期34.6%,T3期40.0%;该组淋巴结清扫的EI值分别为3.2、6.0和9.9。
结论胸中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率最高的部位为左、右两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无论T分期如何,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在T1期肿瘤中的价值有限,但在T2和T3期肿瘤中则有较高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