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三尖瓣下移畸形的外科治疗

来源 :广东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bo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21例三尖瓣下移畸形患儿手术方法和可调式房间隔造口新技术在此病种中的应用指征。方法 21例14岁以下三尖瓣下移畸形患儿,均在全身麻醉、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分别进行房化右心室折叠和三尖瓣整形(17例)或替换(4例),合并畸形予同期矫治。其中有6例患儿术中留置临时(4例)或永久性(2例)房间隔造口装置。结果术中死亡1例,病死率5%。其余患儿无术后严重并发症,均顺利康复出院。术后随访复查心脏B超等,提示三尖瓣关闭不全程度明显减轻,右心功能改善。2例永久保留房间隔造口装置患儿随访未见感染等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免疫治疗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的局部皮肤反应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免疫疗法治疗 RSA 30例,以局部皮肤反应和惯用的补体依赖性微量细胞毒性试验(CDC)作为疗效观察
目的检测鼻咽癌不同组织类型中bcl-2及c-myc的表达,探讨其与鼻咽癌组织分化的关系。方法按1991年,WHO鼻咽癌组织分类标准,随机选取低分化鳞状细胞癌(PDSC)27例、分化型非角化性
目的 观察颈丛阻滞前预注氟哌利多对循环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记录SBP,DBP,MAP,HR,ECG和SpO2后,观察组静注氟哌利多0.1mg/kg,对照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的早期辅助诊断。方法采用放射免疫(RIA)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别检测PHC患者和对照者血清中甲胎蛋白(AFP)、广谱肿瘤标志物(DR-70)
骨唾液蛋白(bone sialoprotein, BSP)是1972年首先从牛骨皮质中分离出的一种富含唾液酸的糖蛋白;至今已从人、牛、兔和猪的骨中相继分离出该蛋白.骨唾液蛋白主要由成骨细胞、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加理疗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门诊收治的79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无合并其他盆腔非炎症性疾病)随机抽取愿参与中药灌肠加理疗的396例患者为观察组,其余
目的提高气道高反应性的诊断水平.方法对24例已确诊的哮喘患者进行支气管扩张试验,并比较扩张试验前后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流速(FEF)25%~75%、气道阻力(Raw)及比
2000年3月至2001年12月,我科对103例肝硬化需长期输液并输入高渗溶液及刺激性药物的患者,分别应用硫酸镁与热敷后加喜疗妥外用,并进行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目的 观察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局部注射抑瘤仙(对邻甲苯磺酰胺类化合物,为致肿瘤坏死物质)治疗大气道肺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22例中晚期大气道肿瘤患者,经纤支镜在肿
目的 观察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患儿血、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I)及其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与生长障碍的关系。方法 计算26例RNS患儿的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以放射免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