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世界各国制造业广泛采用数控技术以提高制造能力和水平,高职院校设立的数控专业必须着重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建设必须从实验实训设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学模式体系现代化三方面入手,提高办学水平,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培养合格的智能型操作人才。
关键词:专业现代化 校企合作 教学模式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a)-0000-00
1数控专业现代化建设的背景
大力发展以数控技术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各发达国家加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数控技术也是我国制造业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的关键技术,加速培养掌握数控技术的技能型紧缺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中高职院校义不容辞担当此重任。由此可见专业现代化建设是培养现代化技术人才的核心。
2数控专业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数控专业成立于2003年,现有 11个班,400余名学生,占全日制在校学生总数近四分之一。数控专业现代化建设主要从实验实训设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专业教学模式体系现代化三方面入手。
2.1实验实训设备现代化
职业教育关键的环节就是实验实训设备现代化,它的完成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实验室的建设情况。我院从2002年至今投资数百万元购置设备、修建厂房。现拥有专业课实验室 3个,数控加工实训基地1个,多功能机房1个,数控多媒体教室1个,各种数控机床10余台,还有普通车床等设备10多台。但是这些实验实训设备还远远不够学生的使用要求。
2.2师资队伍现代化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成立于1991年,其前身是抚顺大学理工部,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中积极地以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开展教育工作。2003年我院顺应社会需求开设数控加工专业,师资以本系教师为主,同时聘请其他院校和企业技术骨干为补充。现有专任教师7人,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3人,双师型教师6人。
2.2.1教师的科研能力
在科研方面,机电系教师一直积极参与省市科研立项工作,曾于98年获得省教育委员会教育研究成果集体二等奖、2000年获得省教育委员会教育研究成果集体三等奖。2003年李树家教授的发明(发电厂制冷机组除湿设备)已得到实际应用,其设备先进程度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学院连续几年参加国家及辽宁省举办的“精品课”大赛,我们的专业教师获得三门精品课。
2.2.2教师的专业技能
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扮演着理论教师的角色,还要担负起指导学生动手实践的义务,所以对教师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要求我们必须具有“双师”素质。学校在这方面也是十分重视,积极响应省教育厅的号召,输送大批的教师出去学习培训。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参加各类相关培训。我院的数控专业教师曾多次到全国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天津工程师范大学、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地进修,在专业技能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3办学模式现代化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与韩国浦项1大学、韩国威德大学、韩国京几工业大学、韩国济洲观光大学采取“1.5+1.5”的合作办学模式。与芬兰克克拉大学、比利时EHB大学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与东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学、大连轻工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等30几所本科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使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够继续深造,学生也可在本院实现专升本。
校企合作:从2004年我系就与抚顺电瓷厂建立了校企合作模式,专门为企业量身定做了一个班,学生入校时就签订了就业合同,在校期间享受企业提供的奖学金,单独为企业开设专业课程,在企业里实习等。目前这批学生早已经在企业里工作,而且效果很好。
2007年机电系又与大连尼奥电子有限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第一批畢业生现在在企业里都成了技术骨干,很受企业的欢迎。每一届大三的数控专业的学生都要到企业里进行为期3个月的实习,企业择优录用。校企合作不仅很大一部分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还为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学院坚持立足本市,积极开拓域外就业市场的“双轮驱动”的工作方针,围绕抚顺“二区四园”建设和长三角地区世界500强企业人才需求较大的情况,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开发域外就业市场。依托抚顺市政府驻北京、上海、深圳办事处,拓展毕业生的域外就业渠道,在苏州建立了办事机构,并与当地几十家企业建立了用工意向,并与中国神华集团、联想集团、富士康集团等100多家国内知名企业签订了长期的用人合同。
3数控专业现代化建设已取得较好的效果
3.1数控专业不断提升
目前数控专业是学校重点专业、省示范性专业。国家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抚顺市数控加工职业技能鉴定考场之一。
3.2课程体系改革和教材的开发硕果累累
我们按照培养数控技术人才的要求,对我校数控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实质性的改革,始终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教学环节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实际训练作为能力培养的突破口,同时采用选修课、分层教学、项目教学等教学模式,使各个阶层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3.3学生操作技能成绩突出
学院自2004年以来每年都组织数控专业学生参加抚顺市劳动局举行的数控加工的中、高级技能等级考试,初级资格证书合格率100%、中级资格证书合格率95%以上,高级资格证书的合格人数也在逐年上升。我院学生在各级技能竞赛中成绩名列前茅,2005、2006两年参加辽宁省大学生数控技能大赛都取得了前十名的好成绩。
4数控专业现代化建设的展望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数控专业近几年在现代化专业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在同类学校中已处于领先水平。经过了多年的历练,在完成了抚顺市现代化专业、省示范性专业建设的基础上,正逐步把它建成国家级示范专业和先进制造业人才培养基地。这就必须在师资队伍、实验实训设备和基地建设上继续努力。我们有信心把数控专业建设的更好。
参考文献
[1] 石伟平,徐国庆.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比较[J].职教论坛,2001(1).
[2] 娄玉琴.高职教学理论与实践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1(6).
[3] 金依明.实施“双证”制度的对策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07(10).
[4] 郑红,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数控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07(10).
关键词:专业现代化 校企合作 教学模式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a)-0000-00
1数控专业现代化建设的背景
大力发展以数控技术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各发达国家加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数控技术也是我国制造业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的关键技术,加速培养掌握数控技术的技能型紧缺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中高职院校义不容辞担当此重任。由此可见专业现代化建设是培养现代化技术人才的核心。
2数控专业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数控专业成立于2003年,现有 11个班,400余名学生,占全日制在校学生总数近四分之一。数控专业现代化建设主要从实验实训设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专业教学模式体系现代化三方面入手。
2.1实验实训设备现代化
职业教育关键的环节就是实验实训设备现代化,它的完成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实验室的建设情况。我院从2002年至今投资数百万元购置设备、修建厂房。现拥有专业课实验室 3个,数控加工实训基地1个,多功能机房1个,数控多媒体教室1个,各种数控机床10余台,还有普通车床等设备10多台。但是这些实验实训设备还远远不够学生的使用要求。
2.2师资队伍现代化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成立于1991年,其前身是抚顺大学理工部,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中积极地以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开展教育工作。2003年我院顺应社会需求开设数控加工专业,师资以本系教师为主,同时聘请其他院校和企业技术骨干为补充。现有专任教师7人,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3人,双师型教师6人。
2.2.1教师的科研能力
在科研方面,机电系教师一直积极参与省市科研立项工作,曾于98年获得省教育委员会教育研究成果集体二等奖、2000年获得省教育委员会教育研究成果集体三等奖。2003年李树家教授的发明(发电厂制冷机组除湿设备)已得到实际应用,其设备先进程度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学院连续几年参加国家及辽宁省举办的“精品课”大赛,我们的专业教师获得三门精品课。
2.2.2教师的专业技能
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扮演着理论教师的角色,还要担负起指导学生动手实践的义务,所以对教师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要求我们必须具有“双师”素质。学校在这方面也是十分重视,积极响应省教育厅的号召,输送大批的教师出去学习培训。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参加各类相关培训。我院的数控专业教师曾多次到全国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天津工程师范大学、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地进修,在专业技能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3办学模式现代化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与韩国浦项1大学、韩国威德大学、韩国京几工业大学、韩国济洲观光大学采取“1.5+1.5”的合作办学模式。与芬兰克克拉大学、比利时EHB大学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与东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学、大连轻工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等30几所本科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使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够继续深造,学生也可在本院实现专升本。
校企合作:从2004年我系就与抚顺电瓷厂建立了校企合作模式,专门为企业量身定做了一个班,学生入校时就签订了就业合同,在校期间享受企业提供的奖学金,单独为企业开设专业课程,在企业里实习等。目前这批学生早已经在企业里工作,而且效果很好。
2007年机电系又与大连尼奥电子有限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第一批畢业生现在在企业里都成了技术骨干,很受企业的欢迎。每一届大三的数控专业的学生都要到企业里进行为期3个月的实习,企业择优录用。校企合作不仅很大一部分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还为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学院坚持立足本市,积极开拓域外就业市场的“双轮驱动”的工作方针,围绕抚顺“二区四园”建设和长三角地区世界500强企业人才需求较大的情况,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开发域外就业市场。依托抚顺市政府驻北京、上海、深圳办事处,拓展毕业生的域外就业渠道,在苏州建立了办事机构,并与当地几十家企业建立了用工意向,并与中国神华集团、联想集团、富士康集团等100多家国内知名企业签订了长期的用人合同。
3数控专业现代化建设已取得较好的效果
3.1数控专业不断提升
目前数控专业是学校重点专业、省示范性专业。国家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抚顺市数控加工职业技能鉴定考场之一。
3.2课程体系改革和教材的开发硕果累累
我们按照培养数控技术人才的要求,对我校数控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实质性的改革,始终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教学环节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实际训练作为能力培养的突破口,同时采用选修课、分层教学、项目教学等教学模式,使各个阶层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3.3学生操作技能成绩突出
学院自2004年以来每年都组织数控专业学生参加抚顺市劳动局举行的数控加工的中、高级技能等级考试,初级资格证书合格率100%、中级资格证书合格率95%以上,高级资格证书的合格人数也在逐年上升。我院学生在各级技能竞赛中成绩名列前茅,2005、2006两年参加辽宁省大学生数控技能大赛都取得了前十名的好成绩。
4数控专业现代化建设的展望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数控专业近几年在现代化专业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在同类学校中已处于领先水平。经过了多年的历练,在完成了抚顺市现代化专业、省示范性专业建设的基础上,正逐步把它建成国家级示范专业和先进制造业人才培养基地。这就必须在师资队伍、实验实训设备和基地建设上继续努力。我们有信心把数控专业建设的更好。
参考文献
[1] 石伟平,徐国庆.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比较[J].职教论坛,2001(1).
[2] 娄玉琴.高职教学理论与实践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1(6).
[3] 金依明.实施“双证”制度的对策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07(10).
[4] 郑红,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数控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