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li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地图有着直观、醒目的特点,是一种使用简便的地理教学工具。高中地理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地图的作用,加强对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理解、想象和分析,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掌握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本文将简述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地位,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地图;应用
  中图分类号:C64,B0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3-0245-01
  地图作为一种教学媒体,具备直观与形象的优势,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非常广泛,是语言与文字不能取代的。教师借助地图开展高中地理教学,能够让原本抽象的地理概念变得具体和形象,零散的知识也更加系统化。因此教师要真正意识到地图的作用,将其有效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地理知识,保证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地位
  地图可以将地理知识形象、直观的表达出来,其蕴含了大量显性与隐性地理知识,学生在观察与分析地图后,能够得出很多地理特点和规律。地图与高中地理教学密切相关,发挥着巨大作用,图文结合,以图导学,可以引导学生掌握读图方法,有效分析与运用地图信息,实现读图能力的提升。学生在閱读地图后,经过一系列的分析、综合、概括、判断和推理,能够展开地理知识联想,其思路将变得开阔,思维得到了启发,智力得到了发展。在地图的帮助下,学生可以建立起形象思维,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高中地理教学中地图的地位,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发挥出地图的作用。
  二、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提高认识,克服地图认知障碍
  地图可以呈现出某区域内不同地理事物的不同侧面,将地图上标注的事物在脑海中复活成鲜明的形象难度很大,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进行掌握。以喜马拉雅山为例,学生无法想象到喜马拉雅山到底多高、多大,现实生活中也没有相应的参照物,难以在整体上予以把握。同时学生也很难把握地图比例尺的问题,虽然他们比较熟悉大小,但是却不习惯看地图,地图严格按照一定比例绘制而成,与日常绘画差异很大[1]。地图主要描述了客观地理事物,描述方法和绘画不一样,和学生已有认知模式相差较大,如圆圈表示城市,一些符号文字表示山脉河流。此外,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以立体为主,立体图和原有事物形象有着较高相似度,容易产生形象感觉。而地图虽然是对立体事物的表现,但是和实物有着很大差别,认知难度大。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克服上述障碍,地理教学效率才能提升。
  2.用好插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很多插图,主要目的是让高中地理知识显得直观,便于学生辨识。通常来说,教材中插图具备下述功能:图形与文字并用相互补充,在有机融合以后直观的为学生展示相关地理的特征、规律以及成因。对于教材中的文字而言,发挥着提供材料、提出问题以及分析问题的作用。此外教材中插图还具备验证与说明问题的作用,可以将教学重点凸显出来,帮助学生理解文字不易阐明的知识。教材中重难点内容通常借助插图进行辅助说明,由于插图非常直观与简单,教材中很多地方能够通过图示取代文字,帮助学生轻松的辨识地图。一些地理知识教材中经常是一带而过,甚至很多内容教材内根本未涉及,但是这些都是要求学生需要掌握的,若是使用教材中的插图,既可以减轻课时短的压力,还有利于学生的识图能力得到强化。插图类型众多,教师要使用教材中的图文,让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得到增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3.结合教材,合理选择讲授方式
  当前很多高中地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大多以教材为主,逐字逐段为学生解析教材,这样会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之感,学生的学习效率很难得到提升。对此教师在讲解课文内容的时候,应该将地图利用起来,让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活跃,学生对地图的印象也能得到加深[2]。例如:教师在讲解非洲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中,在将地理知识讲解完毕后,对于其中涉及的有代表性的山脉、河流等,教师可以将地图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要求学生将其寻找出来。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增强积累,高中地理学习成绩也能直线上升。
  4.一图多思,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地理事物与多种地理因素的结合与联系,均能够利用区域地图进行准确反映,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图进行积极思维活动,注意一图多思。每一副图,教师应该问学生:“图上有什么?”“在哪里?”“解决了什么?”从浅至深,逐步深化学生的认识,并提升学生的思维程度。此外还要多图并用,即加强图与图之间的联系,通过多幅图进行综合说明,对相应的地理事物与现象作出比较。学生在分析原理后,自身的思维将得到发散。例如:学习温带海洋性气候时,在“欧洲气候分布图”中,学生除了将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特点加以掌握,还可以探究其成因,并和“北美洲气候分布图”比较,获得两地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分布特点、形成原因等方面的异同。此外,还能够对不同区域与国家作出比较,除了能够增强对地理知识的记忆以外,还可以对各区域异同点作出区别,学生的思维能力将获得提升。
  三、结语
  总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图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作为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信息载体,能够将知识点依附于图上,形象记忆。教师通过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充分结合起来,逐步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和用图的习惯,实现其解题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西冲.高中地理教学中地图的应用分析[J].求知导刊,2016(04):111.
  [2]李树军.地图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J].才智,2014(23):62.
其他文献
世上没有打不倒的敌人,只有打不倒的自己。人,只有征服了自己,才能征服世界。喜欢独处在“夕阳无限好”的黄昏,因为那是黑夜与白昼的 There are no unbeatable enemies in t
教师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文化具有重要影响力,并预示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加强和推进教师文化建设,是重塑大学精神,弘扬主流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调
【教学目标】  1.认识“拟、勋”等8个生字,学习新词。  2.自学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3.体会毛泽东在爱子毛岸英牺牲后的悲痛心情,领略他的伟大情怀。  【教学重点】  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体会毛泽东在爱子毛岸英牺牲后的悲痛心情,领略他的伟大情怀。  【教学难点】  体会毛泽东在爱子毛岸英牺牲后的悲痛心情,领略他的伟大情怀。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抗美援朝的相
期刊
摘 要 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受到英语听说教学的制约,随着教育制度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推进与落实,英语听说教学作为英语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普遍较弱,因此提高农村中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是当前英语教学中所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对提高农村中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措施进行探讨,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建议。  
︽白牡丹︾SOOm x SOOm1心99年林蓝作品︽玉吕二l放︾林蓝作品︽瑞华︾90Cm x gOOm︽佛香︾1998年林蓝作品林蓝作品彭薇作品出民一锐︸们U比已巴召闷个,.矛.‘目迁五曰办少矛1 rP广东美术馆主办
随着课改的深入,小学音乐课堂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更华丽的演唱技巧,更显趣味的教学方式给小学音乐课堂带来了无限的活力,但日渐现代化的课堂背面,却是民歌艺术的无人问津。在新时
高等教育职业化和地方化既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国家新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新城镇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职业化改革呈现出与学术性交融、绿色意识和人文性强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中学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特别是小学到中学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小学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许多学生认为“学习”就是听讲、
尽管严格意义上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近现代经济社会与高等教育分化发展的产物,但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产生和孕育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